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3

富爸爸有錢有理


越南禪師釋一行:道路本身即是目的地。換句話說,在生活中找到前進的道路,就等於找到了人生目標。

找到你的人生路,是指找出你來到人世能做些什麼。人生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你能夠獲得此生?而你又能回饋些什麼?

要發展完整的一個人,我們的教育必須囊括心智、生理、情感,以及精神。

有空要參加房地產、個人發展、理財課程。



我覺得除了這些象限,還有一種,就是無業,或是打零工的人,沒有穩定的工作,連勞健保、吃住都有問題。

賺錢需要一個夢想,快速學習的決心,以及正確使用天賦的能力和辨別收入來自現金流象限哪一部分的能力。

學富爸爸強調,作為偉大的領導者,我們首先必須是偉大的傾聽者。如果你沒有聽清楚別人的言語,將無法感受到他們的靈魂,如果你沒有感受到靈魂,那麼永遠也不會知道你在跟誰交談。

因為在一個人所選擇言語的背後,表現出這個人的基本價值觀,和與他人的關鍵性差異。

財務IQ不是你賺了多少錢,而是你保有多少錢,錢為你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你的錢能維持幾代。

小心接受別人的建議。雖然你必須保持思想開放,但是你一定要先清楚,,這條建議是來自哪個象限。

我的儲蓄對我來說是資產,對銀行來說是負債,但是銀行卻可以把負債借出去賺錢,實際上銀行最多保留我的儲蓄的10%,其它90%,銀行會把那些錢變成十倍借出去。

你的利潤是在你購買時,而不是賣出時產生的。

如果你不能證明某件事是事實,那麼它就只是一個建議。

金錢事實上是一個概念,用大腦觀察它,比用眼睛觀察更清楚。學習金錢遊戲和玩法,是通向財務自由過程中的重要部分,而更重要的是,你需要成為現金流象限右邊的那種人。

邱吉爾曾說:「我個人時時刻刻準備學習,但是我並非隨時都樂意接受教導。」

約翰.厄普代克說:「那些建國先賢以他們的智慧,認為孩子們對父母造成異常壓力,因此提供了名為學校的監牢,並施以名為教育的折磨。」

諾曼・道格拉斯說:「教育是由國家主導,複製應聲蟲的方式。」

H.L・孟肯說:「我認為學生時代是人一生中最不快樂的時光。那些日子充满了無趣又晦澀難解的功課,全新又令人不快的教條,並且有違常識與基本禮儀。」

伽利略說:「你不能教會一個人任何東西,你只能幫他找到做事的方法。」

馬克・吐溫說:「我從來不讓學校干涉我對自己的教育。」

我是花錢冒險的人,還是為賺錢而冒險的人?

當有人問我「要從象限左側轉到右側,必須做什麼」時,我的回答通常是,「關鍵不是你要做什麼,而是你思考怎麼做,以實現你希望的改變。也就是說,為了去做需要被做的事情,你首先需要成為誰。」

『跟上喬納斯』(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在物質生活方面)與朋友(或鄰居)比較,就是攀比心理

「要想做個成功的投資者或企業主,你必須在情感上冷靜看待輸贏,賺錢和賠錢只是遊戲的一部分。」

「你任何时候都能停止,那麼為什麼要現在停下來呢?」

「偉人經常犯錯,經常摔倒,但蚯蚓不會。因為,牠們做的事情就是挖洞和爬行。」

羅勃特.海爾布魯諾《俗世哲学家》(The  Worldly Philosophers)

愛德華特.葛萊芬(G. Edward Griffin)《從哲基爾島來的傢伙》(The Creature fom Jekyll Island)

保羅・皮爾澤(Paul Pilzer)《點石成金》(Unlimited Wealth)

詹姆士・戴爾・戴維森(James Dale Davidson)《最重要的人物》(The Sovereign Individual)

羅勃特·普雷克特(Robert Prechter)《幸運時刻》(The Crest of the Wave)

亨利.登特(Harty Dent)的《2010大崩壞》(The Great Depression Ahead)

了解法律和市場,對於財務成功是至關重要的,財富的巨大轉移通常發生在法律和市變化時。因此,如果你想讓這些變化為你工作,而不是針對你,小心警惕是很重要的。

艾瑞·霍夫(Eric Hoffer):在變化的時代,發現他

們自己已被很好的武裝,以面對一個不存在的世界。

請記住,每個人的財務狀況都不同,因此我始終建議:

1.尋找你能發現最好的職業和財務建議。例如,C型企業可能在一些事例中很有效,但並不在所有情況下都有效。甚至在象限右側,有時一個S型企業也很適合。

2.為富人、窮人和中產階級服務的顧問不同,就像有分別為象限右側和左側的人服務的顧問一樣。還要考慮尋求那些成功人士建議。

3.不要因為稅收緣故進行商業或投資活動。稅收漏洞是按照政府要求的方式做事的一種額外獎勵,它應該是一種獎金,而不是理由。

如何成為成功的B和I

初級步驟-——一步一腳印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始於一小步。

行動總是勝過不行動。

我們透過犯錯學會走路,騎車,開車。

出身貧寒的人如何致富:

1.他們持有長期的展望和计畫。

2.他們相信延遲享樂。

3.他們以有利於自己的方式運用複利力量。

寫下目標,然後先完成小目標,定期達成小目標,然後慢慢往大目標前進。

買這個,它會是資產嗎?

第一步:是時候考慮你自己的事了

第二步:控制你的現金流

富爸爸說:好債務就是由別人替你支付債務,壞債務就是你用自己的血汗錢支付。因此他喜歡可供租用的資產,他也鼓勵我去購買可供出租的資産,因為「銀行給你貸款,但是房客會替你償還。」

快車道,就是儘可能購買資產,無壞債。

現金流應來自B和I,所以每次收入應取出固定份額儲存,以備購買資產。

第三步:了解風險和有風險之間的區別

商業和投資沒有風險,沒有知識才有風險。同樣,被誤導是有風險的,依賴於穩定安全的工作,將是這類人要冒的最大風險;買資産沒有風險,購買被告知是資産的負債就有風險;考慮自己的事業沒有風險,,考慮其他人的事業,並支付就有風險。

第四步:決定你想成為哪種類型的投資者

小規模的開始並學會解決問题。當你变變得更善於解決問題時,,最後將獲得巨大的財富。

想更快實現富裕,就要學習作為企業主和投資者所需要的技能,尋找並解決更大的問題。因為在大問題當中,有巨大的金融機會。

第五步:尋找導師

第六步:將失望轉化成力量

富爸爸教我如何處理情感上的失望。他經常說,「世界上靠自我奮鬥致富的人只有少少幾位,這是因為很少人能忍受失望。大多數人不是學會面對失望,而是終其一生去逃避。」

他還說,「不要逃避失望,而要面對它。失望是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正如我們從自己的錯誤中學到東西一樣,我們在失望中證實自己。」

第七步:信心的力量

結論:你的工作是讓自己變得更富有


20211126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你的收入,只能增加到你最願意做到的程度!

如果你想改變果實,你首先必須改變它的根;如果你想改變看得見的東西,你必須先改變你所看不見的東西。

古老諺語:「你聽到了,會忘掉;你看到了,會記得;你去做了,會了解。」

想法產生感覺,

感覺產生行動,

行動產生結果。

第一個改變步驟:修改語言程式

一、察覺:寫下你小時候聽過的所有描述金錢、財富和有錢人的話語。

二、理解:寫下你認為這些說法如何影響你的財務生活。

三、畫清界線:你有沒有看出來,那些關於金錢的想法只代表了你所學的东西,不是你自己的想法,也不是現在的你?你能不能看出來,你現在的所有選擇都可以改變?

