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3

頂尖選股者



原文書名《Investing with Anthony Bolton》

與大多數的作者一樣,都在強調逆向投資和止損觀念。投資前應當分析基本面、技術面和消息面,這本書沒有單獨提到籌碼,籌碼包含在技術面裏。波頓如何審視一家公司?

  • 公司動力因素
    • 公司如何盈利
    • 商業模式有多出色
    • 驅動公司營運的主要因素
  • 管理層
    • 管理有多出色
    • 戰略如何
    • 是否存在內線交易
    • 公司治理與管理層激勵
  • 財務
    • 盈虧模式
    • 現金流模式
    • 收益增加或下降
    • 資產負債表堅挺程度
    • 產業整合程度
    • 對競爭對手或金融買家的吸引力
    • 股東背景
  • 估值
    • 本益比
    • 企業倍數法
    • 自由現金流比例
    • 現金流收益vs資產
  • 技術
    • 技術分析
    • 持有過多或不足
    • 機構資金流入

另外還包含最好有特許經營權。我覺得波頓應該還會看產業趨勢,同業比較。當然,散戶是無法做到的,因為波頓有團隊,有資格對企業進行訪談,有資源可以調查股東背景,甚至能對企業進行干預(經營層、管理層、戰略)。

吉姆·史萊特(Jim Slater)的祖魯法則(The Zulu Principle),證券投資指導原則,說明『集中投資的重要性,精通整個投資天地沒有好處,專注於一個比較小的領域,變得比較專精則有用多了。』按Jonathan Davis的說法:如果你是某個領域的專家,無論這個領域在廣闊的世界裏顯得多麽渺小,你也比其他人更具有優勢。

注意氣液無法控制的關鍵變數,如貨幣、利率和稅收變化等,對理解股票的動態至關重要。

寧願投資由普通管理者經營的優秀企業,也不願意投資由明星管理者經營的糟糕企業。

我們可以用資訊比率來分析該基金相對於市場的收益和風險,超過0.5就已經很好了。資訊比率衡量的是主動管理生產的附加值的品質,其計算方法是基金的主動風險,除以其對富時綜合指數的超額收益或虧損。

本書適合機構投資者,很多條件散戶很難做到。但是其中一些觀念,散戶還是可以做為投資的參考,例如:個位數的本益比,擁有特許經營權,自由現金流的報酬率高於現行利率,基本面與技術面一致,逆向投資,選定標的長期持有,止損。

20231201

電商從0到1

 


身為電商,掌握數據和消費者輪廓至關重要。作者把目標受眾(Target Audience)和人物誌( Persona,或顧客樣貌)合併在一起其實也蠻合理的。Target Audience是從廣泛的市場中,選擇一個符合品牌或產品定位的群體,以此為基礎制定行銷策略。Persona 通常是針對目標受眾中的一個典型進行深入描述和分析,以此來描繪出目標受眾群體的各種特徵,從而更好地了解他們的需求和行為。

創立電商的兩個階段:

  • 創造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一件用最少的成本和人力就能實現讓市場有興趣的產品。透過精準的消費者調查,找到一個最適合的小眾角度切入、完全打中痛點的明星商品,做出市場區隔。
  • 獲取會員:例如積分計劃,通過權益級別,為舊客戶提供相應的權利和權益,以增強舊用戶的黏度。

作者認為電商創業,需要先有好的產品,然後努力讓產品與市場契合(Product Market Fit)。

如何找到TA?到第一線去,或者利用Facebook的廣告系統。利用Facebook的廣告系統,找到相似受眾(Lookalike Target Audience),圈出消費者輪廓。

首先,為顧客創造或是提醒需求,引起動機。再主打產品符合需求,讓顧客一眼就懂,產生對商品的信任感,提高興趣,精準的攻擊TA的痛點,在溫柔的用產品照顧她就對了。

一些電商廣告的指標:

  • 點擊率(CTR,Click Through Rate)大家對你的產品感不感興趣?
  • 轉換率(CVR,Conversion Rate)
  • 取得成本(CPA,Cost Per Acquisition)轉單計價
  • 客單價(ASP,Average Selling Price)
  • 點擊成本(CPC,cost per click)一般人的普通廣告用這個比較划算
  • 回購率(Repurchase rate)
  • 顧客終身價值(CLV / CLTV ,Customer Lifetime Value )
  • 每千次廣告曝光的成本(CPM,cost per thousand impressions)

提高客單價的訣竅:

  • 滿額禮、集點送
  • 加價購
  • 爆款引流、帶路雞
  • 包郵
  • 禮遇VIP

Facebook像素(Pixel)就是一串程式代碼,用來追蹤事件,例如查看網頁内容、搜尋、加到購物車等,讓你能了解滑費者的一舉一動,更可以在短時間内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建立廣告活動的受眾。

SEO三問:

  • 你的產品是什麽?
  • 消費者買你的理由?
  • 產品最主要的特色是什麽?

可以尋求seobook keyword analyzer相關網站的幫助。熱門關鍵字可利用Google AdWords查詢。

不花錢如何曝光?

  • 搜尋引擎優化SEO,可利用如Google Keyword Planner
  • 社群行銷,例如Facebook,Line。
  • 論壇曝光,例如PTT。
  • 客座文章,例如投稿。
  • 洽談合作,通常是聯名。

用AI產生Facebook文案,可以用chatgpt,或者AI小秘書(簡體)。


跟著柴鼠學FQ做自己的提款機



把注意力用在工作,就是一種儲蓄,因為它會轉換成薪水,還可以累積經驗、技巧、人脈等資源。把注意力用在學習,就是一種投資,因為它會變成無形的能力回報給將來的你。把注意力用在健康,或是養成好習慣,也是投資。所以注意力是一種貨幣,可以消費,可以儲蓄,也可以投資。

活期儲蓄存款?現在(2023/11/30)跟活存比,只多了0.06%。

定期存款?用定期儲蓄存款利息更高,其中整存整付比存本取息高一些,機動又比固定高一些。不過現在一年期定儲也就1.59%,實在不值得,台灣的CPI都已經3.05了。

同樣用來表示商品的波動程度,標準差是跟自己的平均比。貝塔系數則是跟整體市場比,用來表示單一商品對應整體市場波動的敏感程度。

夏普指數代表投資人每多承擔一分風險時,可以獲得幾分高於「無風險利率」的報酬率,又稱為超額報酬。無風險報酬或稱無風險利率,通常以定存、國債的利率為代表。

基本面分析的九項指標:

  • 股本,就是資本額,等於發行股數乘以股票面額(一般是10元)。
  • 市值,等於股票數量乘以股價。
  • 產業
  • EPS,每股稅後盈餘。
  • ROA,資產報酬率,等於凈利除以資產。ROA達到10%以上就已經是排名靠前了。
  •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等於凈利除以股東權益。股東權益是假設這間公司現在要解散清算,資產和負債相互抵消完後,剩下來的部分(也就是這間公司的凈值),就屬於每個股東可以依照持股比例分配到的權益所有,這些才是公司真正的錢。ROE達到20%以上就已經是排名靠前了。
  • PER,本益比,等於股價除以EPS。
  • PBR,股價凈值比,等於股價除以凈值。PBR以1為基準,高於1就是買貴了。
  • 殖利率,yield,等於股利除以股價。

KD的六個重要指標:

  • K線
  • 均線
  • 成交量,KD線若發生價量背離,是走空的徵兆。
  • 法人買賣,注意連續買賣超。例如外資連續買超,是一個多頭指標。
  • 資券餘額:瞭解未來行情的走勢。融資餘額增加,代表投資人看好未來行情。
  • KD值越高,股票收盤價就越接近近日的高點;KD值越低,個股收盤價越接則月接近近日最低價。K和D分別代表一個數值,K值波動比D值大,當K值與D值交叉時,產生明確的買或賣訊號。行情走多,K值大於D值,反之,就是行情走空。KD高於80代表超買,是賣出訊號。KD低於20代表超賣,是買入訊號。但是KD在20以下糾結超過三天,應視為低檔鈍化,可能繼續下跌。相反,高檔鈍化則可能續創新高。

籌碼過度分散或集中,會影響股價走勢。應觀察董監事、大股東、法人等主力的籌碼變化。

消息面也會影響走勢,但是我們(散戶)得到的消息多半是滯後,或是假的。

有領取股利的民眾,其所得稅率在20%以下者,選擇合併申報較為有利,可以享有8.5%的抵減稅額,上限是八萬,等於是年領股利在941176元以內都免稅,所得級距在0%~5%的申報戶還有機會退稅。

ETF是Exchange-Traded Fund的縮寫,直譯就是交易所交易基金,台灣證交所取名為指數股票型證券投資信托基金,簡稱為指數股票型基金,簡單說就是追蹤指數像股票一樣買賣的基金。ETF比傳統基金透明,且必須追蹤指數。ETF是一種被動型基金。杠桿型和反向型ETF不適合長期持有。

定期定額買ETF,時間長並不能保證獲利,還是要懂得觀察行業趨勢、國際(地區、國家)局勢,再選對日子(相對低位),才好做定期定額。還有,標的單純比較好。

買ETF,券商比銀行好;買基金,平台比銀行好;股票沒差。ETF除了交易手續費和證券交易稅外,每年還需支付賬戶管理費、經理費(管理費)、保管費、指數授權費、上市上櫃費和交易費等等,全部加起來,每年最少要支付0.5%的費用。傳統基金的費用更複雜,其中最貴的是經理費。

我買了兩支ETF做練習,各一萬股,用來驗證這本書的內容。應該會賺吧!一般我都是逢低買入,雖然現在幾乎都是虧錢,但是應該有機會賺錢。臺股指數太高了(現在17000多點),感覺很危險,我儘量不買。

20231103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證券心理學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1906年2月9日—1999年9月14日)

主人代表經濟,狗代表證券市場。長期而言,經濟和證券市場的發展走向相同,但過程有時卻相反或過激。我認為,狗代表行為心理學,主要是(偏離)不理性、(高位)貪婪、(低位)恐懼。

行情=資金+心理

心理學造就90%的股市行情。

股票因財報,原料因需求、貿易條件、國內外政策等因素形成趨勢。理論上,股價應隨趨勢作反映,但實際上通常不是這樣。股價通常隨行情而變化,極少表現出真正市值,而行情只是在反映市場供需的變化,所以就產生了買超或賣超,因為別人也會這樣想。我們依據的基本面,只是一種落後信息,大投資者早已完成主要操作,微調並等待行情出現。但是行情再怎麼偏離,終會回歸趨勢,所以,如果判斷正確,就應該堅持,保持耐心,等待有利行情出現。但若有重大事件,即時股票表現不錯,也要考慮脫手。

既成事實效應(Fait accompli, accomplished fact):就是「利多出盡」(或「利空出盡」),所以有人說,大家都說行情好,就應該賣股票。例如戰爭前,多數人會賣股票,造成行情嚴重偏離,這時候就應該考慮買入;和平將近,就應該考慮賣出。

科斯托拉尼說:「只有長期投資和反向操作,才能在股市中賺大錢。」

成交金额小幅倒退肯定不妙,表示接下來還會再跌;大幅倒退是好現象,成交金額縮得愈快愈急,代表有價證券大量落入堅強的人手中。成交金額大而行情上漲就不太妙了,因為買股票的都是些虛弱的人。成交金額愈大,對市場就愈不利,因為會有更多投資人加人,事情只會更糟。行情上漲而成交金額卻小,是好事一椿,因為行情雖然延後,但固執投資人保險庫中的大量股票尚未出籠呢!

大師的理念大同小異,著重長期投資和方向操作,注意政策和資金面,保持耐心。

20231022

富爸爸投資指南


富爸爸說:錢就是一個觀念,如果你認定20萬美元是一大筆錢的話,你就一定賺不到20萬美元!要成為富有的投資者,你就必須把20萬美元看成是SEC認定的特許投資者的最低收入標準,是水桶中的一滴水。

富爸爸說:如果你想致富,只需要觀察普通人正在做什麽,然後做完全相反的事。

富爸爸說:對於錢和投資,人們通常有三個基本的原因或選擇(也就是基本價值觀),他們分別是安全,舒適,富有。而達成這些選擇的代價是用時間來衡量的。按這些價值觀建立投資計劃,這種計劃其實很簡單,且易於執行,關鍵在堅持。

《华尔街股市投资经典》的真正書名是《投资策略实战分析:华尔街股市经典策略20年推演》。

通貨膨脹率通常以CPI表示,以台灣為例,100元定存一年,利息2%,CPI是3%,M2是6%,而這筆定存的購買力大約剩下93元。這只是我的想法,沒有依據。

投資的基本原則

  1. 弄清楚你在為哪種收入工作。收入的三種類型:勞動,證券,被動。
  2. 儘可能有效的把你的勞動收入轉化為證券收入或被動收入。
  3. 通過購買證券將勞動收入轉化為證券收入或被動收入,以保證勞動收入的安全。
  4. 投資者本身才是真正的資產或者負債。投資高手喜歡關注有風險的投資者的舉動,因為那裏會出現真正的投資機會。
  5. 真正的投資者總是能為任何情況做好準備,而非總想猜測將來會發生什麼、什麼時候發生。準備什麼?知識(education),經驗(experience),充足的資金(excessive cash),簡稱3E。另外還要準備隨時獲利,市場下跌賺錢更多。
  6. 現在你有了教育和經驗,並且找到了一筆好買賣,如果沒有充足的資金,這時,錢就會找到找上門來。
  7. 對風險和回報的評估能力。

投資遵循KISS(keep it simple, silly),風險可能會降低。

劣幣驅逐良幣(英語: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在經濟學稱為格雷欣定律、葛蘭辛法則、格勒善定律(Gresham's Law),這是一種貨幣規律,指出如果有兩種形式的商品貨幣流通,消費者保留儲存成色高(貴金屬含量高)的貨幣,在市面使用成色低的貨幣進行市場交易,而使得在民間流通的大多為劣幣,良幣則較少見於世,此定理也被廣泛用於非經濟學的層面。

實現財務自由的代價,就是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接受教育,獲得經驗並尋求大量可投資的現金。

致富應具備的另外5個D

  • 夢想(dream)
  • 奉獻(dedication)
  • 動力(drive)
  • 信息(data)
  • 美元(dollar)

要有創造資產的能力,就是無中生有。但也要有購買資產的能力。可以利用BI三角形建立架構,形成創意,並轉化為資產。

業界對房地產價值判斷原則通常是位置、位置、位置,其實應該是人、人、人。

富爸爸說:「有偉大創意的人很多,但有錢的人很少。90/10金錢規律發生作用,是因為不是偉大的創意致富,而是懷著偉大創意的人致富。……只有在創意背後有堅強意志的人,才能把偉大創意變成財富。」

十大投資者控制

  1. 自我控制
  2. 收入/支出比及資產/負債比控制
  3. 買賣時機控制(合格投資者到此即可)
  4. 納稅控制
  5. 經紀交易控制
  6. E-T-C(實體、時機和收入特性)控制(成熟投資者到此即可)
  7. 投資管理控制(投資者對B-I三角形的掌控)
  8. 協議的條款和條件控制
  9. 資訊管道控制(內部投資者到此即可)
  10. 財富回饋、慈善事業和財富再分配控制。(終極投資者到此)

ETC(一個簡單概念,至少在稅務上,成立公司比獨資經營要好。書上舉的例子是一個項目成立兩個公司,一個負責項目經營,一個負責不動產投資。)

  • entity 實體:代表對實體的控制及對企業治理結構的選擇。台灣的企業幾乎都選擇「股份有限公司」,類似美國的普通公司(C-Corporation)。台灣的營利事業所得稅起徵點是12萬,稅率20%以上。台灣似乎沒有「非特許專業服務企業」這種實體(在美國稅率較低)。
  • timing 時機:納稅時機在台灣似乎沒用。
  • characteristic 收入特性:大致分為勞動收入,證券收入,被動收入。

