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來源就是商業目標,例如more users, more use, more expensive (讓更多人用,讓每個人用更多,讓每個人花更多),這3M可以解釋成產品要賣給誰?他們為什麼要買?怎麼讓他們知道這事?
廣告中常見的洞察:
- 一些未被滿足的需求
- 一些未被說出的心聲
- 一些未被關注的感受
- 一些未被實現的夢想
這個品牌真正在售賣,又被消費者真正買走的東西,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核心體驗」(key experience)。或者說囉唆點,核心體驗是指產品、品牌可以提供的對消費者、用戶有價值的獨特價值。
核心體驗,是導致那個「認知改變」的根本原因-我們的廣告,傳達出來一個什麼東西,消費者就會改變他們的看法或感受了呢?那個「什麼東西」,就是我們所說的核心體驗。以前叫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s or unique selling point)。
洞察加核心體驗,能爆發出主意(idea),目的是想出解決辦法(solution)。
idea分為:
- 上層,策略idea(strategic idea),可以理解為定位。
- 中層,創意idea(creative idea)
- 底層,執行idea(executional idea)
關於不要「作弊」的策略:作弊最終會把你困在一個自己不擅長也不喜歡的職業,困住你真正的人生追求。作弊成功,那些假的成績就會帶你到一個你根本不想去也不該去的地方。
有時,廣告和產品表面上看不出來有什麼關係,但這種真切的被建立起來的連接,是更加深刻且堅固的。
常見且普適的參與動機(吸引人想參與的廣告):有關係,有好處,有意思,有期待。認同感也是一種好處。
寫得不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