四、提出宣言:把手放在你的心上,說出以下這句話:

「我所聽到的關於金錢的看法,不見得都是真實的。我要選擇新的思考方式,讓它幫助我得到快樂和成功。」

第二個改變的步驟:你在模仿誰

察覺:想一想父母處理金錢的方式和習慣是如何,你跟他們有哪些地方是完全一樣的?哪些是完全不一樣的地方?把這些寫下來。

理解:這個模仿步驟如何改變你財務生活?把它寫下來。

劃清界線::你明白這個方式只是你後天學習的,並不是你自己本有的嗎?你明白現在你有權力選擇改變嗎?

提出宣言:把你的手放在心上,大聲說:

「我所模仿的金錢觀念是他們的。我現在要選擇自己的方式。」

然後,摸著頭說:

「這是有錢人的腦袋!」

第三個改變的步驟:特殊事件的影響

坐下來,回想你們關於金錢的記憶。

接著,討論你想要一起得到什麼?

察覺:你小时候曾經遇到哪些與錢有關的事,在情緒上或情感上造成了重大反應?

理解:道個事件如何影響了你目前的財務生活?把它寫下來。

劃清界線:你知不知道,這種生活方式只是你後天學習來的,並不是原本的你?你知道你現在可以選擇改它嗎?

提出宣言:把你的手放在心上說:

「我要放開我以前那些沒有正面意義的金錢經驗,我要創造新的富裕的未來。」

接著,摸著你的頭說:

「這是有錢人的腦袋!」

保持自覺,就是可以時時觀看自己的想法和行動 ,好讓你能夠做出自己眞心想要的抉擇,而不是被過去設定所操控。

選擇那些會鼓勵你獲得幸福和成就的思考方式,而捨棄那些不能支持你獲得幸福的思考方式。

財富檔案1

有錢人相信:「我創造我的人生。」

窮人相信:「人生發生在我身上。」

不責怪,不找理由,不抱怨。

在每一天臨睡前寫下一件你今天進行得很順利的事以及一件不順利的事。然後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如何創造出這兩種情況的?」如果事情牽涉到別人,就問自己:「造成這兩種情況的原因中,我扮演了什麼角色?」這個練習可以讓你為自己負責,並且讓你發現哪些策略對你有益,哪一些卻沒有。

財富檔案2

有錢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贏。

窮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不要輸。

我現在月入五千萬。

看菜單的左邊是快樂和自信。

財富檔案3

有錢人努力讓自己有錢。

窮人一直想著要變有錢。

寫下一段話,說明你為什麼認為創造財富對你是一件重要的事。請寫出具體的細節。

與一個支持你的朋友或家人見面,告訴他,你要喚起心中那股愿意做出承諾的力量,讓這股力量幫助你創造成功。把手放在你的心上,看著對方眼睛,說出以下宣言:

「我___(名字),在此宣示,我要成為大富翁,預計於(日期)以前達成。」

然後,要你的夥伴對你說:「我相信你。」

然後你說:「謝謝你。」

對照你在許下承諾之前和做出承諾之後的心情。如果你覺得自由,那麼你就上路了。如果你覺得有一點恐懼,那麼你也上路了。如果你連做這個也懶,那麼你還處在「不願意付出所需付出的一切」的狀態,或是「我不需要做這種怪事」的狀態裡;不管你是哪一種狀態,我都要提醒你:就是你那種方式把你自己帶到今天這個處境。

財富檔案4

有錢人想得很大。

窮人想得很小。

你的收入,與市場認為的你所產出的價值成正比。

關鍵字是「價值」。市場是以四個因素定你的價值:供給、需求、品質、數量。

現代最偉大的發明家和哲學家之一,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曾說:「生活的目的,是為我們這個世代及後代增添價值。」

你相信自己具備哪些「天賦」?把它們寫下來。我指的是你很自然就做得很好的事。然後,也寫下你認為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天賦、用在哪些方面,尤其是如何在你的工作上運用它們。

你可以如何幫助比你現有工作或事業上所影響到的人再多出十倍的人數?如何幫他們解決問題?把它寫下來,或者找一組人腦力激盪,至少想出三個不同的策略。想想「槓桿原理」。

財富檔案5

有錢人專注於機會。

窮人專注於障礙。

預備,開槍,瞄準。

看到機會,馬上行動,而且要保持樂觀。

寫下你在生命中覺得感激的人和事,每天唸,唸出聲來。

財富檔案6

有錢人欣賞其他的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窮人討厭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罵人,尤其是罵電視、報紙、網絡上的那些人,對他的幸福和財富沒有任何影響,卻會讓自己的心情受影響,也不會帶來任何幸福和財富。

練習夏威夷胡那人的哲學:「祝福你所想要的事物。」

寫信給某位成功人士,崇拜他,尊敬他的成就。

財富檔案7

有錢人與積極成功人士交往。

窮人與消極的人或不成功人交往。

事情會生都是有原因的,那個原因就是了要幫我。

你懂得哪些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認識了哪些人。

若想與老鷹一起飛翔,就別和鴨子一起游水!

財富檔案8

有錢人樂意宣傳自己和自己的價值觀。

窮人把推銷和宣傳看成不好的事。

財富檔案9

有錢人大於他們的問題。

窮人小於他們的問題。

成功的秘訣,就是不要逃避問題,不要在問題面前退縮;成功秘訣就在於你要成長,讓自己大於一切的問題。

財富檔案10

有錢人是很棒的接受者。

窮人是差勁的接受者。

宇宙啊,如果有人即將得到什麼好東西,但是他們不願意拿的話,請把它送給我,我完全開放而且樂意接受你贈與的所有祝福。謝謝你。

「我是很棒的接受者。我很開放,而且樂意接受很多很多錢進入我生命中。」

財富檔案11

有錢人選擇根據結果拿酬勞。

窮人選擇根據時間拿酬勞。

自己當老闆。

財富檔案12

有錢人想著:「如何兩個都要?」

窮人想著:「如何二選一?」

我要如何兩者通吃?

財富檔案13

有錢人專注於自己的淨值。

窮人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收入。

凈值,是你所擁有的全部東西的財務價值。想知道你淨值有多少,要先把你所擁有現金數目,以及你擁有的股票、債券、不動產的現值,以及(如果你自己有事業)你的事業的價值,以及你自有房屋的現值都加起來,然後扣除掉你的債務,所剩的數字就是你的凈值。净值是財富的終極測量標準,因為如果必要的話,你的資産最後可以轉化為現金。

專注於四項構成淨值的因素:增加收入(主動、被動),增加儲蓄,增加投資獲利,並且藉由簡化(簡樸)生活方式來減低生活開銷。

製作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財富檔案14

有錢人很會管理他們的錢。

窮人很會搞丟他們的錢。

宇宙和你之間有一個規則:「除非你能管理你現有的一切,否則你不會再得到更多!」

你管理金錢的習慣,比你擁有的錢財數目更重要。

財務自由帳戶

首先,到银行開一個帳戶,當作你的「財務自由帳戶」(FFA,Financial Freedom Account)。你每一次收到一筆錢(扣稅後),就把它的10%放進這個帳戶。這筆錢,你只能用来投資和創造被动動收入。這個帳戶的任務,是為你生出一隻金雞母,讓它生下一種叫做被動收入的金雞蛋。這筆錢永遠不能花,你只能投資。等你退休,才可以動用這筆基金為你賺來的錢(雞蛋),但是你絕對不花本金。

一旦你向宇宙展現出你可以把你的財務管理妥當,就會發生金錢的奇蹟。

財務自由罐

作者把這種儲蓄罐當做玩樂賬戶,讓你的心情可以放縱一下。

除了玩樂帳戶和財務自由帳戶之外,我建議你再開四個帳戶:

一〇%,存入為消費使用的「長期儲蓄帳戶」;
二〇%,存入「教育帳戶」;
五〇%,存入「需求帳戶」;
一〇%,存入「付出帳戶」。

財富檔案15

有錢人讓錢幫他們辛苦工作。

窮人辛苦工作賺錢。

有錢人把每一塊錢都視為「種子」,把它種下之後可以多賺一百塊錢,再把這些賺到的錢種下,又多回收一千塊錢。

創造被動收入:股票,債券,匯市,共同基金(我覺得指數基金比較好),事業,有收入的不動產等等。

不斷的學習。

不要等著買房地產,要把房地產買下來等。

財富檔案16

有錢人就算恐懼也會採取行動。

窮人卻會讓恐懼擋住了他們行動。

財富實現程序:想法産生感覺,感覺產生行動,行動產生結果。

行動是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間的「橋樑」。

如果你只願意做輕鬆的事,人生就會困難重重。但如果你願意做困難事,那麼人生就會變得輕鬆。

目標確定後,就算不方便、不舒服、沒心情,也要行動。

就追求成功和快樂來說,你最應該學習的技巧,就是訓練並管理你自己的心。

提出宣言:你把手放在你的心上,說:

「我就算恐懼也要採取行動!」

「我就算懷疑也要採取行動!」

「我就算不方便也要採取行動!」

「我就算不舒服也要採取行動!」

「我就算沒有心情也要採取行動!」

現在,摸著你的頭說:

「這是有錢人的腦袋!」

財富檔案17

有錢人持續學習成長。

窮人認為他們已經知道一切。


20211125

創新者的六項修練



第一章 敏銳的創新者:發現矛盾,跨界思考

第一類創新者稱為太陽鳥,他們把一個領域的可行做法搬到另一個領域,並加以轉換調整。第二類創新者稱為建築師,他們如同把所有的家具補進房間,先是看見問題,然後設計新的產品與服務,設法滿足需求。第三類創新者稱為整合家,他們結合數個截然不同的現有概念,獲得整合性成果。

太陽鳥:跨界挪用。

類比有两個層面:「表面類比」代表產品的設計與外觀等有相似之處,,「結構類比」代表產品的內涵具備相似概念。

太陽鳥創新者的特質:善用類比,懂得把現有的做法加以改造創新,把不同地方或產業的概念乾坤大挪移,把過時想法改造得足以順應現代需求。

建築師:從頭打造。

建築師創新者的特質:擅長發現問題,辨認瓶頸與障礙,然後提出新點子。

整合家:多方融會。

整合家創新者的特質:擅長兼容式思考,融合現有點子,結合互異的概念,開闢嶄新道路。

創新者最常自問:什麼事情讓我訝異?我有忽略哪個環節?我該怎麼排除阻礙?我看見什麼矛盾?

創新者最重要的利器:好奇心。

第二章 偏執的創新者:迎向天光、永不回頭的賽車手

我有更長遠的目標,不想為其他事情分心。

臉書創辦人

你若要自行創業,就要學著把目光放在一個終極目標,要是看不到就別做了。

喬巴尼創辦人 烏魯卡亞

in-Q-Tel創辦人路易

企業家總是望向天光,而且會不斷修正商業模式,就像賽車手不斷調整方向。我把這稱為駛向成功。

Jawbone創辦人 拉曼

昨天打出全壘打,今天也不會因此贏得比赛,重點在於接下來這一球。

如果我們不競食掉自己的市場,就會由別人競食掉。

蘋果創辦人 迦博斯

Under Armour創辦人 普蘭克

頂尖的全球性企業不是在預測未來趨勢,而是在引領未來趨勢。

Dropbox創辦人 休斯頓

如果你開始覺得自己做得很好,你往往不會再設法做得更好,別人也就乘機迎頭趕上。

Dropbox創辦人 休斯頓

我們想解決基本問題,幫助大眾擺脫掉伴随科技而來的一大堆煩惱。我們想處理新問題。

除非想往後走,否則不要回頭。

-美國名作家梭羅

如果當下覺得自己一帆風順,有可能是在慢慢的落後於競爭者。

創新者把長程目標擺在心頭 度過一時的波折阻礙。他們不以一時勝負界定自己,不以業界規則局限自己,只依循特定的行動方針:關注願景,留意邊緣,並避免回顧。

創新者放眼未來,不是關注現在,而這涉及掌握趨勢與正確投資以換取成功。

創新者樂於拋開過去的做法,盡管當年他們就是憑此成功。他們避免回顧,不管當初多風光榮耀,也不能因此絆住前進的腳步。

永遠沒有正確的時機,總得有人出手。

第三章 果斷的創新者:善用OODA,四十秒內洞悉敵人

如果我只有一個好產品的點子,我絕不會創立公司。你也要有好的宣傳點子。

PayPal首任營運長 薩克斯

若想保持競爭優勢,唯一的方法也許是永遠比競争對手學得更快。

-當代管理學大師 艾瑞.德.格斯

韓戰飛行員約翰.博伊德設計出一套在多變環境迅速決策的架構,稱為「OODA循環」,包括觀察(observe)、定位(orient)、決策(decide)與行動(act)。創新者觀察消費者的舉動,定位手上資訊的意涵,決定採取的行動,然後實際行動,例如改變網站功能,如此才能在多變環境裡創造競爭優勢。

創新者懂得解讀世局,採取關鍵行動,迅速調整修正,所以有辦法取得勝利。

創新者的一大要訣就是握有遠勝對手十倍以上的技術,然後切入某個很小的市場。

第四章 誠實的創新者:對自己的失敗誠實

創新者能誠實面對自己的成功與失敗,並決心從失敗中記取教訓。

成年人不會質疑規則,孩童則不受規則束縛。創新者保有赤子之心。

創新者預先設定失敗比例,他們並不追求完美,而是確保自己冒過夠多的風險。他們預期碰到多次失敗,所以敢於測試,進而找出前進的方向。

創新者有著喜劇演員的臨場反應,他們接受現實,讓故事繼續進行。

創新者會自問:你正在實現你最棒點子嗎?如果你的工作突然告終,別人會懷念你的貢獻嗎?

第五章合作的創新者:天才不孤僻

創新者一開始是孤獨的,必須先讓夢想變成樣品,然後就會有一群人對樣品指指點點,準備好團隊,開始成長。

創造交流空間:創新者明白未來工作模式是集結跨領域的人才,善用各種科技平台,供大家交流想法。

建立快閃團隊:由於科技進步,快閃團隊能迅速集結,著手開工,随後解散。

舉辦獎金競賽:獎勵往往能激勵他人面對難題,靠著網路讓數百萬人知道問題,邀請大家一起想方設法。挑戰能驅動創新。

善用遊戲:遊戲過程有助建立互信,了解別人的強項與弱點,找出往後的合作模式。

培養自己成為T型人才:T型人才有其專業,亦對諸多領域廣泛涉獵。相較於I型人才只專精一門領域,T型人才以開放態度融會各種觀念。

第六章慷慨的創新者:願當好人物,不當大人物

誠心幫助別人,也就同時幫到自己,這是人生最美麗的報酬。

――愛默生

創新者認為成功不只是推出新產品,更是關心顧客、同仁與夥伴。他們把關心別人當作競爭優勢,藉由滿足別人需求締結善緣。

創新者明白創新突破有賴群策群力,會設法與他人通力合作、互利互惠。

創新者依循特定原則以求有效行善,藉此決定幫助對象、所花時間與所花精力,並跟他人互助合作。

創新者相信幫忙合作夥伴,絕對是個好決定,好事一定會發生,即使現在還不知道是什麼。

20211113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高感性(High Concept)指的是觀察趨勢和機會,以創造優美或感動人心的作品,編織引人入勝的故事,以及結合看似不相干的概念,轉化為新事物的能力。

高體會(High Touch)是體察他人情,熟悉人與人微妙互動,懂得為自己與他人尋找喜樂,以及在繁璜俗務間發掘意義與目的的能力。

在高感性時代,我們必須在左向推理之外,補強六種關鍵右向能力。這六項高感性和高體會能力可以協助我們開發新時代不可或缺的全腦新思維。

一、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光提供堪用的產品、服務、體驗或生活型態,已經不夠了。如今論為賺錢或為成就感,都必須創作出好看、獨特,或令人感動的東西。