想要得到融資,要先充實自己,至少要有這些能力:銷售、營銷、廣告、談判、演講、舉辦研討會。

富爸爸說:不要與向你討教但又不聽你的意見的人爭執,盡快結束談話,回到自己的正事上來。

富爸爸說:失敗者總是很容易發現他們的優勢,並力求不斷增加優勢,卻忽略了自己的弱點。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弱點時,已經無力回頭了!成功者往往是先看到自己的弱點並加以改正,以使自己變得強大。

「Never attempt to teach a pig to sing; it wastes your time and annoys the pig.」—— Robert A. Heinlein, “Time Enough For Love”永遠不要企圖去教一隻豬去唱歌,這會浪費你的時間,也會惹怒那隻豬。

靠B-I三角形原則建立起來的(四面體)、誠實運營的企業,無疑是完整而健全的。

大多數富豪的成功之路都是建立公司,並出售股票。相當於給自己印錢。



20231017

動機背後的隱藏邏輯

 


所謂的回報(Payoff),是指信任、承諾、善意和自主性等心理價值的滿足。也就是說,我們的動機多半是因為想獲得以上這些非物質的回報。所以主管的口頭獎勵(包含發信息)或禮物,在人心裏的正向價值,包含遞延效應、持久性,其效用遠大於金錢的作用。

這解釋了工作的意義,其實是在於享受成就感,或是過程,並且希望受肯定(或被認同)。而影響成就感的價值,構思大於創造。

要練習自我激勵,就要多學習。

20231005

富爸爸,賺錢時刻:挑戰有錢人的不公平競爭優勢


讀《10天搞定未來10年ETF發財術輕鬆學》,告訴你理財就是要買各種ETF,分散風險就是買本國指數ETF,國外指數ETF,國債ETF,黃金ETF,也許還可以買VC的ETF。讀《富爸爸,賺錢時刻:挑戰有錢人的不公平競爭優勢》,開頭就告訴你不要買ETF。

知識是創富的關鍵。有一天我富有了,一定要繼續讀書充實腦袋,繼續騎行維持健康。

清埼說:不動產的價值取決於就業機會。我覺得附近有大學是另一個價值,至少在台灣是如此。

多參加線下課程或研討會,其中一個目的是認識新朋友。

政府支持創業者和投資者,為什麼我們還要努力工作,只為了領薪水?

投資相對於會計,資本利得等於投資所得(要繳稅),現金流等於被動收入(少繳或免繳)。

一位聰明的投資者,不僅僅只會顧慮風險而已,還會考慮稅賦上的問題,來區分這兩者之間(資本利得,現金流)的差異。

思考如何將薪資所得轉變為投資所得。

有些基金投資者在虧損時,還得繳納所得稅。

跟銀行借錢來花是免稅的,把錢存入銀行是要扣稅的。

在台灣信用貸款和工程貸款有什麼不同?

  • 用途不同:
    • 信用貸款(Consumer Loans)通常是用來滿足個人消費需求的貸款,如購買家電、旅遊、教育支出等。這些貸款通常不需要提供特定的資產作為擔保,因此被稱為無擔保貸款。
    • 工程貸款(Construction Loans)則是用來支持建築、翻新、擴建房屋或商業物業的貸款。這些貸款通常需要提供相關的建築計畫和合同,並以所建物業或工程項目作為擔保。
  • 貸款金額:
    • 信用貸款的金額通常相對較小,因為它們是為個人消費而設計的,通常無法支付大型工程或房地產費用。
    • 工程貸款的金額通常較大,以應對房地產建設或重大翻新的成本。
  • 利率和還款方式:
    • 信用貸款的利率通常較高,因為它們通常是無擔保貸款,風險較高。
    • 工程貸款的利率通常相對較低,因為它們通常有具體的擔保物,風險較低。還款方式也可以根據工程進度而有所不同,通常在工程完成後轉為長期貸款。
  • 申請要求:
    • 信用貸款的申請通常相對簡單,主要考慮申請人的信用評分和收入情況。
    • 工程貸款的申請要求可能更為複雜,需要提供詳細的工程計劃、預算和合同,以確保資金用於合適的目的。

銀行會不會提供貸款,要看資產能產生的現金流而定,而不是借款人本身;若是自用住宅,就要看業主本身的收入,因為自用住宅無法創造現金流收入。

清埼說:我們每次投資都會竭盡所能的利用別人的錢,是因我們想盡早把自己的錢拿回來,同時也要擁有資產,還要額外加上現金流收入,而且我們也要擁有税賦上優勢。這才是I象限投資者真正在做的事情。

當我投資石油時,我會利用政府以及石油公司等所提供的資金來幫我買下油井。當我投資股票時,我也會利用選擇權以及市場的趨勢幫我買下這些資產。

就如富爸爸經常所說的:「只有懶惰以及愚蠢的人才會用自己的錢投資。」所有内行投資者最大的秘密,就是利用別人的錢來投資。

如同清埼質疑的,我也很納悶大陸的指數型ETF為什麼要0.6%的管理費。既不保證獲利,還囊括大部分的收益,而且還不需要用腦袋操作他操作不了的指數。

同時擁有股票、貨幣基金、黃金ETF、債券基金、不動產基金和指數基金,不能算是投資多樣化,因為只要大盤大跌,上述這些幾乎都會跟著跌,因為它們都只是有價證券。真正的多樣化是指同時擁有有價證券、不動產(出租公寓、商業大樓、礦產等)動產(遊艇等)、原物料商品(實體貴金屬)、事業(投資或創業)、商標、智慧財產權。

2008年金融風暴,美股跌掉54%,從14164跌到6547;臺股跌掉60%,從9859跌到3955

想要降低風險,就要學會控制風險,想要控制風險就要努力學習。學什麼?富爸爸建議:

  1. 學習如何銷售(控制收入)。
  2. 學習如何投資不動產(控制債務)。
  3. 學習如何配合市場的趨勢進行投資(控制市場)。

股市避險(hedge),可採用一口契約,即選擇權賣權,或稱為賣出選擇權,可收到權利金,彌補事後股票因下跌被迫平倉的損失。

清埼說:有錢人為了那些無論經濟好壞,都能持續創造現金流的資產工作。

清埼所謂的補償定律(Laws of Compensation):

  1. 對等互惠:先要能捨,才會有所得。
  2. 學習如何能給付出更多。
  3. 充分利用財務教育複利的威力。

學習最低的境界是死讀書,最高的境界是模擬、體驗、實操。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葛拉漢的一些原則:

  • 股票並不僅僅是一個交易代碼或電腦螢幕上的曲線,而是表彰一個實實在在企業的擁有權;而企業的真實價值,並不等於其股票價格。
  • 市場就像一只鐘擺,永遠在極度樂觀(使股票變得過於昂貴)與極度悲觀(使股票變得過於便宜)之間擺動。智慧型投資者是現實主義者,他們在市場極度樂觀時賣出股票,並在市場極度悲觀時買進股票。但是他又說:智慧型投資者千萬不要根據市場的波動做投資決策。
  • 每一筆投資的未來價值,都是其現在價格的函數。你支付的價格越高,得到的回報就越少。
  • 無論多麼謹慎,每一個投資者全都免不了會犯錯。只有堅持葛拉漢所謂的「安全邊際」原則——無論一筆投資看起來多麼令人興奮,永遠都不要支付過高的價格——你才能把犯錯的機率减至最小。
  • 投資成功的秘訣在於你的內心。如果你有思辨能力,不輕信華爾街所謂的「事實」,只要堅持你的信心投資,就能獲得穩定的收益,即便空頭市場亦是如此。你只要秉持自己的紀律和勇氣,就不會讓他人的情緒波動,左右你的投資命運。你的投資標的所呈現出來的行為,終究遠不如你自身的行為來得重要。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意味著要有耐心、紀律並渴望學習的態度,還必須能夠掌控自己的情緒,並且懂得自我反省。葛拉漢解釋說,這種智慧「是指性格方面的特質,而不是指智力。」

葛拉漢的忠告:「具有明顯前景的企業,未必能為投資者帶來明顯的獲利。」

所謂的投資者究竟是什麽?《證券分析》明確定義:「投資操作必須以深入分析為基礎,確保本金的安全,並獲得適當的報酬,而不符合上述條件的操作就是投機。」這麼說我其實是個投機者。話說回來,再怎麼分析,多少都還是含有投機的成分,例如:財報造假或隱匿一些數據、事實。從另一個角度看,有時候投機其實是有好處的,例如買入早期微軟的股票。

通貨膨脹(或緊縮)與普通股的收益和價格之間,並不存在密切的關聯。

葛拉漢對利用貴金屬抵抗通膨的看法,在1971年美元與黃金停止掛鉤以後就已經失效了。2020年,黃金價格1600時覺得貴沒買,現在1900了。目前我在考慮的是持有實體,還是ETF?

葛拉漢對利用房地產抵抗通膨的看法,我覺得有點偏頗,單單利用房地產的資本利得,當然無法抵抗通膨,不如將房地產視為現金流。這是羅伯特清崎的看法,我覺得合理。

台灣的CPI水份很高,也就是說通貨膨脹的危機被隱藏了。CPI並不能完全代表購買力,真正減損購買力的是M2。

REITs:這是不動産投資信託(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的縮寫,指那些擁有商業和住宅並收取租金的管理物業公司。由REITs結合成房地產共同基金,可以在抗通膨保值方面做得相當不錯。其中最佳的選擇是先鋒REIT指數基金(Vanguard REIT index  funds )。

葛拉漢定義的防禦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主要是股票加債券,初值各50%,定期檢查並調整。這在現在應該不適用了,例如現在(2023),一年期美債利率超過5%,道瓊指數還是在高位(33700),並沒有像以前一樣反向變動。應該增加新的資產來抵禦風險,例如創業或投資事業、房地產、智慧財產權等。再者,現在的美國國債一樣有風險,以前可以說山姆大叔用不著賴賬,現在可難說了,最明顯的情況是美債賣不出去了。

普通股選股原則

  1. 持有量最少十支,最多三十支。
  2. 大型、卓越且財務穩健的企業。
  3. 長期持續發放股息。
  4. 七年平均本益比在25倍以內,12個月平均本益比在20倍以內。最好在15倍以內,而且是以當期股價➗過去三年平均盈餘。
  5. 至少十年,每年都有獲利。
  6. 每股盈餘每年至少4%,連續十年以上。
  7. 股價資產比(價格賬面價值比)不得超過1.5倍。
  8. 查閱至少五年的年度報告,季度報告,管理層薪酬、股權和潛在利益衝突的公開說明書。

林奇的法則:「如果你利用自己的優勢,投資你所熟悉的公司或產業,你就可以做得比專業人士更好。」但是即便是自己熟悉的企業,重複購買股票時也要分析其財務報表,確保股價沒有超過資產價值。而且還要小心難以察覺的黑天鵝,例如安隆、環球電訊、世界通訊、長期資本、雷曼兄弟…。

假設投資者每年買進道瓊工業指數中本益比最低的六支或十支股票,這種股票稱為狗股(Dogs of the Dow),或稱為「不受歡迎大公司」,在大多數時候的收益會高過道瓊工業指數。

葛拉漢所謂「淨營運資本」(net working  capital)指的是,公司的流動資產(如現金、可售證券和存貨等)減去其全部負債(包括優先股和長期債務)。股價低於淨營運資本,就是一種廉價股票。

要要獲得巨額的財富,需要有極大的膽識和小心謹慎;一旦你獲得了巨額財富,則需要十倍的智慧來留住它。——納森.梅爾.羅特希爾德(Nathan Mayer Rothschild)

沒有一種策略是永遠有效的,也沒有一種策略不會再度有效。

普通股的品質越高,其投機性可能就越強。

凈資產價值、帳面價值、資產負債表價值和有形資產價值,指的都是凈值,即一家企業的實質資產和金融資產的總價值減去所有的負債。這一價值可以根據企業年度和季度报告中的資産負債表計算出來;從全部的股東權益中,減去商譽、商標和其他無形資產等所有的「軟性」資產,然後除以加權平均流通在外的股數,就可以得到每股帳面價值。

如果你的投資期限很長(至少25年或30年),唯一明智的做法就是:只要有閒置資金,你就自動地每月購買。這種終身持有股票的唯一最佳選擇,就是購買代表整個股市的指數型基金。唯有你需要現金的時候,才賣出自己的投資。過段時間我會買,但是要我定投,我還沒有決心這樣做。

尋找具有下列特質的低收費基金:基金經理人為主要股東,敢於與眾不同,不誇大自己的績效,在規模變得過大之前停止接納新的投資者。最後,觀察過去的績效,雖然昨天的贏家往往成為明天的輸家,但是昨天的輸家幾乎永遠無法變成明天的贏家。

原來,指數股票型基金(ETF Exchange Traded Fund)跟指數共同基金不一樣啊!

什麼時候該賣掉基金?

  • 交易策略突然急劇改變
  • 費用上升
  • 過度交易導致經常出現大量稅單
  • 收益突然出現異常

我認為,買股票最好只聽自己的,當然,還必須依靠持續不斷的學習。千萬不要聽取別人的建議或明牌,尤其是專家,長期資本、雷曼兄弟不都是專家嗎?聽聽也可以,但是不能認真,不能直接照做,要思考一下,例如思考為什麼這個人要給你明牌?即便他是你的顧問,你還是得問問他買了嗎?不過,當賣菜阿姨都在興奮的聊股票時,或者股票聊天室裏哀鴻遍野時,倒是可以瞭解一下。

評估公司債的主要標準是該公司過去數年(葛拉漢要求七年)的盈餘,究竟是利息總支出的多少倍(也就是利息保障倍數,葛拉漢要求公用事業四倍,工業七倍,其它五倍)。就優先股而言,評價標準則是看盈餘的數字,究竟是債券利息和優先股股息的多少倍。另一個標準是盈餘占債券本金比,葛拉漢要求公用事業20%,工業33%,其它25%。但這些也只能是參考,用來評估公用事業還可以。但是,在美國,連公用事業都不能盡信,如PG&E。記住,未來不可測。

小心這些企業:經常併購,大量籌集他人資金(other  people's money, OPM),客戶單一。

要確定某一企業是否為OPM成癮者,請閱讀其財務報表中的現金流量表。營業活動的現金始終為負,理財活動始終為正,那麽該企業就是習慣於想獲得更多的資金,而不是從自己的營業活動中獲得。

一般來說,企業的研發費用至少占營業的4%。

小心這些企業:高管工資超高,賣股票很努力。

小心這些企業:ROE低於6%還無法長年維持,負債超過50%。

不派股息的企業,營業額是否在持續增加。

為了避免盈餘被做手腳,最好看十年的財報(前面提到七年,也行)。財報最好由後往前看,仔細看附註。

有些企業會對內發行認股權,再到市場買回普通股,這樣股票的價值就被稀釋了。

給積極型投資者的建議:

  1. 檢查財務狀況:流動資產至少是流動負債的1.5倍;債務不得超過流動資產的110%。
  2. 獲利穩定:近五年沒有赤字。
  3. 股息記錄:目前有發放股息。
  4. 盈餘成長:去年獲利高於1966。
  5. 股價:低於有形資產凈值的120%。

如果一組股票的品質至少在平均水準以上,財務狀況符合標準,具有低本益比,而且能以低於資產價值的價格購買到,那麽它應該就可以帶來一個令人滿意的投資結果才對。

在股市想賺大錢,技術和知識不如運氣,但是運氣有好有壞。

選擇普通股的單一標準

  • 低本益比的重要企業;
  • 價格低於淨流動資產價值(NAV,或NAVPS)。(就是所謂的撿菸屁股)=(總資產- 總負債)/總股數

其他可參照標準如下:(1)低本益比(以近期盈餘衡量,不限於道瓊指數成份股);(2)高股息收益率;(3)具有長期的股息記錄;(4)具有相當大的規模(以流通在外的股數衡量;(5)具有穩健的財務狀況;(6)股價低廉;(7)與前高相比,目前股價相對較低;(8)標準普爾給予較高的評等。

