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0

精準學習



我們知道的,只是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了。

看到像李叫獸、成甲這樣的年輕人,我真的很無顏苟活於世。但是,既然我已經啓蒙了,雖然年紀大了,只要還活著,就應該努力,好好的活著。

真正高效的學習,其實是知識融會貫通的結果。

我為了什麼而做?這樣做是對的嗎?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五個為什麼」和「三思而行」都是在反思。

人家那麽年輕就覺醒了,我到現在才啓蒙。

每日反思的八個習慣

  1. 積極處世:我們有選擇的自由
    • 越是在逆境的時候越需要積極
    • 只有了解事實才有真正的積極
    •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2. 以終為始:先有目標後有行動
    • 要讓自己看到目標實現的樣子,要談論目標最終的樣子
    • 蓋棺論定
  3. 要事第一:管理重要性而非時間
    • 保持思考想要取得的目標,才能知道什麼重要
    • 學會拒絕才有時間做要事
    • 拖延或者委託不重要的事情
    • 終身學習,進德修業。
  4. 雙贏思維:人生不是零和遊戲
    • 只有坦誠,才能建立雙贏的基礎——信任
    • 不被自己的觀點和直覺反應控制,才能耐心地理解對方
    • 雙赢的前提是信任,信任的前提是溝通事實、描述願景,共同為目標努力
  5. 知己解彼:先理解別人再爭取別人理解自己
    • 只有自己先有空杯心態,,懸掛假設,才能增進理解。
    • 換位思考。
  6. 統合綜效:尋求第三種選擇
    • 讓別人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共同找到解決方案。
    • 發散思維。
  7. 不斷更新「刻意練習」
    • 理論對我的啓迪就是要用新的方法訓練自己、培養團隊。
  8. 請教達人,知識遷移
    • 舉一反三,就是學習、記錄、思考、實踐、反思、總結、連結、實踐的過程。

元認知是對我們思考過程的思考。

刻意練習,就是提升元認知能力的過程。練習在不同場景、時間,重複應用同一個臨界知識。

臨界知識是思考的工具。

查理.蒙格的觀點:「你必須依靠模型組成的框架來安排你的經驗。」這裡說的「模型」,就是臨界知識,「框架」就是把臨界知識整合起來的認知方式。

刻意練習的關鍵是改變我們的思考過程。

靜靜的寫下所有想做的事,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興趣。

我必須讓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慾望。

這個世界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理解事物最重要的方式是對事物之間的關係進行思考。


沒有留言:

萬萬沒想到和人類誤判心理學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他的演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中,提到了24或25種常見的人性傾向,這些傾向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蒙格認為,了解這些人類固有的心理偏誤,能幫助我們在投資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