「好的設計是一種文藝復興概念,結合了科技、認知科學、人類需求,和美感,創造出世人原本不知道自己缺乏的作品。」

—安東奈里(Paola Antoeli),

—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

—建築設計館長

二、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現代人面對過量資訊,一昧據理力爭是不夠的。總有人會找到相反例證來反駁你的說法。想要說服別人、灌輸資訊,甚至說服自己,都必須具備編織故事的能力。

並非「英雄之路」是所有故事的框架,而是「英雄之路」符合所有故事的框架。

三、不只談專業,還須整合。工業時代和資訊時代需要專業和專才,但隨著白領工作或被外包出去,或被軟體取代,與專業相反的才能也開始受到重視:也就是化零為整的整合能力。今日社會最需要的不是分析而是綜合——綜觀大趨勢、跨越藩離、結合獨立元素成為新好產品的能力。

本書所謂「整合」(Symphony),是指化零為整的能力。這是一種綜合而非解析的能力,也是一種從看似無關的領域之間找出關係的能力;它代表體察宏觀趨勢而非特定事實,也包含了將不搭調的東西配對創造出新事物的能力。

「許多工程難題根本不是由工程師解開的,」麻省理工學院的尼葛洛寵帝(Nicholas Negroponte)說:「因為視野比智商更重要。能夠在思考上大躍進,是突破性觀念創始者的共同特徵。通常擁有這種能力的人都是背景多樣、擁有多領域專長、並且資歷廣泛。」

著名語言學家喬治.拉卡夫(George Lakoff)「自認識的過程,其實有一大半就是在尋找足以解釋個人生命的隱喻。」隱喻應該可以理解為暗示,例如喬治.狄麥斯卓(George de Mestral)注意到芒刺總是黏在狗毛上,於是運用隱喻想像,發明了魔鬼沾。

看出事物彼此關係,匯整關係融入全局。

四、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邏輯思考是人類專屬能力之一,不過在一個資訊爆炸、分析工具日新月異的世界裡,光靠邏輯是不行的。想在未來繼續生存,必須了解他人的喜好需求、建立關係,並展現同理心。

五、不只能正經,還會玩樂。太多證據顯示多笑、保持愉悅心情、玩遊戲和幽默感,對健康與工作都有極大好處。當然該嚴肅的時候要嚴肅,不過太過正經對事業不見得有益,對健康更有害。在感性時代,無論工作還是居家,都需要玩樂。

六、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極為充裕的世界。無數人因此掙脫了營生桎梏,得以追求更深層的渴望:生命目的、出世意義,以及性靈滿足。

謙虛、感恩、佈施,藉正向思考找到生命的意義。

20211111

定位

 


定位的基本方法就是要能掌握消費者的內心世界,並試圖將其內心世界好我們的世界相結合。

在今天,假若想成功的話,一定不要忘了競爭對手的存在。當然,也不能忘了自己的定位。千万記住瓊•狄提恩(Joan Didion)的不朽名言:「順勢而為。」("Play it as it lays")

公司的魅力是來自於產品的魅力,而產品的魅力則根植於其在消費者心中所占的地位。

若想發現市場空缺,就一定要有反面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要違背常理。假如大家都往東走,那你就應設法想想看能否往西行,這就是當初哥倫布的策略。

公司名稱別想搭便車,沾別人名氣的光。但是在「定位」上,倒是可以考慮傍大款,如果確實如此的話。


品牌名稱怎麼取?

  • 不應和產品性質過於接近。
  • 有獨特性。
  • 能表現產品特色。
  • 簡潔、易記、朗朗上口。
  • 避免過時。
  • 好聽比好看重要。

使用全名做宣傳,成名之後,消費者或輿論會替你取暱稱或縮寫。

你是誰?給自己定位。有多少人認同?

很少人是靠一己之力而達到名利雙收的境地,真正能確保成功的方法,就是替自己找一匹馬來騎。

1.有發展的公司

2.有能力的上司

3.商界朋友

4.新觀念

5.信心

6.自己

為你的業務定位

一、你擁有什麼樣的定位?

定位就是反其道而行的思考。也就是不從自己著手,而是要從消費者的心理著手。

你所必須做的就是找出早已存在於消費者心中的產品、服務或概念,並將自己的產品、服務或概念和其連上關係。

二、你想擁有什麼樣的定位?

避開宗教、種族、政治等。

今日的就業市場屬於能將自己定位在某一特定領域的專業人才。

三、你的火力必須勝過誰?

在行銷時所遭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與競爭對手相抗衡。

避開行業龍頭。

四、你有足夠的資金嗎?

五、你能堅持到底嗎?

六、你和你的定位相稱嗎?

20211110

證券分析

 

上冊

第六版前言:葛拉罕與陶德的永恆智慧

Baupost Group總裁

塞思·卡拉曼(Seth A. Klarman)

某些個案的(股票)價格(在某些時候)甚至低於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中淨現金量(扣除)。

如今大多數投資者都改用自由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來分析。所謂「自由現金流量」,就是企業扣除所有資本支出,並考慮改善營運資本後,,每年從業務運作所產生的現金。

我們仍須細閱資產負債表。對於企業資產負債表觀察敏銳的投資者,往往能從存貨和應收賬款累積、債務增加以及現金蒸發等狀況,率先發現企業面臨生意萎縮、不堪一擊的窘境。

價值陷阱:價格便宜,但由於資產未能充分利用,因此實際上是不便宜的公司股票。

葛拉罕和德建議投資者購買股價不超過「淨營運資本」(營運資本扣除所有其它負債)的三分之二的股票。

既然估值是一門藝術,且不可能知道關於公司的一切,那麽再仔細的分析,其價值大概只有鞏固持有的信心,和大概的買入、賣出時機。

第一章:證券分析的範園和局限:內含價值的觀念

內含(內在)價值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衡量的是經濟潛力,即擁有者可能從資產中獲得的價值。葛拉漢從來沒有給予明確定義,更不可能有公式。內含價值絕不如市場價格般清晰明確。

雖然賬面價值不是內含價值,但還是一個不錯的指標。若市值遠低於賬面價值,該股還是有一定的買入價值。若市值遠低於流動資產,該股也可以考慮買入。

損益表提供利潤訊息,現金流量表提供資金流轉訊息。當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開始出現分歧,就是該公司盈利存疑的信號。

資產負債表的應收賬款要注意其變化,越來越高可不好。

第六章:選擇固定價值投資的首要原則

選擇固定價值類證券的四項原則

Ⅰ.證券的安全性並不是以特定留置權或其他契約權利來衡量,而是取決於證券發行人履行所有責任的能力。

Ⅱ.應在市場不景氣時衡量這種能力,而不是經濟繁榮時期。

Ⅲ.極高的票面利率並不能彌補安全性的不足。

Ⅳ.挑選任何債券作為投資,都應遵循排除的原則,並須經過符合管制儲蓄銀行投資法規所規定的具體量化標準測試。

第九章

「盈餘比率」、「利息保障倍數」及「盈餘保障(倍數)」這三個詞彙都是同樣的意思。
「利息保障倍數為1.75倍」的說法比相同意思的「安全係數75%」的說法更容易理解,因此我們建議一致使用「利息保障倍數」。一些權威刊物〔例如穆迪在1930年以前出版的《投資手冊》(Manual of Investments)〕使用「安全邊際」來表達息後餘額對可供支付利息之盈餘的比率。例如,若利息保障倍數為1.75倍,那麼安全邊際就是0.75-1.75=42.86%。

下冊

第二十九章:普通股分析的股利因素

1.配息率及其紀錄。

2.損益表因素(盈餘能力)。

3.資產負債表因素(資產價值)。

配息率是指公司每年支付每股股票的股利總額,以每股票面價值100美元的股票當中的金額或百分比形式來呈現。(如果票面價值低100美元,一般不主張以百分比的形式表達配息率,因為這樣可能會引起混淆)。

盈餘率(earnings rate)是指每股股票的每年盈餘金額,以每股票面價值為100美元的股票當中的金額以百分比形式來呈現。

股息比率(dividend ratio)、股息報酬率(dividend return)或股息殖利率(dividend yield),指的是股利支付與市場價格的比率(例如,一支售價為120美元的股票,每年支付6美元的股利,股息比率即為5%)。