葛拉漢非常討厭認股權證。

可轉換證券總是在牛市即將結束時出現。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是很快就會招來損失。

華爾街的古老格言:永遠不要把可轉換債券轉換成股票。但還是要看情況,因為另一句格言說:照我說的做,別跟著我做。

可轉換債券可以附帶認股權證。

利息保障倍數 (TIE) = 稅前息前利潤 (EBIT) ÷ 利息費用

稅前息前利潤 (EBIT) = 營業收入 – 營業成本 – 營業費用 + 營業外收入(支出),或是稅前淨利 + 利息費用

智慧型投資者絕不能只關注分析有多正確,還必須確定在分析出錯時,能承受得了損失。因為即使是最好的分析,最終也有可能出錯。

20230910

高手的養成2



斯科托蘭尼說:在股票市場上,成功不是靠計算,而是思想,用腦子思想。

槓桿型ETF有換倉成本,不適合長期持有。

當資產總值從歷史最高位,下跌到剩下85%時就應該離場。下跌10%就應該把持股減半。反彈未突破,又下跌10%,持股再減半。若持續在85~90%遊走,即盤整,靜待突破。注意,這是波段操作,而且也非完全正確,最好加上政策和趨勢判斷。

典型的台灣中小形股,往往缺乏題材,缺乏市場關注,股價不容易有明顯的上漲趨勢,然而一旦出現明顯的轉機或題材,股價通常一飛沖天,甚至翻上好幾倍。因此,在操作中小型股的時候,最好是在量能明顯增溫,且受到市場關注的情況下再進場,操作上切勿用過大的資金部位長期持有這些穩定度不高的個股。至於人氣指標股,只要一路緊抱,沒有轉弱前不須預設高點停利。

M質量×V速度=P動量;M部位大×V漲速快=P獲利或者財產增值

行情趨勢=資金+心理

  • 資金通常指成交量,用月均量為好,判斷現在是漲潮還是退潮。爆量,甚至創新高,不一定要離場。央行貨幣政策是一個穩定的信號來源。指數不跌,寬鬆貨幣政策是主因。
  • 心理指的是投資人的情緒,所以巴菲特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們要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們要貪婪。

判斷多頭市場結束與否的心法:如果你覺得股市漲到這個水準還算合理的話,那麽這個上漲趨勢就還不會結束。

投資大師約翰.坦伯頓(John Templeton)一句名言:「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充滿希望中毀滅。」

觀察股市潮汐,可利用月K看趨勢。

漲潮的趨勢:

  • 國際資金流向股市
  • 國際股市處於低位
  • 投資人絕望或半信半疑

退潮的趨勢:

  • 國際資金流向債市
  • 國際股市處於高位
  • 投資人充滿希望

觀察資金潮汐的幾個面向:

  • 貨幣政策(貨幣供給量)
  • 股市月均量(成交量),臺股目前16000點,成交量超過兩千億,但是最低時低於四百億
  • 全球共同基金的資金流向,包括EPFR,JPMorgan

空頭時期可考慮混搭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反向型ETF+美國國債ETF(或黃金ETF、高信評債券ETF)。另外,作者表示此時這種搭配最多也只能半倉,留一半的現金在手。

不同景氣階段的主流類股

  • 景氣谷底翻揚→景氣循環股率先表現→例如科技類股,工業類股,消費類股
  • 通膨回溫→受惠於通膨上升使原物料及能源價格上漲→原物料類股、能源類股
  • 央行升息→金融類股受惠於利率上升而接多頭最後一棒→景氣下滑後,電信類股、公用事業類股將成為資金避風港

交易就應該追隨主流類股,確認個股和族群的趨勢(預判將會)處於上升階段。如果所持有的個股出現大量,但是族群中其它個股成交量還在溫和放大,則仍可續抱;但若整個族群爆大量,則顯示此族群已經過熱,只要領漲指標股跌停,或者同一族群在同一天內集體出現大量長黑K線,就該毫不猶豫離場。

最佳的放空標的是弱勢股,從技術面看,是股價率先跌破月均線或季均線支撐,且均線下彎成為蓋頭反壓;若是在股市末升段,基本面不好的投機題材股、OTC中的小型股。即使不做空,也要懂得避開這些被獵殺的股票。

注意價量背離。

弱勢股補漲多半是投機。

同樣的時間尺度,看周K比起看日K,可能可以減少誤判的機率,因為日K會看到很多漣漪,使人焦慮,而周K卻看到潮汐。若再加上10%半倉15%離場原則,就可以獲取最大收益。


20230908

高手的養成



多頭的尾部,財經類書籍會大增。

漲時重勢,跌時重質。

價量背離有下跌趨勢。

投機者才需要設止損點和停利點。

大多數的技術分析或技術指標,都是以大盤指數作為研究對象。用在個股會常常失準。

空頭市場要用股價凈值比來判斷底部。


匯率領先股市,股市領先景氣,景氣領先利率,利率領先債務(企業融資成本)。商品原物料通膨房地產落後景氣。

「擦鞋童理論」(Shoeshine Boy Theory)這個理論是說: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常常利用中午用完餐後的時間順便去擦個鞋,倘若有一天,連完全不懂的門外漢也都興奮的跑過來,想要跟你討論他所投資的股票,那麼你最好在回到辦公室之後,快快賣掉股票。

起漲點:底部帶量的紅K線。

股市翻空的訊號:

  • 短短一至三個月急漲超過兩千點。
  • 與年線正乖離超過一千點。
  • 爆出大量。

底部判斷(通常需要達成多項指標):

  • 底部帶量的紅K線。
  • 移動平均線正乖離20%以上。
  • 台股成交量低於390億。
  • 月KD或RSI在低檔區(20以下)出現黃金交叉。
  • 斐波那契數列轉折點:8/13/21個月。
  • 黃金切割率(要記得下修)
  • 目前指數-0.236*波段上漲點數=可能的底部,要是破底,需再下修,將0.236改為0.382/0.5/0.618/0.764。
  • 波浪理論
  • 趨勢線
  • M頭=(頸線點-右肩點)/右肩點=未來跌破頸線的滿足點


20230814

炒股的智慧




很多人即使讀完一本炒股書,還是不知道該從何手,我在這裡提供幾點建議,算是本書唯一可以具體實行的「絕招」:

一、不管是什麼股票,買股之前先看看兩百五十天平均線,只買兩百五十天均線以上的股票,而且最好在股價從兩百五十天均線之下穿越到兩百五十天均線上時買入。請問是要看日K、周K,還是月K?

二、進股後定出五至八%的停損。我通常不停損,因為對我的生活沒有影響。當然,炒股是應該停損。作者對停損點有不一樣的做法很值得學習,就是移動停損點,當股價向上時,原來設定的停損點也可以向上移。

三、只要股價在兩百五十天均線之上,那就坐等時機,因為有時可能連續幾年股價都回不到兩百五十天均線之下。一旦股價跌回到兩百五十天均線,立刻賣掉!我通常是看日K的趨勢,因為等到下穿250均線時,股價已經差很多了。

四、每一次出手不要超過本金的10%。

這些做法簡單實用,若投資人願意照著做,請記住一定要勇往直前,別替自己找理由。

當然,投資人也可以用兩百天、一百五十天或三百天均線,中心思想就是在牛市時抓中間一段,熊市時則避開。

本益比是很重要,但是,如果是新股就很難說了,尤其是新技術、新概念等等,通常這時候就要看銷售收入是否增長。如果銷售收入明顯增長,盈利也加速增長,股價也就會順勢而為。

暴漲時伴隨著的好消息,很可能情況已經不妙了,如果隔天暴跌捨不得賣,第三天跳空下跌(或者跌破支撐線)又捨不得賣,那麼想獲利又要等好一段時間了。

炒股的最基本信條是:在任何時候你手上持有股票的上升潛力必須大過下跌的可能,否則你就不該留在手裏。看到危險信號,表示此時你的獲勝幾率已經低於50%了。前半段不是很懂。

如果不是內部人士,那麼在股市裏最好做一個孤獨者。有太多人(包括以前的我)會因為聽到明牌就去買股票,這些明牌的來源包含朋友、家人、同事、長輩、媒體、社群、路人等等。不去觀察大盤趨勢、行業趨勢、經營狀況、市場反應等等就買股票,大多數的結果就是套牢。有沒有想過,我們何德何能,人家為什麼要給我明牌?尤其是對方並沒有拿到什麼好處時。反過來,把明牌當成危險信號,趕快把手中的股票賣掉,可能是更正確的決定。

Cut loss short, Let profit  run! 雖然是對的,但是我還是不打算照做。當我發生虧損時,幾乎都發生在第一批買入後,對我來說,這時的資金壓力很小。


20230728

抓住飆股輕鬆賺

 

波浪形態教你做對方向

判斷底部

均價偏低
利空不跌
市場悲觀
量縮價穩

判斷上升

政策性利多
成交量擴大

判斷頂部

利多不斷,股價不漲;利空一出,股價下跌。
上下震盪,市場樂觀。
股市出現天量之後,股價開始下跌,雖有上漲,因無法續創新高而下跌。

判斷下跌

成交量萎縮,反彈無法越過前波高點或壓力。

創新高價時的買進時機

量縮價不跌,走勢漸高,然後帶量上漲,突破前面高點。
股價突破盤整期高點創新高。
停損點在前面高點。

拉回休息後再上漲時買進時機

買點比創新高價低(前一波高位)。
買進後上漲無法創新高,要小心,考慮賣出。

創新低價時做空時機

形成頭肩部後續跌。
下跌後反彈,再下跌時的空點。(頭部剛形成就做空,太難了)
跌破盤整底部。

買賣需要順勢而為,大盤、類股、個股都同一方向。

轉折波的4種功能

看短期波浪型態,確認當下是多頭、空頭,還是盤整。
用來確認波浪型態是否產生改變。
由波浪型態改變畫趨勢波,看趨勢多空。
轉折波是面對市場當下走勢操作的依據,非常重要。

轉折波的畫法

1.以5日均線為依據。
2.在收盤價跌破均線的K線中,取最低點畫⚪️,如果隔天更低,則⚪️需要再下移。
3.在收盤價突破均線的K線中,取最高點畫⚫️,如果隔天更高,則⚫️需要再上移。

趨勢波的畫法

1.以轉折波為依據。
2.轉折波突破前高,取前面最低點雙圓圈「◎」。
3.轉折波跌破前低,取前面最高點。
(上圖中的粗圓圈「○」)
4.高低點連接即為趨勢波。
5.趨勢波的A到B趨勢下跌,在下跌過程中,轉折波有3段反彈上漲,並未改變趨勢。B到C上升趨勢,在上升過程中,轉折波有盤整及下跌,但趨勢未變。

我在想這好像事後諸葛亮。

產生支撐與壓力的8個位置

波浪的頭、波浪的底、盤整帶、盤整區間的上下切線、切線、均線、K線跳空缺口、大量成交K線位置。

跌破上升切線,先出場。然後上升到第二個頂部時,恢復多頭走勢,可開始考慮做多。若回跌未破新的上升切線(或前一個底),可繼續做多。反之亦然。

底部出現底底高現象,股價突破五日線,買。
收盤跌破五日線,賣。
收盤突破五日線,買。
帶量突破盤整區,加碼買。
回檔後,股價突破五日線,買。
拉回帶量突破前波高點,加碼買。
出現頭頭低,退出操作。

放空:指手上沒有股票,先向證券商借股票賣出,等日後在市場買回再還給證券商,也就是先賣後買。如果賣出價高、買回價低,會賺到差價;如果賣出價低、買回價高,則會賠錢。

回補:指放空時向券商借股票賣出之後,在市場買回股票歸還。

順勢操作必懂的12項重點

1.一般投資人比較偏向做多,前面說過要順勢操作,因此,在股票走空的時候千萬不要做多,做多一定要等到打底,底部型態完成(至少出現底底高)上升波確立「頭頭高、底底高」後,再找做多的進場時機。
2.「回跌後上漲再買」是指在上升走勢,股價回檔修正後再次上漲時買進,而不是在回檔中自認為低價就去買。
3.依據波浪型態操作,股價跌破5日均線時出場。但是下列2種情況可彈性調整:
(1)在關鍵進場點進場,獲利未達5%,且未跌破停價位,則可暫不出場。
(2)往上多頭成形,且獲利達20%上時,下列5種情況可先獲利出場:
①當日大量上漲到最高點後,股價折返下跌超過3%時先出一半,拉到平盤出清。
②當日爆量不漲,收盤時股價跌破前日最低點。
③跌破上升趨勢線時(詳見第3篇第6章)。
④產生「頭頭低」,股價不過前波高點就往下跌時。
⑤K線出現長黑、長上影線、帶大量的十字線等出場訊號(詳見第2篇第5章)。 
4.多頭就是不斷的在創新高價,回檔時不會跌破前次的低點。
5.當多頭走勢不創新高就回檔,就是多頭改變的訊號,此時要密切注意手中持股 往後走勢不對,就要趕快出場避險。
6.多頭走勢長線會保護短線,回檔套牢時比較容易解套,但是遇到反彈沒有過前波高點時,即使小賠也要立刻逃命。
7.一般而言,多頭回至前波漲幅的0.382之處就止跌往上,為強勢回檔;回到0.5,為正常回檔;回到0.618或更低,為弱勢回檔。強勢回檔的股票走勢最強,正常回檔的股票次強,弱勢回檔的股票最弱。因此,同樣在走多頭的股票,當然要選強勢的股票進場。
8.多頭走勢進場的好時機,是買在回檔止跌再次回升時,而不是突破前波高點的位置。
9.空頭就是不斷的創新低價,反彈不過前次高點。
10.空頭走勢放空的好時機,是賣在反彈止漲後的再下跌,而不是跌破前波低點的位置。
反彈止漲後下跌再空的位置
11.空頭走勢不再破新低就回升,是空頭改變的訊號。放空的股票要注意回補點,空手者觀察是否轉向有做多的機會。
12.空頭走勢中做多,套牢時就難以解套。

K線告訴你多空勢力

K線關鍵信號

低位(底部反彈或突破盤整區)出現帶量長紅,買。
低位破底長黑或長下影線,觀察買。
多頭波段回檔,再出現長紅,買。
高位長紅,小心,若第二、三天黑,賣。
高檔長黑,賣或做空。
盤整後長黑,賣或做空。
空頭波段反彈,再出現長黑,做空。
低位長黑帶量,注意,若第二、三天紅,買。
長上影線小實體、長下影線小實體、十字線是反轉信號,紅黑不重要。
突破壓力線就是買進信號。
跌破支撐線就是賣出信號。

K線缺口

普通缺口:通常出現在盤整區內,容易一兩天就封閉,可忽略。
突破缺口:通常出現在盤整區末端;向上突破帶量,通常不會回補;三天內回到起漲點是假突破;向下突破不一定有量,應立刻退出。
測量缺口:通常出現在上升或下跌階段;在向上階段出現則市場繼續強勢;在向下階段出現則為弱勢。
竭盡缺口:通常出現在大漲或大跌波段;大漲後出現缺口,過幾天內可能出現長上影線,此時做多者應退出,做空者可放空。

