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2

躍遷

高手戰略

利用時代的規律,例如現在上網如此方便,網上資訊如此豐富,更重要的是,你想到的、自以為是的創新,大部分都能在網上找到,所以不要死記知識,而是需要知識時知道去哪裏找,減少無目標的努力。

有時,當覺察到需求時,應該放下個人優勢,思考頭部價值,以成長的心態審視自己,追求站位於頭部(行業第一、品類唯一、差異化、類似獨特賣點USP),朝人生的目標前進。

在高價值區,做正確的事。

透過輸入問題(input)、解決問題(process)、輸出,把結果散佈出去(output),將知識變成價值。

連線學習

功利學習法:學得更好(價值),卻學得更少(專注)。

要學習就要找到知識的源頭,或者跟隨知識源頭的人。

知識的源頭就像河流的源頭一樣,是知識的發源地,源頭的知識濃度及品質極高,有豐富的底層邏輯和基礎概念。通常頂尖高手都在這裏。

破局思維

要破局需能識局。例如獅子吃羚羊,羚羊吃草,所以獅子最強?換個角度看,大旱開始,草沒了,然後羚羊少了,然後獅子也少了。一年之後,大雨一來,草長出來了,羚羊開始增加,獅子還要過一陣子才可以繁衍。三年之後,大雨才來,草還是能長出來,但是羚羊卻沒了,當然也不會有獅子了。這樣看來,草才是最強的?

所以要在系統外才能識局,這是「見林」、「第二序」,也就是模式改變。

  • 第一序改變:系統內改變,改變狀態,改變體驗。
  • 第二序改變:改變系統,改變模式,改變結果。這段出自《改變》,台灣版書名《變 ---- 問題的形成與解決》(Change ---- Principes of Problem Formation and Problem Resolution) - Paul Watzlawick

什麼是系統?一個系統至少包含三個因素:元素,元素之間的關係,以及系統的功能。系統的基本特質:系統由元素和元素之間的關係構成,元素之間的關係比元素更重要。例如河水流過石頭(元素),產生波紋(關係),即使換來另一個石頭,波紋還在。

另一個問題,波紋因水流過石頭產生,只要水一直流,波紋就能穩定不變,但是水分子一直在變,那麼波紋是變還是不變?

由此可知,改變元素無法解決系統問題(無法破局)。(題外話)但是,元素的改變卻能增益或損壞系統。

改變複雜系統(或是達成目標)的方法之一,需要找到系統架構的層級數量(階段目標),每個層級至少有一個控制點(執行計劃)。有點像PERT。

內在修煉

對外保持開放態度,樂於分享,但是不能隨便。

對內專注道德修煉,三思而行,但是不能無趣。

節制自己,樂於分享。

大道至簡,大智若愚。

在你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時候,學習知識;如果知識也不能解決,那就善良些吧。

沒有留言:

萬萬沒想到和人類誤判心理學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他的演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中,提到了24或25種常見的人性傾向,這些傾向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蒙格認為,了解這些人類固有的心理偏誤,能幫助我們在投資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