盈餘比率、盈餘報酬率或盈余殖利率(earings yield),指的是每年盈餘與市場價格的比率(例如,一支售價為50美元股票,盈餘為6美元,盈餘比率即為12%)。

第四十二章 資產負債表分析:帳面價值的重要

帳面價值做「資產價值」,有時還被稱為「有形資產價值」,以表明無形資產不包括在內。對普通股來說,還經常被稱為「股東權益」。

第四十五章 資產負債表分析(總結)

如果能買到低於清算價值(約等於流動資產減流動負債)的股票,就會得到「滿意的回報」,但是在經濟繁榮期間很難找到。

流動比率CR(營運資金比率,營運資本比率WCR)=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安全線是必須高於200%,150%也能接受。

計算財務實力,另有所謂的「酸性測驗」(acid test),這個測試要求扣除存貨之後的流動資產至少等於流動負債。投資者一般也會預期公司能同時符合2比1測試和酸性測驗。

比較一段時期内的資產負債表,這部分的證券分析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1.核對報表的每股盈餘。

2.判斷虧損(或獲利)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

3.追蹤公司資源和盈餘能力之間的長期關係。

第五十二章 市場分析與證券分析

為獲利而投資的方法:

a.根據長期、客觀的標準,當市場股價水準明顯偏低時,買進具有代表性的普通股。這個策略需要耐性及勇氣,而且可能會嚴重估計錯誤。經過長時間之後,我們相信會帶來理想的結果。

b.當可以合理的價格獲得這些證券時,買進擁有特別成長潛力的個別證券。

當人們普遍預期會成長時,價格很少會合理。如果大眾購買證券是因為對未來成長充滿信心,此一運作可能合理及帶獲利;但也可能不合理,而且代價高昂。

c.買進安全的優先順位證券。具有充分的保障,而且結合轉換權或類似權利,雖然非常罕見,但並非沒有類似的商品。在這個領域中,只要投資者有耐性及堅持,謹慎的選擇策略應該會帶來理想的收益。

d.買進價格低於内含價值的證券。内含價值不但包含過往盈餘及流動資產價值,而且還包含保守估計的未來盈餘能力。換言之,內含價值涉及質性及量化因素。我們認為,由於目前多數證券都不受歡迎,因此必定有許多情況是市場明顯完全偏離正軌,這為敏銳的投資者創造真正的機會。這些機會可以在債券、優先股及普通股中發現。


以客觀的低點買進股票,在高點賣出,我們稱之為「投資」;而只是「預期」市場價格上升才買入證券,「預期」市場下跌才賣出,這種普遍的做法稱為「投機」。是「投資」與「投機」的基本分別。

這本書如果要完全學以致用的話,可能要再多讀幾遍。我讀了一遍,可以鞏固我已有的知識,不是我自誇,書中的知識多是老生常談,大部分人都懂得,但也視而不見。

葛拉漢投資哲學中的三大基石

1. 正確的投資態度-以投資的角度並經過徹底的分析來建立投資組合。

2. 內在價值-以合理或低估的價格買入低於其內在價值的股票。

3. 安全邊際-從資產評估、獲利能力評估與分散風險來建立安全邊際。

 

★價值投資之賣出時機:

1. 價格過高遠超過其內在價值時。

2. 公司經營狀況變差,其內在價值降低時。


證券分析無法為股票的「適當價位」歸納出通則……股票價格不是經由縝密思考所計算出來的,而是人們各種起伏反應的結果。

班哲明・葛萊姆(Benjamin Graham)和大衛·杜德(David Dodd)

20211021

幸福水晶生活

  


張曉風:「原來玉也只是石,是許多混沌的生命中忽然脫穎而出的那一點靈光。」

隱晶的意義是含極細小的六面結晶狀體,細小到必須用顯微鏡才看得到,並在每一個晶體間充滿了非結晶性的「水化矽石」。

水晶充電可利用的工具:陽光,月光,宗教音樂,觀想。

戴瑞獅,台灣俚語:飼獅,賺錢無人知。

金魚:金玉滿堂。

蟬:腰纏萬貫。

寶瓶:保平。

茶壺:與「福」諧音。

找到適合你職業的晶石

工作性質:資訊業、設計、企劃、法律、會計財務。

適用水晶:黃水晶、虎眼石、黃金髮晶、煙晶。

適用原因:幫助人更理智、有耐心、更細心、更有效率、開發智慧。

工作性質:總務、人事。

適用水晶:紅瑪瑙、紅玉髓、粉晶、紫晶。

適用原因:幫助有人緣、容易讓人接近、善體人意、可帶領人心、穩定情緒。

工作性質:幕僚、R&D、參謀。

適用水晶:紫晶、藍琉璃、青金石、土耳其石。

適用原因:使人頭腦清醒、思想敏捷、見地中肯。

工做性質:業務行銷。

適用水晶:紅髮晶、粉晶、紫晶。

適用原因:使人外圓內方、柔中帶勁、擴展加強人際關係。

工作性質:服務業。

適用水晶:粉晶、石榴石、紅寶石、紫晶。

適用原因:加強親和力、有生意緣、笑容可掬、有耐心。

工作性質:企業負責人、主管。

適用水晶:黃金髮晶、黑髮晶、煙晶、綠幽靈水晶。

適用原因:做大事業的氣魄、領導能力、做事沉穩實在、財源滾滾。

舒俱來石

舒俱來石可使人不多疑,不自我,謙遜為懷,加強自我控制的能力,因而不亂猜忌嫉妒,加強包容度與同理心 變成更體貼的情人。

舒俱來石也被稱為「愛情之石」,但與粉晶不同得是,它代表完美的靈性之愛,由於其不被輪脈限制的特性,可使愛的傳達流動暢通無阻,並導向正面積極的方向,是避免靈魂受到驚嚇或挫折的最好護身符。

生肖

地支

桃花位

子鼠正西方

丑牛正南方

寅虎正東方

兔卯正北方

辰龍正西方

巳蛇正南方

午馬正東方

未羊正北方

申猴正西方

酉雞正南方

戌狗正東方

亥豬正北方


圓形、水滴型墜子

適合不善表達,個性過於直率的人,可使人變得較圓滑柔和,八面瓏有人緣。

長方形、梯形墜子

適合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人,讓人做事可以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穩重沉著。

三角形或單尖、雙尖墜子

適合個性懶散沒有衝勁的人,可以幫助加強氣魄,改正懶散的習性。

大衛之星或所羅門之璽。下層的三角形代表肉體、人的生命活力,也代表下三輪——太陽輪、臍輪、海底輪。上層的三角象徵精神、人的靈性,也象徵上三輪―喉輪、眉輪、頂輪。兩個三角形交疊之處就是心輪所在。而大衛星圖騰就與金字塔一樣本身就有能量,若與晶石結合能量更能加乘。

晶中晶又稱聖母水晶,據說容易受孕。

1080顆表示十法界有百零八種煩惱,合成為1080種煩惱,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及天上,即是六道輪迴的世界,後四界是聖者悟的世界,即: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界。

108顆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一百零八種煩惱一般說法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樂、捨三受,合為十八種,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十八種,總計三十六種,再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一百零八種煩惱。

54顆表示菩修行的五十四個階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顆表示菩修行程的四種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及妙覺。

36顆與108顆意義相同。為便於攜帶將108顆分為三份。

27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學與第四果阿羅漢之九無學。

21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顆表徵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迷時被十八界轉,悟時轉十八界。

14顆表示觀音菩薩的十四無畏。


20211014

價值投資操作金律

 

選股標準:股價低於每股資產淨值或帳面價值、獲利能力高、穩定發放股利。

流動資產的例子包括現金、應收帳款和存貨,不包含應付帳款、短期負債(即營運資金)。在公司償債能力良好的情況下,營運資金的金額會高於股票的市值與長期負債,也就是現今所說的企業價值。