島狀反轉 大漲大跌的前兆

左右兩邊都有缺口,在高位出現,股價可能大跌。在底部出現,則可能大漲。

K線操作交易規則

1.在多頭市場的交易規則:
⑴進場點:收盤前確認股價,突破一日最高點時,買進。
⑵續抱條件:每天收盤前檢視股價,沒有跌破前一日低點時,續抱。
⑶出場點:收盤前確認股價跌破前一日最低點時,出場。
⑷停損點:設在進場當日K線股價的最低點。
2.在空頭市場的交易規則:
⑴進場點:收盤前確認股價跌破前一日最低點時,放空。
⑵續抱條件:每天收盤前檢視股價,沒有突破前一日最高點時,續抱。
⑶出場點(回補):收盤前確認股價,突破前一日最高點時,出場(回補)。
⑷停損點:設在進場當日K線股價的最高點。
3.無論何時進場,必須遵守停損停利的紀律。
4.資金的分配投入要靈活,走勢明朗時可加大資金投入,走勢不明或有疑慮時應小量投入資金或退出操作。
5.如果行情走單邊市場(一直多或一直空),這個方法就很好用,但是盤整行情時,就會經常停損,因此,在選擇投資標的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要挑走勢清楚的個股。
6,走勢平緩時,可做短線微利的交易(上升或下跌的斜率在30~45度之間,低於30度走勢不建議用此方法),如果平均進出一次獲利2%,交易10次就會有20%投資報酬率,獲利也很可觀。
7.走勢強勁時,可做短線快速獲利的交易(上升或下跌的斜率在45度以上),往往能夠簡單輕鬆快速獲得最大利潤。

均線切線讓你看穿支撐與壓力

股價收盤站上均線,但均線向下,雖然角度平緩,但是仍具助跌慣性,造成股價無法直接上攻。
股價上漲,均線上彎,產生助漲慣性。
股價跌破均線,但均線仍向上,有助漲慣性,造成股價反彈。
股價跌破均線,均線下彎,有助跌慣性,加速股價下跌。
20日均線開始下彎,股價跌破五日線,容易繼續下跌。
五日線上穿十日線,叫黃金交叉;下穿叫死亡交叉;只是有可能有變化,通常要觀察第一波回檔時,看趨勢再決定。
正乖離過大,容易造成獲利了結的賣壓;負乖離過大,容易吸引買盤進場。乖離率在大型股超過10%,即可視為超買(正)或超賣,中小型股為20%。

認識判別股價高檔、低檔的MA通道

所謂的「MA道」,是指結合移動平均線與乖離的組合通道,利用MA通道來相互確認K線形態與價位區,可以判別股價位置目前是處於高檔,還是低檔。

葛蘭碧法則

葛蘭碧八大法則是由美國知名量價分析專家葛蘭碧 (Joseph Granville) 所創,葛蘭碧八大法則的運作,是利用價格與移動平均線的關係,作為買進與賣出訊號之依據,是技術分析派相當知名的投資策略。
1.突破:黃金交叉。
2.支撐:回跌後上漲再買。沒有破五日線。
3.假跌破:假跌破買上漲。通常三~五天內回檔,均線仍上揚,股價往多頭方向。
4.抄底:跌深搶反彈。因乖離率過大。
5.跌破:死亡交叉。
6.反壓:反彈後下跌再空。沒有破五日線。
7.假突破。賣下跌。通常三~五天內回檔,均線仍下彎,股價往空頭方向。
8.反轉:漲高搶回檔放空。因乖離率過大。
多條均線糾結在一起,末端出現向上突破或向下跌破,即是大漲大跌的徵兆。

切線

1.上升切線(上升趨勢線),畫在K線下面。
2.下降切線(下降趨勢線),畫在K線上面。
3.盤整切線,分為上頸線和下頸線。
4.上升軌道線,和上升切線平行,形成通道。
5.下降軌道線,和下降切線平行,形成通道。
長期趨勢看月線,中期趨勢看周線,短期趨勢看日線。

用切線支撐與壓力判別股票強弱

切線角度越大,上升時支撐越強,下降時壓力越大。
找盤整期飆股,應找壓力越來越小,支撐平或越來越大的股票。姨
上升時,回檔幅度越小,上升趨勢越強。
下降時,反彈幅度越小,下降趨勢越強。
上升趨勢中,出現切線扇形修正,切線角度逐漸拉低,代表由多轉空。
下降趨勢中,出現切線扇形修正,切線角度逐漸抬升,代表由空轉多。

K線及切線的5個買賣點戰略

1.以切線為主,K線為輔。
2.當切線出現買點,K線出現買點,是最佳買點。
3.當切線出現買點,K線出現賣點,仍宜站在買方。
4.當切線出現賣點,K線出現買點,仍宜站在賣方。
5.當切線出現賣點,K線出現賣點,是最佳賣點。
綜合判斷K線及切線的買賣價位,方法與均線一樣。

價量關係為你道盡籌碼供需

高位成交量擴大,股價不漲或下跌,賣或做空。
底部成交量擴大,股價不跌或上漲,買或回補。
上升時,股價接近頸線、壓力線、前面高點,無量突破,容易形成假突破。
高位時量大不漲,可能有人在出貨,應考慮賣。
下跌時,無量跌破均線,可能是假跌破。
下跌時出現量縮,股價跌勢平緩止穩,是止跌跡象。

價漲量增

在低檔或上漲初期出現,表示漲勢可期。
在上升階段出現天量,次日不漲反跌,可能主力出貨,宜分批賣出。
在初跌階段或主跌階段出現,可能只是短期反彈,要觀望。

價漲量縮

在初漲時出現,不易大漲。
在主升階段出現,顯示籌碼鎖定,惜售,易飆漲。
在末升階段(高位)出現,小心反轉。
在盤整期出現,若有突破,漲勢形成。

價漲量平

在低位或盤整期出現,表示主力尚未進場,宜再觀察。
在高位出現,小心反轉,一旦有跡象立刻出場或放空。
量不完全是平的,只是兩個頭部或兩個底部的比較;量的分析是分段的。

價跌量增

在末跌階段出現,表示有買盤,是止跌信號,可計劃買進。
在初升階段出現,表示主力進貨。
在末升階段出現,若同時有巨量,可能是主力壓低出貨。(其實在下跌趨勢中,價漲量增也會)
在初跌或主跌階段出現,表示繼續空頭走勢。

價跌量縮

在初跌階段出現,不可做多或猜底。
在主跌階段出現,表示股價將繼續探底。
在末跌階段出現,量急縮成凹洞形態,股價將落底或形成反轉。
在盤整期,要注意如果末端向下破盤,則跌勢形成。

價跌量平

在初升階段出現,後市不明,宜觀望。
在初跌階段出現,代表跌勢可能形成。
在主跌階段出現,代表散戶追買,跌勢持續。

價平量增

7在末升階段出現,容易形成頭部,宜賣出。
在初跌或主跌階段出現,容易短期反彈。
在盤整期,宜注意末端方向,確定後再動作。

價平量縮於老師

在末升階段出現,容易形成頭部,持續觀察。
在末跌階段出現,容易形成底部反彈。

價平量平

宜退出觀望,股價突破盤整區再買。

價量關係致勝心法

僅對中大型股有效,但亦非絕對。
1.勿在下跌又量大時猜底買股票。
2.先看趨勢再看量。
3.高位暴大量要小心。
4.初升段暴天量宜防後繼無力。
5.盤整無量請怍壁上觀。
6.價量背離需經一段時間確認。
7.大量往往是支撐或壓力所在。
8.出貨或換手要看股價續揚與否。
經過價漲量縮後,出現大量,要小心主力高位出貨,可能的情況是價平或跌,如果是換手則會價漲。
9.注意轉折點的成交量。底部放量,主力進貨,股價開始上攻。 

看圖選股精進賺錢功力

看圖十字訣

波型位均量強切撐壓背

波:波浪形態

確認股票走勢

型:形態

看未來賺錢機會。
打底:
頭肩底
複式頭肩底
雙重底
三重底
菱形底
圓弧底
下降楔型
一字底
V型底
盤頭:
頭肩頂
複式頭肩頂
雙重頂
三重頂
菱形頂
圓弧頂
上升楔型
倒V型頂
續勢盤整:
箱形
旗形
三角形
喇叭形
楔形
圓弧頂
直角三角形

位:位置

關係到進場風險
現在是山谷(底部),還是山腰,還是山頂?

均:均線

研判多空及掌握盤整時間

量:成交量

確認頭部、底部及方向變化
底部時,成交量極度萎縮,若出現放量,表示有人進場。如果價格止穩,成交量漸漸放大,應該就是底部了。
上漲波段中,出現價漲量縮,可能是因為惜售,也可能是動能不足(可能會回檔)。下跌波段,等到價穩量縮後,再考慮。
上漲到價跌量平、價平量大、價量背離、價跌量大等現象,宜退出。

強:強度

看多空氣勢強弱
看均線有多陡。

切:切線

最先反應股價趨勢的改變

撐:支撐

可能繼續盤整或止跌回升

壓:壓力

可能繼續盤整或止漲回跌

背:背離

預告即將出現轉折

停損

本金的10%

買進的信號

以周線為參考了
1.下跌到低位出現長紅K線。
2.在低位出現長下影線。
3.下跌到低位,連續出現十字線或類十字線。
4.下跌到低位,連續出現三根小紅棒,或底底高的小紅黑棒。
5.下跌到低位,出現底底高的上升走勢(可能跨越數週)。
6.下跌到低位,出現W形態。
7.下跌到低位,出現連續橫盤,然後出現前面1-6的任何一個。
8.暴跌後,出現兩三次略同的最低價,加上一個買進信號。
9.股價突破下降趨勢後,出現買進信號。
10.股價從最高價下跌,連創八、九次新低後,出現買進信號。
11.股價從最高價下跌,經過三波段下跌(以波段低位計算)。
12.股價下跌到低位後上升,經過一波上漲後進入盤整,在盤整期末端出現突破。
13.股價下跌到重要支撐區,開始上升過前波最高點拉回,不再破前波最低點,出現買進信號。

賣出的信號

以周線為參考
1.上漲到高位出現長黑K線。
2.在高位出現長上影線。
3.上漲到高位,連續出現十字線或類十字線。
4.上漲到高位,連續出現三根小黑棒,或頭頭低的小紅黑棒。94
5.上漲到高位,出現頭頭低的魚走勢(可能跨越數週)。
6.上漲到高位,出現M形態。
7.上漲到高位,出現連續橫盤,然後出現前面1-6的任何一個。
8.飆漲後,出現兩三次略同的最高價,加上一個賣出信號。
9.股價跌破上升趨勢後,出現賣出信號。
10.股價從最低價上漲,連創八、九次新高後,出現賣出信號。就去做。嗎。。
11.股價從最低價上漲,經過三波段上漲(以波段高位計算)。
12.股價上漲到高位後下跌,經過一波下跌後進入盤整,在盤整期末端出現跌破。
13.股價上漲到重要壓力區,開始下跌過前波最低點反彈,不再破前波最高點,出現賣出信號。

20230723

順流致富GPS



英文書名是《百萬美金創富藍圖(Millionaire Master Plan)》,大陸書名是《富定位,窮定位》。

寫下願景,擬訂計劃,然後行動。

這篇心得是依據本人現在的條件寫的,我勉強算是橙色勞動者,但沒有固定工作。我也是個創業者(黃色參與者),但是入不敷出。比我的條件好的,可以迴轉脫離,不用看下去了。

百萬美金創富藍圖的第一步:選擇我的目的地(願景、目標),然後搞清楚怎麼到達那裡(行動計劃);然而,雖然知道你要去哪裡是很重要的一步沒錯,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現在在哪裡,那要去哪裡就不是很重要了(使命、價值觀、信念)

所有活著的系統都在流動。

世界上每天都有好幾兆的錢在流動,就像水在河流中流動一樣,而我卻一直在沙漠裏挖掘。

第二章:財富燈塔

第二章檢查清單:紅外線層級

  1. 我有寫下明確描述未來理想狀態的「未來願景」,放在可以經常看見的各個地方。□是 □否
  2. 我有規劃出自己的「飛行計畫」,讓我清楚知道每月要達到哪些個人以及財務上的里程碑,才能實現我的「未來願景」。□是 □否
  3. 我依照固定的規律檢視「未來願景」及「飛行計畫」,以確保自己能隨時校正方向並走在正確的軌道上。□是 □否

第三章:紅外線到紅色:由「受難者」到「倖存者」

發電機天才脫離「紅外線」層級的路徑

  1. 記錄與檢視金錢流向
    • 別把金錢和資源投資在你的絕佳創意上:把所有的資源運用在讓自己可以先賺到錢,而不是把錢拿去滋養你的創意想法;先别投資在任何大計畫上,先專注於確保自己有正現金流再說。
    • 記錄與檢視金錢流向時,必要將「未來願景」與你個人現金流的成長連結在一起。在奮力向前衝刺之前,需先探取小而穩健的步伐、取得他人支持、並設立各階段的里程碑!
  2. 遵從正確的行為準則
    • 不要急著想透過開創事業或專注在自己的絕妙點子上,來開創第二份收入。時尚未成熟,這麼做不是開鑿財源,而是自掘墳墓。
    • 務必用心為他人服務,尤其是那些有更好、更成熟想法的人——也就是「財富燈塔」層級比你高的人;由於他們早已進入順流之中,因此藉由幫他們服務,他們的財富之流也會流向你。建立好自己每天、每週、每月的工作節奏,以免在服務他人時,把自己累垮了。
  3. 盡該盡的義務
    • 不要到處嘗試說服別人支持你的絕佳創意,現在還不是時候。
    • 務必在某個更大的事情中做好本分——而不是只為了自己、以及自己的成功。

鋼鐵天才脫離「紅外線」層級的路徑

  1. 記錄與檢視金錢流向
    • 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批評與論斷別人做事情的方式上,並以此來作為不行動的藉口。
    • 務必善用你的分析能力,建構一個「未來願景」一致的財務計畫,來吸引到團隊與你合作,產生能達成計畫的方案。
  2. 遵從正確的行為準則
    • 不要把時間都花在弄清細節上,試圖透過分析的方式來往前進,也不要想單靠自己來讓事情有進展。
    • 務必請求他人的協助來找到你的順流,要與團隊一起建立一個能讓你保持在軌道上並且維持正向的韻律節奏,並且要用你對於細節系統的能力,跟能為你帶來財富流的人交易。
  3. 盡該盡的義務
    • 不要在試圖解決困境時,斷了自己他人的聯。
    • 務必要找到一個你得要向他負責的人:比如找個有更大使命的「發電機」型領袖來跟隨,或找個善於人際的人來合作,藉此讓你重返順流。

第三章檢查清單:紅色層級

  • 記錄與檢視金錢流向
    1. 我有可以記錄每個月財務狀況的系統,我清楚知道自己每個月的淨收入是多少。□是 □否
    2. 我有簡單預估每個月的收支狀況,並且記下實際的數字,藉此追蹤自己的進展。□是 □否
    3. 我有設置能讓我隨時掌握自己財務水平的帳戶系統與審查機制。□是 □否
  • 遵從正確的行為準則
    1. 我有規劃自己的關係、所處的環境、所在的空間以及旅行的方式,以確保自己處在順流的最佳狀態。□是 □否
    2. 我在規劃自己每年、每個月、每週的時間與活動時,有依循著某種能讓我保持平衡且充滿動力的韻律與節奏。□是 □否
    3. 我每天都依照一種能讓我的身、心、都充滿能量,且能讓我有高檔的健康活力的韻律來進行一天的行程。□是 □否
  • 盡該盡的義務
    1. 我把與我的「飛行計畫」方向一致的活動的優先順序放在首位,且承諾要每天完成這些行動。□是 □否
    2. 我很有紀律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及那些會讓我分心的事物,並讓自己多跟會支持我的計畫的人們相處。□是 □否
    3. 我有向外尋求支持與解答,且即便面對不確定性仍有勇氣採取行動。□是 □否

