20220108

超右腦革命

 


右腦的記憶力只要和思考力一結合,就能夠和不靠語言的前語言性純粹思考、圖像思考連結,而獨創性的構想就會神奇般地被引發出來。

右腦要得到激發必須有個前提,就是要藉由冥想、呼吸、自我催眠暗示等方法做圖像訓練,讓腦波處於θ波(打盹)狀態。

腦波(brainwave)是指人腦內的神經細胞活動時所產生的電氣性擺動。因這種擺動呈現在科學儀器上,看起來就像波動一樣,故稱之為腦波。用一句話來說明腦波的話,或許可以說它是由腦細胞所產生的生物能源,或者是腦細胞活動的節奏。人類每一秒,不論在做什麼,甚至睡覺時,大腦都會不時產生像「電流脈衝」一樣的「腦波」。腦波依頻率可分為五大類:β波(顯意識 14-30HZ)、α波(橋梁意識 8-14HZ)、θ波(Theta,潛意識 4-8Hz)及δ波(Delta,無意識 4Hz以下)和γ波(Gamma,專注於某件事 30HZ 以上)等。這些意識的組合,形成了一個人的內外在的行為、情緒及學習上的表現。

「記憶力」提升法

首先應用電影常用的「倒帶法」,把描繪著圖案、圖形、記號、文字等的卡片,像閃光燈般在眼前迅速跳過,然後去猜那是什麼圖案。也可以用撲牌在眼前快速掉落,然後去猜牌色與牌點。

接著要進行「速讀訓練」。

「企劃力、創造力」的提升

用「連想法」,例如報紙有哪十種用途?

針對某個主題研讀相關資料,發現有任何『怎麼會這樣?』的地方,就再去查其它資料。當另外一本書又有『怎麼會這樣』的地方,就再用相同的方式去查,如此一路把疑問連結起來,就能追溯根源,形成意想不到的構想。

右腦要得到激發必須有個前提,就是要藉由冥想、呼吸、自我催眠暗示等方法做圖像訓練,讓腦波處於θ波(打盹)狀態。

破除「音障」的學習法

學習語言,如果不輸入到右腦是無法進步的。要把學習語言交給右腦做無意識處理,首先就要以圖像訓練讓大腦處於θ波的狀態,在θ波的狀態下,應用倒帶法聽取文章。

接著要努力背單字,背單字要用高速輸入法。

心靈感應

只要右腦開啟,不用靠語言就能夠溝通這種能力稱之為「傳心術」,只要透過一些訓練,人人都能具備看透對方心意的能力(讀心術)。

訓練的步驟,首先把這位難纏的人招到自己想像的世界、想像和他一起交遊的圖像。

然後想像和這位難纏的人一起從事某項共同作業,想像這件工作功成圓滿,兩人舉杯祝的情景。

接下來第三步驟是想像締結一項雙方都滿意的交易,,想像雙方握手言歡、或是抱肩互相祝福的圖像。

最後送出「今後也將極力配合」的傳心話,並想像對方也允諾呼應。這就是以心交心的「傳心術」。

松果體分泌的荷爾蒙,目前已推測出來有乙酰膽碱(乙醯膽鹼)、抗黑變激素(褪黑素、褪黑激素、美拉托寧)、多巴激素(多巴胺)、血清素、β內啡肽。除了褪黑素,其它不確定是由松果體製造

生命是光,肉體是幻。

「ESP」是Extra Sensory Perception的略稱,意指「超感覺」(超感光(官?)上的知覺),通常用做心靈感應、透視力、觸知力、預知力的總稱。然而超感覺其實只是「右腦的五感」,並不是什麼「超能力」。

素子,日系舶來辭彙,是粒子的別稱,一般用來指代某一特定的基本粒子。

宇宙中有意識存在,所以宇宙就是個意識體,宇宙也因意識體而動。包含人類的世間萬物都是誕生於宇宙意識,所以萬物可說都是宇宙意識體的分身。

因此在人類體内,潛藏著宇宙意識。這個意識賦予萬物生命力與英知力。英知力(智慧、般若,這位翻譯有點奇葩?)是指萬物皆知的全知全能之力。

當人類的心和此意識成為一體,就能接收外部來的波動,把資訊收納到心裡面。這才是真正的心靈感應,我常講心靈感應是右腦的基本能力,就是從這個觀點而得。

要開啟潛在意識,必須先得進入「變性意識」。所謂變性意識,指的是腦波處於「假睡」,也就是呈現β波的狀態。而變性,指的是隨時可以變化之意,,亦即已經完成開啟潛在意識的準備工作。而可轉換狀態並不是「恍惚狀態」,解釋成轉换OK的狀態比較容易瞭解。


沒有留言:

萬萬沒想到和人類誤判心理學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他的演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中,提到了24或25種常見的人性傾向,這些傾向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蒙格認為,了解這些人類固有的心理偏誤,能幫助我們在投資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