巴菲特的選股標準說購買價格合理的成長股。

資本投資主要指公司透過券商等管道向大眾出售股票或債券,然後把資金投入到購置廠房和設備等企業計畫。金融投資是指個人透過券商買進公司的股票或債券。

投資人最常使用的衡量指標之一投資的終值(FV)。你每隔一段時間(通常是1年)投資1000美元,固定報約為r。1年、2年、3年以上之後,你會有多少錢呢?如果利息只按本金支付(因為投資人領走利息),那麼每期結束時獲得的收益就稱作「單利」。

但如果利息在每一期結束時沒有取回,而是再投資,那麼原先的投資額就會以複利計算利息,持續累計到指定的期限。原先的1,000美元投資在指定期限結束時的價值就作終值。在單利投資的情況下,任一期限的終值和與原先的投資額相同,可是在複利投資的情況下,在指定期限因複利效應而增加的金額才是終值。

評估投資時,經常運用到的概念是現值(PV),也就是終值的倒數。

評估投資計畫的幾種傳統方法,,包括淨現值(NPV)法、內部報酬率(IRR)法、還本期(PBP)法。

在淨現值法的條件下,投資的預期現金流依照特定的貼現率折價,這種貼現率有時也稱為臨界點報酬率(hurdle rate,又稱為門檻報酬率)。如果現金流的淨現值大於或等於零,這項投資能讓人欣然接受。淨現值小於零,該投資則不可接受。提高貼現率能降低淨現值,而降低貼現率則有反效果。這種方法的主要問題在於,企業高層必須指定能代表公司資本開支(cost of capital)的貼現率。

資產報酬率(ROA)可以用來評估公司的報酬,算法是淨利除以所有資產的總和,包括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

資本報酬率(ROC)是常用來評估公司獲利能力的當代工具,算法是淨利除以資本。在該條件下,資本指的是,長期負債與公司投資股權的總和,但不包括淨流動資產(因此也不包括短期負債)。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此比率的算法是淨利除以股東權益。資本報酬率和股東權益報酬率之間的巨大差異,顯示出負債是能帶來高報酬和高成長率的主因。

通膨指數型債券可以說是退休基金和其他退休方案的首選投資工具,因為在任何情況下都盡可能地將收益極大化,並且保本。

利息保障倍數是息稅前利潤與利息支付的比率。整體說來,3倍的利息保障倍數差強人意,4倍至5倍算普普通通,投資人不該對不到6倍至7倍的利息保障倍數感到心滿意足。即使在公司持續長的階段,只有2倍的利息保障倍數也不夠,因為沒有容許出差錯的餘地。

我是絕不碰看不清的債券,即使是AAA,如果評級可信,就不會有2008金融風暴了。

如果公司在虧損,投資人不該把資產看成是擔保品。公司虧本通常代表資產不符合宣稱價值。可能會出現的例外是流動營運資金資產,諸如有價證券、應收帳款。放貸者在存貨方面務必更加謹慎,要對相關項目的最終流動性有特定的產業知識,而不是只看得懂資產負債表。

損益表最上面一行是銷售收入(簡稱銷售額),接下來的二行是費用,包括直接本(銷貨成本),以及稱作銷售費用、一般費用與管理費用的經費項目(SG&A)。藉由管理這三行所代表的項目,公司可以盡量提高「未計折舊、利息與稅項前的收益」(EBDIT),而這個數字通常稱為「現金收益」,為企業現金流的一種衡量指標。

優質股票的買進時機是在價格合理的時候,就像過高的現金殖利率所傳達的信號一般(過低的現金殖利率可能代表價格過高)。

常見的折舊會列入存貨當中,當做銷貨成本,因此成本墊高。

銷售數字衡量指標:

1.銷售額與資產的比率稱作「資產周轉率」(asset turnover ratio),可以評估資産的有效利用程度。此外,周轉率可以計算出資產的各個項目,最常見的是應收帳款和存貨。

2.淨收入與銷售額的比率稱作「淨利率」(net margin),可以用來評估銷售業務的獲利能力。

3.資産與權益的比率稱作「槓桿比率」(leverage ratio),可以根據所使用的槓桿平衡影響進行調整。

後來的趨勢是將「資產」替換成「資本」。三個指標都是越高越好。

在優質社區買劣質房屋比在劣質社區買優質房屋好。換個角度就是說:地段。

買不動產時,,應當考慮內在價值((即現金流)而不是考慮轉售價值。

道瓊狗股策略就是在道瓊工業平均指數30檔成分股中,挑股息殖利率最高的10支股票,然後年初買,年底賣。

殖利率是將每股股息(現金股利)除以每股股價,現金殖利率也就是指把一筆錢長期投入股市,每年能拿回的利息。

崩盤很多發生在十月,有些股票會在一月上漲(一月效應)。

夏季的報酬通常不如秋冬。

股市的指數超過投資價值,最好賣掉所有的股票,美國1929大崩盤前,指數接近投資價值的二倍。

最後幾章偏向美式心態,美化美國霸權主義。

20211007

投資心法



投資名人堂1:投資心法
The Global-Investor Book of Investing Rules
作者:Philip Jenks、Stephen Eckett
譯者: 蔣宛如
出版日期:2006/04/10

末日博士的反向操作建言

規則1:沒有任何投資準則永遠行得通

迷思1:就長期言,股市總會向上走。這可不一定。
迷思2:就長期言,不動產價格會上漲。能創造現金才有用。
問題法則1:低買高賣
問題法則2:買進一籃子優質股票,死守不放
問題法則3:股市湧現殺出賣壓時,是投資人進場低接良機

規則2:不要信任任何人
規則3:最好的投資常常就是你沒做的那個
規則4:找尋個人術業有專攻的投資標的
規則5:自我投資
最佳的投資可能是提升自我、將珍貴的時間與所愛的人分享、對自己的工作和閱讀的書籍不吝投資,為個人開啟新的視野,以不同的角度評估所知所見。

查爾斯.希瓦柏(Charles Schwab)

以追求長期成長為投資目標。

艾倫.蘇丹(Alan Sugden)

董事長和執行長是同一人?投資人只有自求多福了。


20211006

學以致富

學以致富

Learn to Earn

A Beginner's Guide to the Basics of

Investing and Business

PETER LYNCH & JOHN ROTHCHILED


一支股票的投資價值完全取決於評估的時間點。

買一些有盈餘成長潛力的公司股票,而且除非有很好的理由,千萬不要輕易賣出持股。其中股價下挫永遠都不是一個好理由。

觀察一下你的朋友,你就知道他們買那一種電腦、喝那一種飲料、看什麽電影、穿什麼球鞋…,到處都可找到如何買到好股票的線索。

用投資者的眼光看世界,就會發現到處都是潛在投資機會,現金,負債低於總資產。

股價與企業的盈餘能力息息相關,這個簡單的重點常被忽視。

股價不代表投資價值

在未來幾年内盈餘是否繼續成長,是選股時重要的參考指標。

從報表中讀出利基:盈餘,銷售額,股利,人數,回購,研發費用,本益比。

最能對抗熊市的策略就是設定時間表,在每個月、每四個月,或每六個月等固定的時間裡投資固定的金額,這樣就可以免除追高殺低的風險及忐忑不安的心情。

個人覺得這本書沒什麼特別的見解,大部分都是贅言,但是也有加深印象的作用。

20211004

漫步華爾街

 

股市的終生理財之道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Including A Life-cycle Guide To Personal Investing

Burton Gordon Malkiel

何謂漫步?

凡是未來的發展和方向不能依據過去行為加以推測者,就是所謂的「漫步」(Random Walk)。用在股票市場上,指的則是短期的股價動向無法預測。

決定股價的四個因素:

證券的真實(磐石)價值及本益比,在公司成長率愈長、股利支付愈多,以及風險愈低、市場利率愈低時,價值就會愈高。

股票投資人不應歡喜的迎接股票分割或股票股利除非伴隨較高的現金股利,或是盈餘增加。

相較於市場,某家公司股價(或包括股利在内的每年總收益)擺盪的幅度愈大,風險就愈大。

記住,過去不能拿來預測未來,而未來無法預測

穩健投資三原則

規則一:只買未來盈餘成長高於平均數五年或五年以上的公司。

規則二:絕不付出高過真實價值的股價。

規則三:尋找有題材讓投資人建造空中樓閣的成長股。

規則三就是你要自問,你的股票是否有故事題材可以滿足大眾的想像。它是否能產生有感染力的夢想?是否能讓投資人建立空中樓閣。空中樓閣是否建立在磐石上?