第四章:紅色到橙色:由「倖存者」到「勞動者」

通往百萬美元的十步驟:每個月存100元到投資組合裏,下個月翻倍,做不到就改為明年,就這樣每個月倍增,連續十次。

發電機型天才脫離紅色到橙色:

  1. 找到你的熱情所在
    • 想出一個可以啟動的好主意。
    • 投資時間找夥伴,最好是有錢沒閑的那種。
  2. 訂出你要堅守的標準
    • 一次完成一件。
    • 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最好是已經在順流之中的人,學習他。
  3. 順著既有的流而行
    • 從現有的工作或事業中,榨出超過它能讓你賺到的錢。
    • 幫助他人增長財富流。

鋼鐵型天才脫離紅色到橙色:

  1. 找到你的熱情所在
    • 不要用過度分析的方式尋求答案,也別想只靠做研究以及各種數據來釐清接下來該做什麼。換句話說,就是要有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熱情,拉高自己的標準,尋求協助對方解決更大的問題。
    • 要列出已經在順流之中、且在你有熱情的領域已經獲得成功的個人與公司的名單。
  2. 訂出你要堅守的標準
    • 不要拖拖拉拉,遲遲不肯做出決定,不要想用與過去相同的行為模式來獲致不一樣的結果。
    • 務必善用你的鋼鐵天才以活動的自由,與那些你服務的人連結,並且去了解你可以如何符合他們的標準,為他們帶來超乎預期的價值。
  3. 順著既有的流而行
    • 不要試圖透過把原來的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率的方式,來增加現金流。
    • 務必發揮你的分析技巧,學會如何運用自身的鋼鐵天才,替已經處於順流狀態,並且相信你擁有使命必達能力的人,創造出更大的流、更高的價值。

時間要好好投資,專注在解決你想要共事對象的需求,而不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上。例如:你們現在面對的最棘手問題,有哪些是我可以幫忙處理解決的?而不是:要是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對你會有幫助嗎?記住,一定要把要求變成機會,這樣就能創造工作。

第四章檢查清單

  • 找到你的熱情所在
    1. 我有製作我的「熱情板」在上面貼上能讓我每天感覺充滿能量,激勵我繼續進行「飛行計畫」的人、事、物。□是 □否
    2. 我有製作一份清單,上面列出跟我有相同熱情且已經在順流狀態中,而我又能與之連結的人或公司。□是 □否
    3. 我有確保自己的例行行程以及與我一起工作的人們都與我的熱情以及人生目的方向一致。□是 □否
  • 訂出你要堅守的標準
    1. 我有製作一份「標準表單」,當中列出我設定的新標準、以及我將不再妥協的舊標準。□是 □否
    2. 我有盡量讓自己多跟那些現在正以我定的新標準,在過他們人生的人們認識與相處。□是 □否
    3. 我有確保自己依據我所屬的「財富原動力」類別以及天賦強項來規劃自己的人生,此讓自己處在順流狀態裡。□是 □否
  • 順著既有的「流」而行
    1. 我有與已經在順流狀態中的公司連結,跟他們合作來賺取正現金流,透過這樣的方式一邊學習、一邊賺錢。□是 □否
    2. 我有投資時間與我選定的產業裡的人以及機會建立連結,藉此成長我自己的流。□是 □否
    3. 我有在記錄與檢視自己的知識與人脈成長的狀況,而且已訂定出傳遞自身價值的明確計畫。□是 □否

順流而行的五個步驟

  1. 你要創造的工作,有什麽要符合的準則嗎?對比願景、目標和行動計劃。
  2. 再走這條路徑的過程中,你會最想跟誰一起合作?這是我最大的問題。
  3. 他們有什麽需求是你可以去滿足的?
  4. 你要如何善用自己的天才來傳遞價值,以提升他們的流?
  5. 你與他們如何能夠借由這樣的合作關系獲利?

第五章:橙色到黃色:由「勞動者」到「參與者」

財富=價值*杠桿;價值決定金錢的流速,杠桿決定財富流的寬度。

「杠桿」可以是時間、產品、合作關係、他人的專業、團隊、房地產、專利等等。這是成為參與者的條件之一,起碼必須要有團隊,其它的多多益善。

「價值」是來自於我們的思想意念與感知能力 ——也就是我們的思維傾向,而它的兩極則是「創新」(發電機天才)與「時機」(節奏天才);「價值」要透過我們的内在行動和外在行動(我們的行為傾向)來做杠桿借力槓桿借力的兩極是「倍增」(鋼鐵天才)與「放大」(火焰天才)。

鋼鐵型天才是透過專注於細節與建立系統來構築財富流的方式,來爬上財富燈塔。

鋼鐵天才脫離橙色層級的路徑

  1. 確認你的市場定位
    • 切勿鑽牛角尖,困在瑣事和衡量標準的數字,企圖透過分析來提升效率,創造更多業績。應該思考想要成為什麼人物?可以做什麼?而不是只想著該怎麼做。
    • 務必要專注在你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以及你要打出什麼樣的名號,並把他發揚光大,讓別人忍不住要為你宣傳。
  2. 徹底了解你選定的市場
    • 不要太貪心,因為貪圖市場大餅而接了太多工作,導致在面對你要服務的客戶時,顯得冷淡不親切。
    • 要善用你的鋼鐵天才,分析出一个明確的利基點,並且跟「火焰」天才合作,與客戶和夥伴建立好連結,確保你知道他們的需求,以及他們願意以什麼樣的價格請你幫忙。
  3. 把機會換成金錢收人
    • 不要被一些沒有實際效益的日常瑣事困住。
    • 務必要聚焦在運用你對標準流程的長才,建立一套能賺獲利的促銷活動,並設定清楚的里程碑目標,在開發一套倍增自己值的系統同時,也能為自己創造現金流。

發電機天才脫離橙色層級的路徑

  1. 確認你的市場定位
    • 不要一有新的好點子,或聽到每一個人的需求而激發出新創意,就一直忙著創造新的服務或產品。
    • 務必為自己建立一個明確的定位,讓事業、夥伴、和促銷活動,都以你為中心而運作。
  2. 徹底了解你選定的市場
    • 不要追著生意跑、老是從頭開始新計畫、或到處敲門陌生開發,希望人家跟你買你要賣的東西。
    • 務必要多和值得學習和值得經營的人與夥伴連結,並分清楚誰是你的客戶,而誰不是。
  3. 把機會轉換成金錢收人
    • 不要以為打開門,錢就會自己跑進來。
    • 務必要創造促銷活動,在一定的時間裡,創造一定的商機;而且每天要留足夠的時間,來測試和衡量你的假設,並從中學習生財之道。

這一生,如果只想當觀眾,一輩子就只能在場邊看熱鬧,還要自己支付一切費用;如果是球員,就能免費入場,有一群人在搶著給我錢,例如觀眾。

第五章檢查清單:黃色層級

  • 確認你的市場定位
    1. 我已經清楚知道要透過怎樣的路徑,才能達到自己理想的市場定位,當中包含我可以仿效的典範以及能清楚表達的定位描述。□是 □否
    2. 我在選定的利基市場中被視為是該領域的領導者,我的聲譽讓我的事業具有吸引力且能引來各種機會。□是 □否
    3. 我有確保對市場與整個世界採取的任何行動、發饰的一切訊息以及進行的各種行銷活動,都與我設定的市場定位方向一致。□是 □否
  • 徹底了解你選定的市場
    1. 我分析過我選擇的市場,我了解我的競爭對手、我在市場上的獨特點是什麼、以及我目前及未來能獲得的市佔率有多少。□是 □否
    2. 我有將選定的市場進一步分隔,並且依據客戶的不同需求來規劃我的事業以及我時間的分配方式。□是 □否
    3. 我有設置好能讓我更貼近客户、競爭對手、以及造市者的系統與例行性事務。□是 □否
  • 把機會轉換成金錢收入
    1. 我已將事業中的各種流程類工作都自動化或者外包出去,讓自己專注在能產生獲利的促銷活動上。□是 □否
    2. 我有依據預估的每月損益與現金流數字,以年為單位擬定出促銷活動計畫與時程表。□是 □否
    3. 我有讓我的團隊與合作夥伴們建立起每週檢視各項促銷活動的成效、測試結果與各項度量標準的固定頻率。□是 □否

你的促銷計畫

名稱:你這個促銷活動的名稱是什麼?

領導者:這個促銷活動是由誰來領導與負責?

為什麼(Why):促銷活動的目的

為什麼此刻這個促銷活動非常重要?是因為要開發出新產品?要為事業體增加新的系統?還是在市場中建立起你的品牌?

什麼(What):促銷活動目標

把你的關鍵目標限縮在以下三個領域:

  • 財務目標:營收與獲利上的明確目標是多少?
  • 發展目標:此次促銷活動,要產生的持續營收流、新產品、新系統、新市場或者新團隊是哪些?
  • 學習目標:你將會獲得哪些新的學習與專業?

誰(Who):團隊成員

列出團隊中的所有成員以及他要負責的領域。

何時(When):時間範图與里程碑

建立一個從開始到結束的简單日程表:開始日期、完成日期、以及團隊進行每週回顧檢討的日期與時間。

如何(How):促銷策略

  • 你的「無法抗拒的提案」是什麼?
  • 你的目標市場是誰?
  • 你要把他們的哪一筆預算導引過來?
  • 你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 你的解決方案有什麼優越之處?
  • 現在就購買的急迫感來源何在?
  • 錯過的痛點是什麼?
  • 你的定價與促銷方案是什麼?

所有的成功促銷活動都依循著同樣的7個步驟,這每一個步驟都是可以掌控且能追蹤度量的:

  1. 有吸引力的邀請:這是什麼?要接觸哪些人?什麼時候與如何做到?
  2. 簡單的註冊程序:自動化、可度量、可追蹤。
  3. 堅定的確認:建立承諾、當下得到好處。
  4. 考慮周到的預備:建立期待、設定期望值。
  5. 印象深刻的交件:超乎預期、進行另一次的邀請。
  6. 簡易的回饋機制:誠實檢討、可量化的改善。
  7. 誠摯的感謝:促銷活動的完成、令人著迷的收尾。

在進行促銷活動時,把每一個步驟的所有行銷素材、電子郵件、簡報材料以及所有的文件都收集起來,讓你未來可以参考。把你以及你的團隊進行每個步驟的做法,跟業界的最佳做法和衡量指標做個比較。你可以藉由追蹤度量黄金螺紋中,每個步驟的影響力的方式,來提升每個層級的互動品質和流程。追蹤度量的指標有:

  • 註冊率(在邀請的人當中,有註冊的比例)
  • 轉換率(在有註冊的人當中,有購買的比例)
  • 參與率(有確認或做好準備的比例)
  • 遞送率(在有購買的人當中,有收到完整產品/服務的比例)
  • 滿意率(客戶當中有給予正面回饋的比例)
  • 回購率(有再下單購買的客戶比例)

我想,黃色參與者都還沒有達成,後面的章節就不要再讀了,先讓我把參與者的角色扮演好。

20230707

股票作手回憶錄(方舟版)



最小阻力線是啥?是類股趨勢?還是總體市場趨勢?我想,應該都要。

股票的內在價值是指股票未來現金流入的現值。

對於評估股票的內在價值,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指標和方法:

1.財務比率:

  • 市盈率(Price-to-Earnings Ratio,P/E Ratio):股價除以每股盈利,用於評估股票的相對價值。
  • 市凈率(Price-to-Book Ratio,P/B Ratio):股價除以每股淨資產價值,用於評估股票的價值是否高於或低於其淨資產價值。

2.盈利能力和成長:

  • 盈餘成長率(Earnings Growth Rate):公司盈利在一段時間內的增長率,用於評估公司的成長潛力。
  • 淨利率(Net Profit Margin):公司的淨利涵蓋總收入的百分比,用於評估公司的盈利能力。

3.股息收益:

  • 股息收益率(Dividend Yield):每股股息支付額與股票的市價之間的比率,用於評估股票的收益性。

4.現金流量:

  • 自由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公司可用於支付債務、分派股息或進行投資的現金流入量,用於評估公司的現金流量狀況。

5.相對評估方法:

  • 同業比較(Peer Comparison):比較公司與同行業其他公司的相關指標,例如市盈率、市凈率等,以了解股票的價值相對於同業的位置。
6.折現現金流量(Discounted Cash Flow,DCF):
  • DCF模型:根據公司預期的未來現金流量,將其折現回當前值,以估算公司的價值。

這些指標和方法可以作為參考,但投資者在評估股票內在價值時應該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包括行業前景、競爭優勢、管理團隊、市場趨勢等。此外,投資者還應該謹慎評估資訊的可靠性和市場情況的變化,以做出準確的投資決策。

然而在股票的實際交易中,未必都會反映出自己的內在價值,它還受到市場情緒等因素影響。

絕對不要相信明牌,即使是朋友或家人。我在140元買入阿里巴巴,就是看到新聞報道芒格買得還更貴。結果我被套了。所以,如果自己建立的系統確實有效,就不要道聽途說,禁止誘惑,禁止感情用事。再說,沒有人有興趣讓你賺錢,那些被放出來的消息,只是在引導羊群進入圈套。

一定要注意大盤和類股趨勢(基本分析),然後觀察波動,把握時機進行交易。這時候需要有一點看技術圖的基礎能力(技術分析),再加上市場發出的信號(例如關鍵點位),以判斷正確的時機。

信用交易:用自己的信用跟券商借股票或是借現金,借股票來放空就是融券交易;借現金來操作就是融資交易。

買空是先買後賣,當你對於某檔股票的上升趨勢有信心的時候,就可以使用融資交易(借錢)加大槓桿來買入股票,並且在滿足漲幅的時候賣出。

賣空是先賣後買,當你對於某檔股票的下跌趨勢有信心的時候,就可以使用融券交易(借票)來賣出股票,並且在滿足跌幅時回補。

當做空(short)投資人因為諸多因素導致市場價格並不如預期下跌,反而上漲,導致投資人被迫平倉或是持續回補空單,加上多方買盤湧入的壓力下,迫使部分投資人用更高的價格買進,而這一連串造成回補空單的差價損失,稱之為軋空(short squeeze,空頭軋平,空倉壓力)。不過,軋平的意思更接近做空投資人已經被擠出,當然也可以看成是止損。

李佛魔所謂的關鍵點位,指的是主要均價,一旦市場確定無疑的突破了這類價格水準,要麽表明新趨勢已經產生,要麽表明調整過程結束,原有趨勢恢復。這類價格水準如同分水嶺,具有揭示趨勢的重要作用。就我的理解,關鍵點位就是突破盤整區域的股價。

西班牙哲學家葛拉西安(Baltasar Gracian):「我們最大的敵人往往就是我們自己。我們總是難以控制自己。我們的敵人往往是自己尋找和製造出來的。」

箱形整理時不要入場,我們無法推動市場,只能順勢而為。下面是李佛魔給出的規則:在窄幅波動的市場行情中,價格談不上任何明確方向,而是只在狹窄範圍內橫向延伸。在這種情況下,企圖預期市場下一步大動作到底是向上還是向下,是沒有任何道理的。這時,你該做的是觀察市場。研讀紙帶(價格趨勢)確定價格橫向波動的上下極限位置,拿定主意,除非市場在哪一個方向上突破了上述極限位置,否則絕不沾手。李佛魔出手時,通常是逐步加倉,每漲十點再加倉,如果前兩次出現虧損就立即平倉。建倉完成後,要設立止損點。注意,一定要順勢而為,牛市時戒慎恐懼,熊市時保持希望。

羅斯柴爾德男爵(Baron Rothschild)說:我從不在底部買進,而且我總是過早賣出。

同一個字manipulation,用在大批量賣出叫「操作」,用在設法壓低股票價格,以便低價買進,搜集籌碼,叫「操縱」,雖然是譯者的理解,卻是望文生義。

湯瑪斯.F.伍德洛克(Thomas F. Woodlock):「指導股票投機成功的原則建立在以下假設之上:未來,人們將繼續重複過去曾犯下的錯誤。」

李佛魔說:市場演變的軌跡通常比現在的基本形式領先6到9個月,今日的盈利並不能構成經紀商建議客戶買進股票的充分理由,除非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把握判斷距今6到9個月之後,公司的商業前景還能繼續維持當前的分紅水準。

李佛魔說:公眾應當時時牢記股票交易的要領。當某檔股票上漲的時候,並不需要詳解釋為什麼它會上漲。必須存在連續的買進,才能促使股票保持上漲勢頭。而只要股票保持上漲,並且在這過程中只是不時發生小幅的自然回落,那麼追隨該股票的上漲行情就是一個相當安全的策略。但是,如果某檔股票經歷了長期穩定的上漲行情之後,掉轉方向,開始逐步下降,並且過程中只有偶爾的小幅回升,那麼很顯然,其最小阻力路線已經從上升轉為下降。

傑西.李佛摩的股票交易規則:

  • 買進上漲中的股票,賣出下跌中的股票。
  • 不要天天交易,只有行情明顯看漲或看跌的時候才交易。交易方向與市場保持一致,總體市場上漲,做多;總體市場下跌,做空。
  • 交易步調必須與時間價格關鍵點相協調。
  • 等市場變化方向證明你的觀點後再交易不遲,要交易則兵貴神速。
  • 如果交易有利潤,繼續持有;如果交易有虧損,從速了結。
  • 當事態明朗、原來從中獲利的趨勢已經終結時,了結交易。
  • 做股票就做領頭羊――走勢最強的那一隻。
  • 絕不攤平虧損的頭寸,比如不要在某股票已經被套時還續買進。
  • 絕不追加保證金,乾脆平倉認賠。
  • 股價創新高,買進做多;股價創新低,賣出做空。
  • 股票下跌就放手,別炒股炒成股東。
  • 絕不因股價太高而不可買進,絕不因股價太低而不可賣出。
  • 看法千錯萬錯,市場永遠沒錯。
  • 獲利最多的交易往往一開頭就有帳面利潤。
  • 沒有百發百中的交易規則。


20230624

金錢心理學



機會成本就是取捨抉擇——為了做某件事,現在或後來捨棄的東西。當我們做出選擇,犧牲的就是這些機會。

尤里西斯約定(Ulysses Contract):指的是我們為了抗拒未來誘惑而樹立的阻礙,我們不給自己任何選擇,消除自由意志。常見的財務性尤里西斯約定包括:預先對信用卡設定限制,或是只使用預付的簽帳金融卡,或是取消這些金融卡,只用現金。還有就是強制或是自動儲蓄,這種儲蓄是指理財,而不是存銀行。羅伯特清崎說,富人的投資項目是:

  • 良好的財商教育
  • 創立自己的企業
  • 大量的房地產投資
  • 私人普通股權基金
  • 套利基金
  • 個人短期資本經營者
  • 私人會所
  • 有限合夥

現階段的我,只能選擇羅伯特清崎不喜歡的股票。

消費者心理通常很容易被錨定、從眾和自我因循。

我們很容易敝帚自珍(endowment effect),也容易傾向損失趨避(loss  aversion ),尤其在有沉沒成本(sunk costs)的時候。

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計較公平性,例如開鎖,愚鈍的新手浪費冗長的時間,還把鎖弄壞了,我們可能付出較高的費用和新鎖的價格;一個熟練的老手幾秒鐘就開鎖了,鎖還是好的,當他管你要跟新手一樣的價錢,我們可能就不樂意了。所以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可能需要假裝很費力的樣子,讓顧客看到這不是件簡單、容易的過程,這樣顧客會比較滿意我們的服務。

語言、文字和儀式,都有神奇的力量。《論語》: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幾千年前就已經知道語言的厲害了。一段複雜的文字通常可以賣出更高的價格,不管顧客看不看得懂。給顧客有儀式感,產品會比較好賣。

我們對錢常犯的心理錯誤還有:

心理賬戶:在某些場景花錢毫不在乎,在另外的場景又摳得要死。但是你的一千塊還是一千塊,並不會變得值錢或不值錢,錢就只是錢。

免費:免費通常會要你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

付錢的痛苦:為了緩解痛苦,銀行發行信用卡,商家使用數字錢包,就是希望我們看不到真金白銀被花掉了。

關於旅遊的安排,通常預付全款,會比當下按需要付費,心理上會愉快很多。

相對性:買車時,相對於昂貴的車價,再加購幾萬塊錢的導航,就覺得小兒科。而事實上,我們直接買一個導航儀通常只要幾千塊。

折扣是真的折扣,還是先調高價錢的折扣?但是對賣方而言,取消原有的折扣,即便原有的折扣是假的,即便新的價格比有折扣還低,顧客都可能會拒絕購買,因為人類不喜歡損失。這裏還有個問題,人類通常不會認真思考,因為大腦喜歡懶惰。

點餐時,問顧客要加幾個蛋,效果通常比問顧客要不要加蛋好。所以不要提供無限選擇,而要提供有限選擇。

期望:也就是預期心理,買車前的試駕,或者只是讓你坐進駕駛座,都是希望給你一個想擁有的預想。

品牌和聲譽會影響顧客的期望,所以做生意要誠信,小心維護自己的品牌和聲譽,讓顧客對我們的品牌產生自我因循。

自制力:懂得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 )是自制力的一種表現。


凡事三思而後行,重視價值而非價格,多思考少用捷思,逆向思考,都能減少思維發生錯誤。

20230609

哈佛這樣教談判力



劉必榮提出談判的四個取向: 力、理、利、情

原則性談判(principled negotiation)或價值型談判(negouation on the merits),可拆成四個基本要點:

  • 人:把人跟問題分開。
  • 利益:關注於利益,而非立場。
  • 選項:拍板之前,儘量找出彼此有利的各種方案。
  • 標準:結論的評估標準要務求客觀。

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傾聽,適時的給予正向回饋。

務求利人利己,最低限度也要利人不損己或利己不損人。簡單說,談判的焦點是利益,其他的則可以放下,然而雙方通常是為了立場而爭執,卻忘了利益。

人受利益所驅策,在喧囂立場的背後,利益是那靜默的主導者。立場,是你已經決定的事;利益,則是你如此決定的原因。

一方面攻擊問題,卻又正面支持對方個人,容易造成對方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給出對方能輕鬆下決定的方案。

若對方有絕對優勢,準備好替代方案和底線,避免受制於人。

優秀的谈判者很少當場做出重大決定。

好的談判者,沒先準備離開談判桌的充分理由,不會上談判桌;而離開談判桌的理由,則不應跟被動或能決定扯上關。

談判技巧上,有許多消費者心理學,或行為經濟學可以利用,例如錨定、傾聽、同頻。

我理解的談判原則:

  • 事先準備替代方案,專注於目標。
  • 對事不對人,儘可能互利共贏。
  • 傾聽並觀察,找到對方想要的利益。
  • 不攻擊對方立場,避免提到立場。
  • 自信且自制,和諧且坦誠。
  • 堅持以上原則,不用委曲求全。


20230605

影響力



感知對比原則(contrast principle)有許多用法,賣房子先帶顧客看差的再看顧客想要的,顧客會眼前一亮;賣服飾先介紹貴的品類再賣其它品類,其它品類相對沒那麼貴了;賣車先把車價搞定再推薦配件,配件對比車價便宜多了。

說服力的七大心理原則:

  • 互惠
  • 承諾與一致
  • 社會證明(羊群效應)
  • 好感
  • 權威
  • 匱乏(稀缺)
  • 自己人

完美的騙局,通常會用上所有的心理原則。我遇上了兩次,手法相近,而我兩次都被騙,下面擇一而說。有一天,突然會有個女生加了我的FB,不久就發信息來,說以為是認識的,然後會先聊幾次,女生家裏很有錢(社會證明),長得還不錯(好感)。不久就會請你加Line,我不懂為什麼一定要用Line?加了Line還是一樣聊天,發幾張照片給我看(互惠)。慢慢的就聊到股票投資什麼的,問我有沒有在炒股,回答有就上鉤了,這期間偶爾還是會聊家常。因為她家有錢,所以認識什麼大佬也是合理的。她說她親戚在港交所擔任副主席(權威、自己人),有個內線消息(匱乏、自己人),問我有沒有興趣(自己人),還跟我看她炒股獲利的回單(承諾與一致)。由於我說我沒有現金,她就再沒跟我聊天了。而這算不算是一種熟人騙局(affinity schemes)。

即便是小小的恩惠也不要浪費,應該說:「喔,我相信換作是你,也會為我這麼做的。」這樣才不會打消對方知恩圖報的想法。

恩惠要符合對方的需求,這樣才能使對方產生虧欠感。

讓步也是一種施惠。

一個簡單的銷售技巧:我是某某人(姓名、小名或諢名)介紹的。

喬.吉拉德說:「找到你喜歡的業務,再加上價格,兩者相加,等於成交。」也就是說讓自己被人喜歡,並提供一個公道的價格,顧客就會買單。

要怎樣讓別人喜歡你?先從模仿對方的說話方式和肢體動作開始,觀察對方的穿著打扮,瞭解其看法,其所處的環境等等,只要有一點點相似性就行了,例如毛一樣長,衣服顏色接近。

大多數的情況下,恭維總是不會錯的。如果是自己的老闆,透過第三者比較不會讓人噁心。但是絕對不要在背後批評任何人。

標註「人氣寶貝」比「本店招牌寶貝」、「今日推薦寶貝」更容易達成交易,前提是顧客本來就打算買。

社會證明原則中傾向於模仿和自己相似之人的行為。有時候是羊群效應(從眾),有時候是攀比(如家庭主婦對應家庭主婦,不可對應到夫妻。)。

在熙來攘往的街道上喊救命,可能沒有人理你(不確定性,多數人的無知,從眾),應該是對離你最近的那個人提出請求。

假評論的一些共通點:缺乏細節,使用大量第一人稱代名詞,動詞數量多於名詞。

美國每年因醫療疏失死亡的人數,超過所有的意外;而且在全世界,每年有百分之四十的基層醫療和門診病人,都遭受醫療錯誤的傷害。但是,面對醫生,你會選擇不相信他嗎?你會不吃醫生開的藥嗎?

與人溝通時,先說自己的缺點,容易取得對方的信任。

想要結束談判,先提雙方可能接受的結果(目的或目標,其大部分條件都已經同意),再提需要對方同意的細節。羅伯特.席爾迪尼說:「先讓客戶擁有某樣他們想要的東西,要是他們沒有妥協,就會失去這個協議。」也就是說,先告訴他想要的,再告訴他不妥協就會全部失去。

匱乏:少一點,很完美;全失去,最可怕。

網站最有用的商品特性:

  • 匱乏:強調庫存很少的商品
  • 社會證明:描述最熱門、最流行的商品
  • 急迫:限時,利用倒數計時器
  • 讓步:提供折扣,留住訪客
  • 權威/專業:告知來客還有哪些產品可選擇
  • 好感:包含歡迎訊息

想要對顧客採用匱乏的招式,必須先創造需求。

多數人承諾後能保持言行一致,其實是大腦偷懶的一種設定,因為可以不用再為同一個問題進行思考。如果此時理性介入,會更快促使人下定決心,這還是因為大腦打算偷懶。

有求於人前,先顧左右而言他,讓對方接受,例如今天過得好嗎?得到正面回答後再提出要求。這也是漸進式銷售的方法(得寸進尺法),第一單即使賠錢也沒關係,只要把他變成真正顧客就行,這種手法玩得最成功的案例有拼多多、滴滴打車等等。

承諾甚至可以這樣得到,例如電話銷售,在接近成交時(已承諾購買但還沒去付款),加問一句:「不曉得您願不願意告訴我,選擇我們公司的確切原因是什麼?」又例如應徵工作,先跟主管保證,他想儘可能完整回答他們的問題,然後,他加了一句話:「但是,我們開始之前,不曉得諸位能不能回答我一個問題。我很好奇,您讓我來面試,是看中我履歷上的哪一點?」

聽到別人的讚美也是一種承諾,例如有人說他樂善好施,下次遇到真的募款就會比較大方。這種相當於給對方下錨,讓對方自動接受這個承諾,再開展銷售,例如商品標識牌提示:親愛的環保主義者。

把「如果您改變計劃,請致電我們。」改為「若您改變計劃,能否請您來電通知?」就可以讓餐廳的爽約率從30%降到10%。這裏面的差異就是有沒有要求顧客做出承諾。

有一種介於黑白之間的「藍色謊言」(我覺得灰色更妥當),既要保護他人,也想傷害他人。例如深綠人,極度團結,為了加深對自己人群體的認同,經常利用謊言來欺騙自己人。真相不重要,符合領頭羊的利益才重要。而這些羊群的行為早已經不是根據意識形態,而是忠誠。

想要成交,對感性的人要說我覺得,對理性的人要說我認為。

在公司的行為準則中,不要以「我們」來稱呼員工。

面對資訊超負載的時代,要小心那些利用影響力,讓你陷入低等動物思考模式的人。我的親身經歷,在一次簡單的課程後,主辦方利用影響力的各種手段,讓我進入圈套。我因此付出比市場價多一倍的錢(還只是頭款),結果只得到一個半成品。羅伯特.席爾迪尼說得對,做生意最終最好還是回歸誠信,消費者最終會恢復理性,雖然那些騙子依然能賺好多錢,但是除非我們想跟他們一樣。

20230526

ZERO TO ONE從0到1



新創事要做的事,就是必須質疑你的構想,從零開始重新思考。

有什麼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但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這個反主流問題很難直接回答。換個角度思考會容易一些:什麼是大家都同意的事?德國哲學家尼采寫道:「瘋狂少見於個人,但在團體、政黨、國家和時代來說卻是常態。」如果能找出一個讓大眾產生妄想的看法,也就能找到隱藏在背後「反主流的事實」。

創新沒有絕對正確或必然的方法,有時候離經叛道也會成功。以下的方法可以參考但不一定要照做:循序漸進,保持精簡有彈性,面對競爭求取進步,專注在產品而非專注銷售,大膽冒險比無聊瑣碎好,壞計劃比沒計劃好,競爭市場賺不到錢,銷售與產品一樣重要。

最成功的企業會先占一個特定市場,然後擴展到相近的市場。成功的企業都有個類似的創業故事,他們都是由核心事業逐步向外擴展。

西洋棋棋王何塞.勞爾.卡柏布蘭卡(Jose Raul Capablanca)說:「要成功,首要工作就是必須先研究殘局。」

冪次法則(power law):個體的規模和其名次之間存在著冪次方的反比關係,R(x)=ax-b。其中,x為規模(如:人口、成績、營業額…),R(x)為其名次(第1名的規模最大),a為係數,b為冪次。冪次法則類似於80/20法則平均值意義並不大,重點是你有沒有抓到那個接近無限大的公司。

四大社會潮流已經剷除對秘密的信仰。一、漸進主義(循序漸進,不要偏離正軌,偏離是不好的。);二、避險(害怕出錯,所以不應該去挖掘秘密。);三、安於現狀;四、扁平化(別人比我更聰明,輪不到我尋找秘密。)這是創新之所以困難的地方,因為我們已經失去好奇心。

秘密可能就藏在最平凡的角落,每天都要做的事,每天都要走的路,都可能還有能創新的地方,閑置的私家車,酒店沒有租出去的房間,懶得出門買餐食…。

看完之後,我確定自己完全不符合創業家的特質。但是我已經沒有退路,只能繼續摸索著找到創業之路。

20230505

股票作手回憶錄



今天股市所發生的一切,以前都曾發生過,而且未來還會再度發生。

凡事都有兩面,但是股票市場只有一面,不是做多的一面,也不是放空的一面,而是正確的一面。

總部設在康乃狄克州的交易商保羅.都鐸.瓊斯(Paul Tudor Jones),他建議使用200天的平均線作為主要趨勢的支撐(看月K圖)。200天平均線很好用又簡單,如果股價或市場長期在移動平均線之上,那麼就持續抱住它,(用十日線MA10做參考)直到它跌至長期移動平均線之下才做賣出。反過來說,當十日線向上突破年線時,才應該買入。其它時間最好縮手不動。

在多頭市場你就應該作多,在空頭市場你就應該作空。

大錢不在股價的小幅波動裡,而是在主要趨勢的大波動裡,也就是說,不能光憑報價帶上的資訊來操作,而是必須評估整體市場的趨勢來進行操作。

在多頭市場裡,你必須買進並持有,直到你認為多頭市場即將結束為止。

當我放空股票時,每次加碼放空的價格,一定要比前一次低,而作多時則正好相反。一定在上漲時買進股票,絕對不在下跌時買進。我通常在下跌時買進,確實要等很久,但是這樣能確保賺錢。

不要認為股價太高而不能買進,也不要認為股價太低而不能賣出。但是,第一筆交易之後,除非真的有獲利,否則別再做第二筆交易。

如果你第一筆買進的股票是虧損的,那麼你不是進場太早就是做錯了,因此就不能再買,除非它上漲,證明你是對的。如果你第一筆買進的股票是獲利的,那麼他會建議你加碼,因為它的上漲符合你的預期。

將心思放在確定自己正在操作的市場是屬於多頭還是空頭,比其它什麼事情都重要。

在空頭市場展開之初,即使已經正確研判出市場即將下跌,最好還是等到確定行情沒有逆轉反撲再漲的危險時,再開始全力放空股票。問題就在這裏,如何確定行情不會逆轉?