效率市場理論(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想了解這個定義,要先符合「效率市場」假說:

1.市場價格將立即反應所有新的資訊,所以價格變化是取決於新資訊的發生,因為一切舊資訊都已經被反應在股價上了。

2.股價呈隨機走勢,是不可被預測的。

3.新資訊的出現呈隨機性,也就是說好消息和壞消息是相伴而來。

4.投資人對於股票分析是隨機的。

一月效應:可能原因之一是所得税的影響。一些投資人可能為了節稅,在年底賣掉股票以造成短期的資本損失現象,如果這種賣壓使得股價在年底跌,那麼年初的反彈帶來異常報酬看來便很合理。

週末效應:「華爾街的週一憂鬱」(Blue Monday on Wall Street)你應該在週一下午收盤時買進股票,而不是在週五下午或週一早晨,因為這些時間股價較高。

小公司效應:小公司投資報酬率比較高,可能是倖存者現象。

低本益比有時不能衡量出真正的價值。

股價和帳面比率低的股票,是有價值的股票,,未來的報酬有較高的傾向。但有時也有倖存者現象的風險。

巴特勒(Samuel Butler)《我覺得事有蹊蹺》(I smell a rat)取勝股市的方法不是具有超人的透視力,,而是承擔較大的風險。風險是唯一決定報酬與市場平均值乖離程度的因素,也因此決定了個股相對於市場的價值。

財務風險往往被定義為報酬的變異數(variance)或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如果某支有價證券的報酬不太可能和其平均(或期望)報酬率乖離太多,我們就說它爲低風險或無風險。反之,若證券的报酬年年變很大(甚至某些年有大虧損)則我們稱它為風險高。

通貨膨脹率的改變,同樣對普通股報酬有系統性的影響。原因至少有二。第一,通貨膨脹率在上升往往帶動利率上升,造成股價下跌。第二,通貨膨脹率上升可能使某些公司的利潤縮水——例如公用事業:它們常有費率比成本晚一步上漲的情形。但另一方面,通貨膨脹卻可能嘉惠天然資源產業股。因此我們再次得證,股票報酬和經濟變數間重要的系統性關係,並無法以單純的貝他指數充分表達。

價平買進選擇權(at-the-money)

「價平」的意思是,如果股價目前為四十,契約執行價亦為四十元,恰等於目前市價。如果投資者所買的選擇權的執行价格是四十五,此選择权將為「價外」(out-of-the-money),因為契約價高於目前市價。反過來说,如果選擇權的執行價為三十五元,而目前股為四十,即是「價内」(in-the-money)五元。

個人投資者的遊戲規則

身為個人投資者的你要如何由衍生性金融商品(期貨、選擇權,不包含後來的MBS、CDS等變種)中獲利呢?

一、用買進選擇權輔助指數共同基金

建議你以九五%的資金投資(低成本)指數基金,剩下的五%從事投機(股票)。

二、用出售選擇權輔助投資組合

三、使用指數選擇權和期貨避險

第十二章十項個人理財的演練

練習一:採取保護措施

買可展期的定期保險,持有足夠應急的,可隨時變現的,無損失之虞的資產。

練習二:釐清投資目標

練習三:儘可能節稅

練習四:保持競爭力,使手上的現金收益跟得上通貨膨脹

四種短期投資工具可以幫助你克服通貨膨脹。它們是:㈠貨幣市場共同基金;㈡貨幣市場存款帳戶;㈢銀行存單;㈣免稅貨幣市場基金。

按目前的情況,這些短期投資只能減少損失。

練習六:投資由自宅開始,租賃使投資肌肉鬆軟

練習七:一九九〇年代初期房地產不景氣後,商業不動產中有投資良機

普通人最好別碰,不論是實體,還是REIT。

練習八:投資黃金與收藏品宜謹慎

總投資的5%~10%我黃金或白銀是合理的。收藏品就別摻和了。

練習九:佣金不是隨機訂定的,某些經紀商收費較低

練習十:分散投資的步驟

選擇分散投資或者集中少數公司的股票,自己要有主見。但是必須建立投資組合。

普通股的價值等於其現在或未來所有股利現金流量的折現值「折現」(discounting)觀念反映出:明日才收到的一塊錢,價值不及今日在手的一元。

選股規則:

規則一:只購買至少能維持五年「盈餘成長超過平均」的股票。

規則二:不要購買股價高於合理真實價值的股票。

規則三:購買有題材讓投資人建築空中閣樓的股票。

規則四:儘可能減少進出。

主要要求是低本益比及高成長率的股票。

基金有複雜的費用,基本上可以用賣價減買價計算出費用。

看這本書真的很吃力,但是得到的知識很豐富。


20210925

投資簡義

 


The Elements of Investing

Easy Lessons for Every Investor

Burton Gordon Malkiel & Charles D. Ellis

神奇72法則

這個解開複利之謎的法則非常簡單,公式就是X*Y=72

X=將你的錢翻一倍所需的年數

Y=你的投資回報率

試舉例說明,若你需要在十年内將翻一倍,回報率要少才能做到?答案:10*X=72,即X等於7.2%。

現試試另一方法:若有人告訴你某種投資可於四年將錢翻一倍,那麼他承諾的每年回報率是多少?

答案:18%(72÷4=18)。

對於被「72法則」吸引的人說,其衍生的原理肯

定引人注目:若10%的回報率能於7.2年內將你的錢翻一倍,那麼亦將在下一個7.2年再翻一倍 換言之,在不足15年(準確來說是14.4年),你的錢已增至原來的四倍,28.8年内增至十六倍。

讓政府幫你儲蓄,例如勞保,我認為不值,而且還會被政府偷走一些。但是設法避稅倒是可取的。

買房地產不一定是儲蓄,如果只想低買高賣的話。

分散投資,目的當然是分散風險,但是不用一點知識,亂槍打鳥,結果還是一樣慘。基金也一樣,而且不論好壞,你都要付錢。

所謂的現金儲備,是把現金放在隨時可取,還能產生利息的項目,例如政府擔保的銀行存款或安全的貨幣市場基金,並選購利率最高的產品。

作者建議儘量做指數基金,避開創業基金、私募基金和對沖基金等(exotics)。應聚焦普通股、債券及房地產。「把你的長遠投資投放在低成本指數基金。你的最佳股票投資選擇,是追蹤總體全球股票指數的基金。」

長遠投資者好好利用四位好朋友,就能達致最佳成績:

・分散投資

・重新調整

・平均成本法

・指數化

投資成功的關鍵因素是耐性和堅持。

20210924

川普清崎讓你賺大錢

 


川普、清崎,兩個都是有錢到不用再工作的人,但都還在努力工作。如果我不能變成有錢到不用再工作的人,那根本不會有人理我。我希望被人重視,希望能光宗耀祖,因此規定自己每年讀兩百本書,保持運動,甚至上moocs。而現實中的我,年近六十,毫無積蓄,也沒有穩定的收入,為什麼我會把自己搞成這樣?這是我這幾年一直在檢討的問題。最近我也開始寫文章,人家說,別管寫得好不好,多寫幾篇,不斷的寫,總會好的。

解決「財務困境」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就是改變想法——開始像有錢人那樣的思考。

投資鉅子巴菲特針對分散投資提出下列看法:「分散投資是保護大家,避免受到無知波及。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分散投資就沒有什麼意義。」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是致富的關鍵之一。

每個人都有錢的問題。如果你想讓自己有錢,那就解決問題吧。找出問題,就等於為解決方案製造機會

「知道怎樣賺錢,怎樣減税」就是理財智商。

亞歷山大.葛拉漢.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全神貫注手邊的工作。就像太陽光也要聚焦才能燃燒。」

信心是邁向勇氣的一大步,只要有信心,恐懼就會消失。

甘迺迪,競選期間說出的名言「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什麼。」我想改一下「不要問你的政府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你自己做什麼。」

格萊興法則(Gresham's Law)「劣幣驅逐良幣」。整個人類歷史上,從羅馬帝國起都發生過這種情况,所謂劣幣驅逐良幣,意思是政府行的銀幣,如果成色不是每批都一致時,真正銀幣因為成色較佳和重量較重,馬上被民間私藏,市面上最後通行的銀幣都會是成色差的。

根本沒有安全牌,沒有人會替你的投資保本,那要不要投資?即使把錢藏在床底下,即使錢的數目沒有少,你的錢還是被政府偷走了。把錢存銀行,即使有利息,政府還是偷走了。要不要投資?