股票第一次突破整數關卡,就得買進,不要在乎此時的股價正在創新高。隨著突破的整數關卡(例如100/200/300……)越來越高,漲幅會加大,漲勢會越加兇猛。我覺得即使是個位數的股票也一樣。

業內人士在瀕臨資金危機的時候,卻提高了股息,這是放空的信號。

交易關鍵原則:迅速認錯並接受損失,並任由獲利自行發展。

交易出現虧損時,就不該再增加持股。我通常會在某一個自認為合適的價格補倉,我不是完全投機者,大多數時間,我都是長期持有。


不要買進拒絕追隨同類股中領先股上漲的股票。

我希望你深刻記住,當你清楚地看到某類股開始行動時,就馬上進場去操作,但是不要採用同樣的方法操作其他類股,除非你清楚地看到其他類股也開始行動。耐心等待,直到其他類股也出現信號才能進場操作。這啥意思?

沒有實質資產的證券(blue skies,看得見摸不著)。

有時候股票會出現漲不動的現象,這就是賣出的時機。……此時,如果需要的話,我會充滿信心地用自己的錢買進,就像我買進其他股票一樣,一點都不會擔心害怕,因為這是最小阻力線。……只要價格的最小阻力線確立,我就順著它的趨勢操作。

當我的買進動作並沒有使股票上漲時,我就會停止買進,然後在下跌的過程中一路賣出。

大家必須永遠牢記股票交易的基本原則。當一支股票上漲時,根本不需要去解釋為什麼它會上漲,只要持續買進的動作一直存在,它就會繼續上漲。當股票持續上漲時,即使偶爾有小幅的自然回落,追高也是相當安全的。但是,如果一支股票經歷了長期穩步上漲後掉開始下跌,而且下跌過程中,只是偶爾有小反彈,那麼顯然該股票的最小阻力線,已經從向上變成向下了。


20230419

與時間有約



把心裏的時間表忘掉,計劃未來如果會讓妳覺得有罪惡感,那就不要訂定任何計畫。

妳應該遵循的是心裏那個羅盤,而不是掛在牆上的時鐘。

人必須不斷地自問:「目前最迫切要做的是什麼?我最大的本領和才華在什麼地方?」

經典之作《思考者》(As a Man Thinketh)作者艾倫(James Allen)曾說:「人永遠是由内而外,心境衍生出生命的情境,思想綻放出行為,結成個性與命運的果實。」

本章開始前要先請你花點時間想想下列問題:

  • 你「知道」在哪一方面如果持續有優異的表現,對個人生活會有積極的意義?
  • 你「知道」在哪一方面如果持續有優異的表現,對個人的專業或工作會有積極的意義?
  • 如果你知道做這些事具有積極的意義,現在為什麼還不做?

第四代時間管理有三個基本觀念,可以為我們提供答案的線索:

一、完成人生四大需求與能力
  • 滿足:愛(社會需求)、生活(物質需求)、學習(心理需求)與發揮影響力(精神需求),缺一不可,最終做到自我超越(涅槃)
二、「正北方」的自然原則
  • 追求永恆不變的真理,例如勤儉,互信,按部就班的成長,助人為快樂之本。
三、人類四種天賦潛力
  • 自覺,良知,創造力,獨立意志(行動力)。靜下心來傾聽自己的內心。
  • 先哲有言:人最重要的戰場是寂靜的靈魂暗室。
  • 培養謙虛受教和不斷學習的心態。

園藝之道。簡而言之,就是要找出最重要的花草,全力去栽培。每個關節都不能忽略,也就是将人生的圓滿建立在「重要性」的觀念架構上。

一週計劃表

步驟一:結合夢想和信念

夢想應該是使命和願景,信念即生活的目的與意義。檢討自己的信念時,除了探討生活的目的與意義(夢想),也要把重心移到角色和目標(行動)上。

當你開始為下週生活做安排時,第一步應探討你整個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唯有做整體性的探討才有意義。因此你思索的應該是整個人生,你在乎的是什麼?你的人生意義何在?要想得到答案,你必須先對下面問題有明確的期許:

  • 什麼是最重要的事?
  • 你的人生意義何在?
  • 你希望成為什麼或完成什麼?

如果現在你還沒有明確的個人信念,不妨透過下面的方法獲知究竟什麼事情對你最重要:

  • 列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三、四件事。
  • 想想你有什麼長期目標。
  • 想想看人生中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是什麼。
  • 想想看你最希望有什麼貢獻。
  • 重新思索你最希望得到的感受是什麼,是平和、信心、快樂、意義,還是有所貢獻。
  • 假設你只有六個月的壽命,想想看這個星期你要做些什麼。

好好思索下面問題,你就能了解個人信念的重要性:

  • 假如我對自己的原則、價值觀、終極目標有清楚的認識,這對我如何安排時間有什麼影響?
  • 如果我知道最重要的是什麼,我對生命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 如果我把人生的意義寫下來,對我有什麼價值?這會影響我如何安排時與精力的運用嗎?
  • 如果我每週檢討一遍這樣的書面信念,是否會影響我在一遇中所做的事?
  • 請花一點時間查看内在的羅盤,想想看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究竟是什。

步驟二、認清角色

例如我的角色有自己、父親、兒子、水晶店老闆、家長、照顧服務事業負責人。

步驟三、找出每個角色中的第二象限目標

傾聽自己的內心,找出每個角色的最重要目標。思考這些目標的結果和感受。

步驟四、建立一週的決策依據

安排自己的時間,先完成重要目標,然後再處理第一、三象限。

步驟五、在每一刻發揮誠信原則

步驟六、評估


一週建議目標:培養第二象限目標

  • 每遇擬定第二象限時間管理表來培養豐富的內在生命,在内心培育一個靜謐的角落,供你與内在的羅盤對話。
  • 找個可以安靜修養的地方,寫下個人信念宣言。
  • 安排時間評估、修改你目前的信念。
  • 牢記自己的信念。
  • 設立每天的「磨亮利器」目標,想像你實踐信念的情形。
  • 每週開始做計畫前先檢討你的信念。
  • 每天記錄信念如何影響你的各項經驗、抉擇與決定。
  • 閱讀古往今來别人的信念,看看這對他們與社會造成什麼影響。
  • 幫助子女及周遭的人創造他們的信念,幫助他們培養理想。

對未來的熱切期許:因眼光的長遠、本身的需求與天賦,超越時間的質與量的限制,從而蘊蓄一股深遠的生命力。不懂!

這裏所说的信念,是指因了解自己獨特的目標而感覺生命如一場令人興奮的探險,並且會因為實現這目標而得到深深的滿足。

每個角色都應以信念為基礎,並努力維持各個角色的均衡。

設定目標的關鍵在於符合自然原則,同時能充分發揮四種天賦。

要發揮良知的力量,最好的方法是問自己三個問題:目標的內容是什麼?動機是什麼?如何才能達成?

符合原則的目標的三要素:內容、動機、手段。

依據自然原則訂定目標時,如果能做到下列三點是最理想的:

一、訂定「内容性」的目標;
二、列出「可能」項目;
三、訂定一週目標。

所謂「內容性」的目標,是指長期的廣闊的,例如得到富足的生活。

所謂「可能」項目,是指突然萌生的構想,但還沒有確切的目標,把它寫下來,供未來參考,以避免干擾目前的工作。

在所有影響抉擇的因素中,唯有良知永遠引領我們往正北方(符合道),導引我們找到圆滿的人生。

人不同於在野外生存的動物,不需要遇到刺激就立即反應,在做出反應前,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用自己的良知來思考怎麼做。

也就是說你的疑問必須發自良知,不是為了滿足好奇,(也不是為了臭屁,)而是爲了使行為符合内在的智慧。

愛默森(Emerson)曾說:「有毅力則事易成,不是因為事情變得容易,而是因為我們的能力提高了。」只要我們學習提出有意義的疑問聆聽良知的指示而不敷衍,勇敢地實踐,必然更能過著合乎自然原則的生活。(這也是做決策的步驟)

物質層次的利器,多運動、注意飲食、充分休息、避免有害的物質、定期健康檢查,也就是保持健康。

心理層次的利器是整體觀(也就是縱觀全局的能力)。

精神層次的利器要能日新又新,便須找出生活的意義與超越自我的目的感。可以透過冥想、祈禱、服務、看書、經常檢討自己的信念等等方式進行更新。

社會層次的利器是良知和誠信。

我們這個家有個信念,便是努力創造一個培養信心、秩序、信任、愛、快樂的環境,並且為每一位成員提供充分的機會,成為肯負責的獨立個體,並能融恰地與他人合作協調,為社會人群服務。

遵循良知,對他人做出貢獻,心靈才能得到平靜。《大學》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每個突破都是割捨舊習性才達成的。

甘地說:「我們想要世界變成什麼樣子,自己就得先變成什麼樣子。」

愛默森說:「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给你平静;沒有什麼東西能给你平静,除非你的原則得到勝利。」

20230304

行動致富



正確思考,好好生活。

十七項成功法則

1.Definiteness of Purpose ( 設定明確的目標 )
2. Mastermind Alliance (建立智囊聯盟)
智囊聯盟包括了兩個或以上的志同道合者,大家向著共同目標進發,成功路上必須有人陪伴。
3. Applied Faith (實踐信念)
反覆思考自己的目標或計劃,強烈渴望能達成,於是在心中形成願景,經常把思緒聚焦在願景圖像上。
4. Going the Extra Mile (加倍努力)
當加倍努力的時候,必定可以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5. Pleasing Personality (愉快的個性)
個性是一個人的智力、意志、外表特性及習慣的總和,令個人及其他人得以區分,是決定一個人是否討喜或不討喜的最重要因素。
6. Personal Initiative (自我驅動)
自我驅動是,個人完成自己目標的力量,也是所有行動得以進行的力量。一個人在擁有獨立思考及有獨立行動的勇氣之前,是不會達到自由的。
7. Positive Mental Attitude (正面態度)
正面的態度是在任何時候都要有正面的思考形式,只要思考正面,成功可以引來更多的成功,失敗即會引來更多失敗。
8. Enthusiasm (充滿熱情) 
9. Self-Discipline (自律)
不能自律的人,是注定不會成功的。
10. Accurate Thinking (正確的思考)
11. Controlled Attention (專心致志)
專心致志是達成所有人類努力的關鍵,因為專心可以令一個人統一方向,去向一個既定的目標進發。
12. Teamwork (團隊合作)
13. Adversity & Defeat(記取失敗教訓)
14 Creative Vision (創新思維)
15. Health (健康)
16. Budgeting Time & Money (精打細算時間和金錢)
17.Habits (良好習慣)

另一個網絡上常見的版本

1.積極的心態
√2.明確的目標
√3.正確的思考方法
4.高度的自制力
5.多走些路
6.培養領導才能
7.建立自信心
8.迷人的個性
√9.創新致勝
√10.充滿熱忱
11.專心致志
√12.富有合作精神
13.永保進取心
√14.正確地看待失敗
√15.合理地安排時間與金錢
√16.保持身心健康
√17.養成良好的習慣

心中無時無刻保持正念,想發財也行。

人類最大的敵人,其實是內心的恐懼。

要得到力量,只需要信念。信念源自於目標、計劃和行動。

每一次的人生逆境中,都能找到一個相對應的機會種子。

人生唯一的阻礙,是我們因為缺乏信念,而對自己設下的種種限制。

決定人生成敗的關鍵,正是我們與他人的互動關係。

人生的一切成就,都源自一個能幫助自我培養「成功思維」的計畫。

換句話說,一個人想要成功,必須好好發展自我,向自我不斷灌輸理想目標,並排除心中各種限制與不必要的能量耗散。

開始運用成功法則的第一步,便是發展個人的自我。可透過「自我暗示」(autosuggestion,或自我催眠),要樂觀、熱忱、目標、抱負與計劃。

只有發展健全的自我,才能催生出實踐信念,幫助心智善用信念的力量,激勵個人採取行動、追求成功。

愛迪生說道:「我自己有一套理論,不過我已經驗證過許多次,所以也許已經不再只是理論,只是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法說服你。我認為所有知識都以能量的形式存在,也是宇宙能量『乙太』的一部分。要接觸這個更高層級的知識來源只有一個方法:運用意志力與信念,持續集中注意力,將自己的意念投射到宇宙間,直到這些意念的振動頻率與這個更高層級的來源連結,便能取宇宙間的一切知識。」

卡內基說做人要有不用他人要求,也會加倍努力的習慣。

《登山寶訓》:「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我想給你一個忠告:永遠保持謙卑。別被自己的名氣沖昏頭。將這份工作視為值得感恩的殊榮,而不是用來誇耀的成就。千萬要記得《聖經》裡的智慧之語:「世人之中最偉大者,自應秉持僕人之心,服務眾人。」

事前先規劃,做事照計劃。

我寫的,都是我沒有做到的,其它人看看就好。

20230225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第一次聽說芒格買阿里巴巴,我糊里糊塗的就跟著買,因為我買的比他便宜,然後又叫老婆買,到現在半年了,勉強不虧。說真的,買股票千萬不要道聽途說而不做功課。結果,在書中也是這樣說的,呵呵。

almanack,意思是曆書,可以想象成類似農民曆的書刊,所以大陸的翻譯就變成《窮查理寶典》,我個人覺得台灣的翻譯比較貼切。

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

~Albert Einstein (1879 - 1955)

作者效仿Benjamin Franklin的《Pool Richard's Almanack》作書名,有很多種寓意。我所知道的是當年富蘭克林用窮理查作筆名,為的是不讓他哥哥阻攔。內容也類似《Pool Richard's Almanack》,

一位從不人云亦云、具備極強邏輯推理能力的合夥人,是你所能擁有的最佳機制之一。

——巴菲特

所謂的投資,其實就是賭,因為即使是賭,我們也會先看看哪裏贏面大,所以,雖然不能保證投資穩賺不賠,還是要有足夠的知識,去發現好的投資標的,也就是說,長期來看,這種投資是會產生價值的。但是最終我們還是會發現,即便有足夠的知識,充分的分析,決定是否投資其實只是憑感覺。

資產負債表中,所謂的資產有可能高估或變成負債,例如品牌價值、應收賬款、庫存等;相反的,所謂的負債也有可能應該視為資產,例如保險。

芒格的投資原則:股價合理的卓越企業,勝過股價便宜的平庸企業。

查理蒙格的投資原則檢查清單

風險:所有投資評估應該從風險評估開始
1.估算適當的安全邊際
2.避免和道德有問題的人交易
3.堅持為可見的風險要求合理的補償
4.永遠記住通貨膨脹和利率的風險
5.避免犯下大錯;避免資金持續虧損
獨立:「唯有在童話中,國王才會被告知自己沒有穿衣服」
1.客觀和理性的態度需要獨立思考能力
2.記住,你的對錯,並不取決於別人同意或反對——唯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斷是否正確
3.隨波逐流只會讓你往平均值靠近(只能獲得中等的績效)
準備:「唯一的獲勝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並希望擁有一點洞見」
1.透過廣泛閱讀把自己培養成終生自學者;培養好奇心,努力使自己每天更聰明一點點
2.比求勝的意願更重要的是做好準備的意願
3.熟練掌握各大學科的思維模型
4.如果想變得聰明,你必須不停追問「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謙虛: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端
1.只在自己明確界定的能力圈內行事
2.辨識和查核否定性證據
3.抗拒追求「虛偽的精確」和「錯誤的確定」的欲望
4.最重要的是,別愚弄自己,而且要記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嚴格分析:運用科學方法和有效的檢查清單,能把錯誤和疏忽減到最少
1.區分價值/價格、進展/行動、財富/規模的不同
2.記住淺顯的,勝於掌握深奧的
3.做一個商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經濟學或證券分析師
4.考慮總體的風險和效益,永遠關注第二層或更高層次的潛在影響
5.要往前想也要往後想;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配置:正確配置資金是投資人最重要的工作
1.記住,最佳用途總是從次佳用途比較出來的(機會成本)
2.好點子得來不易;當時機對你有利時,要狠狠下注
3.別「愛上」投資項目;要視情況而定,伺機而動
耐心:克制天生好動的傾向
1.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愛因斯坦),不到必要的時候,別去打斷它
2.避免多餘的交易稅和摩擦成本,永遠別為了行動而行動
3.幸運降臨時要保持頭腦清醒
4.享受結果,也享受過程,因為你活在過程當中
決心:當合適的時機出現,要果斷採取行動
1.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2.機會不會常來敲門,所以當機會來臨時,抓住機會
3.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人;投資就是這樣的遊戲
改變:適應變化並接受不可避免的複雜性
1.認清並適應你所處世界的本質,別指望世界來適應你
2.不斷挑戰和主動地修正「最愛的觀念」
3.正視現實,即使你並不喜歡;尤其是在你不喜歡現實的時候
專注:別把事情搞複雜,記住你原來要做的事
1.記住,聲譽和誠信是最有價值的資產:而且可能在瞬間化為烏有
2.避免妄自尊大和生出厭倦無聊的情緒
3.不要見樹不見林 
4.務必排除不必要的資訊干擾 
5.面對大問題,別當鴕鳥

軟科學(soft science),指社會科學。

領導者很重要,但是企業的成長潛力更重要。

看樣子,芒格也是認為ROE要15%以上比較好,他指的是投資報酬率。發現這樣的企業,而且價格公道,買進,然後放著。

人類的大腦需要理由才更能理解事情。你們應該把現實置於合理的理論架構中,唯有如此才能成為有效的思考者。


芒格的治學精神和方法

一、依照深淺將各個學門排序並依序應用。
二、不管喜歡與否都須熟練掌握,經常應用這四門(數學、物理、化學、工程學)基礎學科的精華內容,並且更關注於比你所學領域更基礎的學科。
三、在吸收不同領域的知識時,要弄清楚那些知識是怎麼來的,而且不要背離「經濟原則」:盡可能先透過自己或其他學科的基本原理,來解釋你遇到的現象。
四、如果第三步並沒有對現象解提供有用的新觀點,你可以透過提出假設和進行驗證,確立新的原理,就像舊的原理創建的方式一樣。但不能使用任何與舊原理衝突的新原理,除非你們能夠證明舊原理是錯誤的。


股價波動不是衡量風險的尺度。

以所得稅支出來看企業的獲利,其真實性遠高於「利潤」項。

遇到問題要進行正向思考和逆向思考。運用簡單、基礎、跨學科的方法處理。

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它。反過來說,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必須擁有跨領域的態度,讓許多知識在腦中形成一個思維框架。

謝畢科效應:假如社會整體風氣敗壞,許多人因而從中不合理的獲利,而你要是對此提出警告,他們就會群情反對你,變成你危險的敵人,因為大家都這樣做,所以不覺有錯。

祖母規矩:強迫自己先完成不喜歡卻重要的任務,再以處理喜歡的任務做為獎勵。

巴菲特:驅動這個世界的不是貪婪,而是妒忌。

要價值投資,而不是價格投資。價值代表股價合理且企業具備成長性;價格代表股價低於其價值,但是企業缺乏前景等因素。

20230127

普通人的財富自由之道:從思維到方法,一人創業大神帶你打造致富腦



原則一你通往非凡成功的平凡之道源自於一個理想,一個遠大理想。

夢想需要熱忱和專業。把自己的熱忱和專業寫出來!

《精準學習》提到:「靜靜的寫下所有想做的事,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興趣。」

不要立志做成功的人,但是要極力做有價值的人。——愛因斯坦

原則二定義出一個服務不足的利基市場,盡你所能去填補這個空白。

約翰.李.杜馬斯(John Lee Dumas):當你試圖與所有人產生共鳴時,就無法與任何人產生共鳴。

羅伯特.科力爾:時時參與顧客腦海中已經發生的對話。

定義出利基市場,這是我一直在思考卻還沒解決的問題啊!

把自己當顧客,對啓發自己的事物進行分析,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原則三你的化身是指引旅程的北極星。

什麼樣的人是我的完美顧客?在做決定時,把他的最大利益放在第一位。

化身可以有很多個,每一個化身都針對一個利基市場。

原則四你的平台就是你與世界分享訊息的方法。

傳播的平台除了廣告,還有blog、音訊、vlog等等,搭建平台需要人脈、關係、追隨者。

原則五你當前最理想的導師就是你一年後想成為的人。

一年後,我想創造出什麼?那時候我的生活是怎樣?有多少收入?符合這些需求的人,就是最理想的導師。那麼,我現在在做什麼?


你現階段花最多時間相處的五個人平均起來成為當下的你。——吉姆.羅恩(Jim Rohn)

這意思是要主動加入或組建高質量團隊,讓周圍的人幫助我提升。

這本書我只讀到6.加入或打造智囊團,不敢再讀下去了。前面都沒做到,後面讀了也沒用,這是參考《精準學習》的。好好思考今天讀到的內容吧!完成讀到的內容,我一定會回來讀這本書的!




20230122

幸運,你可以學會的能力

 


歐普拉的幸運法則:視覺化和自我肯定

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威斯曼(Richard Wiseman)發現,具有「高度外向」、「高度開放」、「低度情緒不穩定」這三種特質的人比較有機會碰上好運。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讓運氣變好:保持積極主動。想要好運,可不能只做表面功夫,你要真正地認真生活。你得試為自己求機會,畢竟若你不尋求機會,機會是不會無端落在你身上的。

韋斯曼提出了四大因素:

  1. 開放的心態。
  2. 聽從直覺且不要想太多。
  3. 對未來抱持正向期待。
  4. 用正向角度看待負面情況,讓厄運變成好運。

馬克思.岡瑟(Max Gunther)提出十三種使人發現並善加利用人生好運的技術:

  1. 好運和規劃截然不同。
  2. 找到人事物高速流動的地方。
  3. 具備評估與承擔風險的能力。
  4. 適時收手,減少損失。
  5. 擁有選擇運氣的能力。
  6. 繞遠路走,才有意外發現。
  7. 超自然信仰帶來的決策幸運。
  8. 些許悲觀,預見最壞情況。
  9. 多聽少說,得到更多。
  10. 只是隨機事件,而非教訓。
  11. 接受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12. 樂於忙碌,運氣自然會來。
  13. 命定夥伴能帶來改變契機。

作者顯然沒有讀完《吸引力法則》,只知道《吸引力法則》的要求、相信、接受,卻不說《吸引力法則》提到的願景板、意志力。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作者是相信正能量的。沒錯,心態好,好運來了,才能抓住。

20230120

精準學習



我們知道的,只是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了。

看到像李叫獸、成甲這樣的年輕人,我真的很無顏苟活於世。但是,既然我已經啓蒙了,雖然年紀大了,只要還活著,就應該努力,好好的活著。

真正高效的學習,其實是知識融會貫通的結果。

我為了什麼而做?這樣做是對的嗎?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五個為什麼」和「三思而行」都是在反思。

人家那麽年輕就覺醒了,我到現在才啓蒙。

每日反思的八個習慣

  1. 積極處世:我們有選擇的自由
    • 越是在逆境的時候越需要積極
    • 只有了解事實才有真正的積極
    •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2. 以終為始:先有目標後有行動
    • 要讓自己看到目標實現的樣子,要談論目標最終的樣子
    • 蓋棺論定
  3. 要事第一:管理重要性而非時間
    • 保持思考想要取得的目標,才能知道什麼重要
    • 學會拒絕才有時間做要事
    • 拖延或者委託不重要的事情
    • 終身學習,進德修業。
  4. 雙贏思維:人生不是零和遊戲
    • 只有坦誠,才能建立雙贏的基礎——信任
    • 不被自己的觀點和直覺反應控制,才能耐心地理解對方
    • 雙赢的前提是信任,信任的前提是溝通事實、描述願景,共同為目標努力
  5. 知己解彼:先理解別人再爭取別人理解自己
    • 只有自己先有空杯心態,,懸掛假設,才能增進理解。
    • 換位思考。
  6. 統合綜效:尋求第三種選擇
    • 讓別人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共同找到解決方案。
    • 發散思維。
  7. 不斷更新「刻意練習」
    • 理論對我的啓迪就是要用新的方法訓練自己、培養團隊。
  8. 請教達人,知識遷移
    • 舉一反三,就是學習、記錄、思考、實踐、反思、總結、連結、實踐的過程。

元認知是對我們思考過程的思考。

刻意練習,就是提升元認知能力的過程。練習在不同場景、時間,重複應用同一個臨界知識。

臨界知識是思考的工具。

查理.蒙格的觀點:「你必須依靠模型組成的框架來安排你的經驗。」這裡說的「模型」,就是臨界知識,「框架」就是把臨界知識整合起來的認知方式。

刻意練習的關鍵是改變我們的思考過程。

靜靜的寫下所有想做的事,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興趣。

我必須讓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慾望。

這個世界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理解事物最重要的方式是對事物之間的關係進行思考。


20230110

26堂致富心態校準課




藉口只是失敗者的謊言。

這個世界公平的事件之一,不努力的人肯定是失敗者。

按目前最低工資標準是25250,每一天的收入必須高於1148。

我的目標年收入是六億,一年工作二百二十天,所以日收入2727272。每天工作八小時,所以每小時收入340909。為了保障收入穩定,則需乘以三倍,這個魔法數字是1022727。此後時刻問自己:我現在做的這件事,真的值魔法數字嗎?

作者建議學習的網絡高收入技能:

  • 文案撰稿
  • 成交技巧

駱鋒語錄#67每個問題都能改造成一項商品。


20230101

隨機騙局



按書名原文,應該翻譯成《隨機漫步的傻瓜》比較妥當,不過,隨便啦!

除了對風險的認知這類問題,風險偵測和風險規避都不是由大腦的「思維」部分調節,而是在很大的程度內由情緒的部分調節(「感覺到的風險」理論)。

啄序(Pecking order):指群居動物通過爭鬥取得社群地位的階層化及支配等級,最早由挪威的動物學家埃貝(Thorleif Schjelderup-Ebbe)觀察雞群行為所發現並命名,並在1927年引入英文文獻。在雞群中,社會等級高的有進食優先權,若有地位較低違反此原則,將會被啄咬警告,因此被稱為啄序。

或然(stochastic)等同於隨機(random),不同於等機率(equiprobable)。

太密集注意隨機性的人會被燒傷,也增加情緒上的赤字(心情更不好)

股票漲不漲不重要,重要的是漲多少。

學習會有很長時間看不到成果,長到別人都以為這個人就是個書呆子,連自己也開始懷疑,直到忘了每過一天,看見成果的機率就多一些。

我知道的,大部分人也知道,所以參考過去的路徑評估未來,大家如果都這麽做,那麼過去的路徑就會被抹除。

蘇格蘭哲學家休謨在他寫的《人性論》(Treatise  on Human Nature)中,以下述方式探討這個問題(十九世紀的英国哲學家與經濟學家約翰・史都華・穆勒(John Stuart Mill)改以現在非常有名的黑天鵝問題一詞稱之):看到白天鵝的次數再怎麼多,我們也沒辦法推論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但是只要看到一隻黑天鵝,就足以推翻那個結論。

面對市場,可以確定的是:

  • 沒發生過的,不代表不會發生。
  • 如果以前有遇到很糟糕的狀況,那不是最糟糕的。
  • 用統計學和歸納法積極下注。
  • 預留犯錯的空間。
  • 專家不可信,因為他會自己騙自己。
  • 「過去表現好,未來表現也會好。」不適用於證券市場,包括人。
  • 市場的波動是隨機的,但是市場的歷史會一再重複。
  • 樂觀容易失敗,謹慎卻難發財。
  • ……

當一件大事發生時,你經常聽到「以前不曾發生」這樣的話,好像過去的歷史沒見過這件事,它才令人驚訝似的。那麼,為什麼我們認為在我們自己的過去發生的最糟糕事情,是可能發生的最糟糕事情?如果令你驚訝的過去,不像它之前的過去(我稱之為過去的過去),為什麼我們的未來會像我們的過去呢?

卡爾.巴柏:知識和發現,在處理我們已知的事物上,沒有比處理我們不知道的事物重要。

卡爾.巴柏:這些人持有大膽的觀念,卻大力批判自己的觀念;他們試著先發現自己的觀念是否可能不對,以判斷自己的觀念是否正確。他們大膽推測,然後非常努力設法駁斥自己的推測。

我們傾向於將所有可能的隨機歴史中實現的一個 ,誤當成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而忘了還有其他的可能性。概括而言,存活者偏差的意思是說,表現最好的一個能見度最高。為什麼?因為輸家並沒有現身。

沒有證據(absence of evidence)與證據顯示沒有(evidence of absence),第二個翻譯,查股溝是「缺席的證據」,所以不能怪我看不懂。

歸因偏誤是指你將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卻將失敗歸因於随機性。啊,凡人皆如此,吾亦若是。

我承認,我並不懂第二部的內容,我也許真的不如打字機前的猴子。不過,如果生命中遇到某件事的機率是非線性的,那麼將來有一天,我可以達成我的目標,實現我的夢想。

最後我想說,讀不懂也沒關係,就當自己是隨機漫步的傻瓜,也可能有好的結果,就像商人和漁夫的故事。

黛波拉・班奈特(Deborah Bennett)《識破話中玄機

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審判》(The Trial)

達馬西奧(Antonio Damasio) 《笛卡兒的錯誤》(Descartes' Error)

勒杜(Joseph LeDoux)《情緒腦》(Emotional Brain)


萬萬沒想到和人類誤判心理學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他的演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中,提到了24或25種常見的人性傾向,這些傾向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蒙格認為,了解這些人類固有的心理偏誤,能幫助我們在投資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