有夢想很重要。如同英國詩人白朗寧(Robert Browning)所言:「你目標必須超過你的能耐。」這句話一直鞭策我們。我喜歡這樣說:「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你以夢想為出發點,那麼夢想就會成眞。」保持赤子之心,把自己看成勝利者,你就是贏家。

學習理財、讓錢替你做事。這就是成功投資關鍵。

共同基金與避險基金的差異就是「財務槓桿」。避險基金通常使用借來的錢。他們為什麼使用借來的錢?如果你是聰明的投資人,利用借錢就能增加自己投資報酬(return on investment,ROI),而不需要動用自己的錢。換句話說,用愈多自己錢投資,動到老本的可能性就愈高,報酬率就愈低。

財務槓桿是獲得龐大財富的關鍵。

富爸爸說「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心智,就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富爸爸:我們都生而富有、我們一直都擁有地球上最强有力的槓桿,那就是我們的心智。運用心智、發揮槓桿效應、讓自己有錢,而不是用心去找藉口。」

訓練有素又有紀律的投資人,能以較少風險和較少資金,,獲得更高的投資報酬率,,但是要做到這樣就需要槓桿。要運用槓桿,你就必須教育自己,並且聰明地運用自己的心智。

具備主動投資人的心態,就能讓你做好準備,,一旦機會出現,就能掌握先機。以最具全面性的方式,投資一個機會:在各種情勢下,尋找機會。那就是槓桿。

富爸爸常說:「你只能投資兩樣東西,那就是時間與金錢。」他也說「因為大多數人沒有投資太多時間,所以他們會虧錢。」但是全世界的財富加起來也買不到逝去的時間。錢失去了還可以再賺回來,時間就不行。所以不要浪費時間,努力學習。

該到投資,你該問的問題是:

一、如何減少風險、增加報酬?

二、如何找到絕佳的投資?

三、如何區別投資的好壞?

四、在投資時,如何更少用到自己的錢,多用到別人的錢?

五、如何不必用錢冒險,就能獲得經驗?

六、如何處理損失?

七、如何找到好顧問?

進階投資工具包括使用槓桿的避險基金、有限合夥公司、私募股權基金、聯合融資等等。

除了需要槓桿,為贏而投資的人還需要控制權。我們要掌控下列這六件事:

一、所得。

二、費用。

三、資產。

四、負債。

五、管理。

六、保險。

要成功,就要把左腦(語言和數學技能)和右腦(創意)組合運用。

要掌控和發揮創意,都需要理財教育和經驗。

你有創意嗎?先前我們在書中討論過「解決問題」這件事。解決問題,就是發揮創意——創造解決方案。

你曾有過絕妙構想嗎?你當然有!

你曾因為自己的絕妙構想而賺到錢嗎?

如果有,那麼恭喜你!請繼續加油!

如果沒有,那麼請你想想看,當你能掌控自己的絕妙構想時,怎麼樣把構想當成槓桿充分利用!

你如何運用創意來解決問題或挑戰?

B-I三角形:打造事業的要點

90/10法則為何奏效?因為把90%的錢賺走的人,會做其他90%的人不會做的事。

獲致龐大財富的基本公式之一:

一、個人小我。超越個人,用心智找槓桿。

二、槓桿。

三、控制。

四、創意。(分析)

五、擴大。

川普的致富公式就符合我剛才描述的公式。他利用槓桿、取得掌控、發揮創意、擴大構想、並有可預測的成效。

幻影收入(phantom income)或幻影現金流(phantom cash flow),幻影收入=折價收入=虛擬現金流量,簡單來說就是債務產生的利息,可以去抵免原有的稅務支出,能讓繳的稅變少,其實也就等於是一種收入。具體的做法是需要尋找需要槓桿操作的標的,也就是需要負債並且投資在報酬比利息更高的標的上,這時利息的支出可以抵稅。

你想要致富或變得更有錢,就必須改變自己正在做的(沒有創造資產、效益)事。對自己做出承諾(在這項練習中,你是唯一相關人士,改變自己目前在做的三件事。列出要採取的行动並訂定時間表,讓自己負起責任。

成功者的一些特質:

3D:慾望(Desire)、動力(Drive)、紀律(Discipline)。

3A:雄心(Ambition)、能力(Ability)、態度(Attitude)。

3E:教育(Education)、經驗(Experience)、執(Execution)。

4H:名譽(Honor)、謙遜(Humility)、幽默(Humor)、快樂(Happiness)。

「學不會服從的人,就不能成為好司令。」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千萬別教他人如何做,而是告訴他們做什麼,他們的巧思會带給你驚喜。」

―喬治・巴頓將軍(Gerge S. Patton)

「無法遂行的事,就不要下令他人去做。」

―蘇弗克里茲(Sophocles,希臘悲劇作家與哲學家)

「重複做同一件事,我們就成了那個東西,所以傑出不是個動作,而是習慣。」

—亞里斯多德

「第一場最輝煌的勝利,就是征服自己。」

-—柏拉圖(Plato)

美式足球名人堂傳奇教練文斯·蘭巴迪(Vince

Lombardi)的話:「無論他們選擇從事哪一行,生命的品質跟他們對卓越有多投入成正比。」

尼克·佛度(Nick Faldo)是高球史上偉大球員之一,他話一針見血「無論你是慢速、輕輕地或用力地擊中球,每個人都需要節奏,節奏好比黏膠,把高爾大球揮桿所有元素粘合起來。」

精確、直覺和節奏,都是優秀所不可或缺的。

每件在眼前發生的事,都有它的道理,都是老天爺送來的訊息。

富爸爸讓我了解上帝和黄金的差別。他說:「如果你想要更像上帝,想把一切變成黃金,你就需要知道上帝(God) 跟黄金(gold)差別。」進一步解釋,他說:「上帝跟黃金的差別在字母L。」他又說:「字母L代表失敗者(loser)、掠奪者(looter)、差勁的領導者(lousy leader)和說谎者(liar),如果你不丢掉個性中的這類描述,就永遠沒法培養點石成金的本事,把你碰到的任何東西變成黃金。」

聰明如蛇,溫柔如鴿。川普以此反省自己的脾氣,增進自己的智商。

人老了能成功嗎?書上沒有答案,但是我還在努力的路上。

房地產投資人可以利用很多方式來「合法」避税,其中之一是所謂「一〇三一租税遞延交換」(1031 tax deferred exchange)。金和我賣了一間小公寓,獲得資本增益超過一百萬美元,只要遵守「一〇三一租稅遞延交換」的規定,我們就可以重新投入那筆錢,而不必繳税。(如果你在四十五天内找到價值更高的同類型再購屋,一百八十天内完成過户手續,而且透過合格仲介業者買賣,賣舊屋的税賦就可全免。)美國有房地產租稅遞延,台灣有嗎?


萬萬沒想到和人類誤判心理學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他的演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中,提到了24或25種常見的人性傾向,這些傾向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蒙格認為,了解這些人類固有的心理偏誤,能幫助我們在投資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