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0

證券分析

 

上冊

第六版前言:葛拉罕與陶德的永恆智慧

Baupost Group總裁

塞思·卡拉曼(Seth A. Klarman)

某些個案的(股票)價格(在某些時候)甚至低於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中淨現金量(扣除)。

如今大多數投資者都改用自由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來分析。所謂「自由現金流量」,就是企業扣除所有資本支出,並考慮改善營運資本後,,每年從業務運作所產生的現金。

我們仍須細閱資產負債表。對於企業資產負債表觀察敏銳的投資者,往往能從存貨和應收賬款累積、債務增加以及現金蒸發等狀況,率先發現企業面臨生意萎縮、不堪一擊的窘境。

價值陷阱:價格便宜,但由於資產未能充分利用,因此實際上是不便宜的公司股票。

葛拉罕和德建議投資者購買股價不超過「淨營運資本」(營運資本扣除所有其它負債)的三分之二的股票。

既然估值是一門藝術,且不可能知道關於公司的一切,那麽再仔細的分析,其價值大概只有鞏固持有的信心,和大概的買入、賣出時機。

第一章:證券分析的範園和局限:內含價值的觀念

內含(內在)價值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衡量的是經濟潛力,即擁有者可能從資產中獲得的價值。葛拉漢從來沒有給予明確定義,更不可能有公式。內含價值絕不如市場價格般清晰明確。

雖然賬面價值不是內含價值,但還是一個不錯的指標。若市值遠低於賬面價值,該股還是有一定的買入價值。若市值遠低於流動資產,該股也可以考慮買入。

損益表提供利潤訊息,現金流量表提供資金流轉訊息。當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開始出現分歧,就是該公司盈利存疑的信號。

資產負債表的應收賬款要注意其變化,越來越高可不好。

第六章:選擇固定價值投資的首要原則

選擇固定價值類證券的四項原則

Ⅰ.證券的安全性並不是以特定留置權或其他契約權利來衡量,而是取決於證券發行人履行所有責任的能力。

Ⅱ.應在市場不景氣時衡量這種能力,而不是經濟繁榮時期。

Ⅲ.極高的票面利率並不能彌補安全性的不足。

Ⅳ.挑選任何債券作為投資,都應遵循排除的原則,並須經過符合管制儲蓄銀行投資法規所規定的具體量化標準測試。

第九章

「盈餘比率」、「利息保障倍數」及「盈餘保障(倍數)」這三個詞彙都是同樣的意思。
「利息保障倍數為1.75倍」的說法比相同意思的「安全係數75%」的說法更容易理解,因此我們建議一致使用「利息保障倍數」。一些權威刊物〔例如穆迪在1930年以前出版的《投資手冊》(Manual of Investments)〕使用「安全邊際」來表達息後餘額對可供支付利息之盈餘的比率。例如,若利息保障倍數為1.75倍,那麼安全邊際就是0.75-1.75=42.86%。

下冊

第二十九章:普通股分析的股利因素

1.配息率及其紀錄。

2.損益表因素(盈餘能力)。

3.資產負債表因素(資產價值)。

配息率是指公司每年支付每股股票的股利總額,以每股票面價值100美元的股票當中的金額或百分比形式來呈現。(如果票面價值低100美元,一般不主張以百分比的形式表達配息率,因為這樣可能會引起混淆)。

盈餘率(earnings rate)是指每股股票的每年盈餘金額,以每股票面價值為100美元的股票當中的金額以百分比形式來呈現。

股息比率(dividend ratio)、股息報酬率(dividend return)或股息殖利率(dividend yield),指的是股利支付與市場價格的比率(例如,一支售價為120美元的股票,每年支付6美元的股利,股息比率即為5%)。

盈餘比率、盈餘報酬率或盈余殖利率(earings yield),指的是每年盈餘與市場價格的比率(例如,一支售價為50美元股票,盈餘為6美元,盈餘比率即為12%)。

第四十二章 資產負債表分析:帳面價值的重要

帳面價值做「資產價值」,有時還被稱為「有形資產價值」,以表明無形資產不包括在內。對普通股來說,還經常被稱為「股東權益」。

第四十五章 資產負債表分析(總結)

如果能買到低於清算價值(約等於流動資產減流動負債)的股票,就會得到「滿意的回報」,但是在經濟繁榮期間很難找到。

流動比率CR(營運資金比率,營運資本比率WCR)=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安全線是必須高於200%,150%也能接受。

計算財務實力,另有所謂的「酸性測驗」(acid test),這個測試要求扣除存貨之後的流動資產至少等於流動負債。投資者一般也會預期公司能同時符合2比1測試和酸性測驗。

比較一段時期内的資產負債表,這部分的證券分析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1.核對報表的每股盈餘。

2.判斷虧損(或獲利)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

3.追蹤公司資源和盈餘能力之間的長期關係。

第五十二章 市場分析與證券分析

為獲利而投資的方法:

a.根據長期、客觀的標準,當市場股價水準明顯偏低時,買進具有代表性的普通股。這個策略需要耐性及勇氣,而且可能會嚴重估計錯誤。經過長時間之後,我們相信會帶來理想的結果。

b.當可以合理的價格獲得這些證券時,買進擁有特別成長潛力的個別證券。

當人們普遍預期會成長時,價格很少會合理。如果大眾購買證券是因為對未來成長充滿信心,此一運作可能合理及帶獲利;但也可能不合理,而且代價高昂。

c.買進安全的優先順位證券。具有充分的保障,而且結合轉換權或類似權利,雖然非常罕見,但並非沒有類似的商品。在這個領域中,只要投資者有耐性及堅持,謹慎的選擇策略應該會帶來理想的收益。

d.買進價格低於内含價值的證券。内含價值不但包含過往盈餘及流動資產價值,而且還包含保守估計的未來盈餘能力。換言之,內含價值涉及質性及量化因素。我們認為,由於目前多數證券都不受歡迎,因此必定有許多情況是市場明顯完全偏離正軌,這為敏銳的投資者創造真正的機會。這些機會可以在債券、優先股及普通股中發現。


以客觀的低點買進股票,在高點賣出,我們稱之為「投資」;而只是「預期」市場價格上升才買入證券,「預期」市場下跌才賣出,這種普遍的做法稱為「投機」。是「投資」與「投機」的基本分別。

這本書如果要完全學以致用的話,可能要再多讀幾遍。我讀了一遍,可以鞏固我已有的知識,不是我自誇,書中的知識多是老生常談,大部分人都懂得,但也視而不見。

葛拉漢投資哲學中的三大基石

1. 正確的投資態度-以投資的角度並經過徹底的分析來建立投資組合。

2. 內在價值-以合理或低估的價格買入低於其內在價值的股票。

3. 安全邊際-從資產評估、獲利能力評估與分散風險來建立安全邊際。

 

★價值投資之賣出時機:

1. 價格過高遠超過其內在價值時。

2. 公司經營狀況變差,其內在價值降低時。


證券分析無法為股票的「適當價位」歸納出通則……股票價格不是經由縝密思考所計算出來的,而是人們各種起伏反應的結果。

班哲明・葛萊姆(Benjamin Graham)和大衛·杜德(David Dodd)

沒有留言:

萬萬沒想到和人類誤判心理學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他的演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中,提到了24或25種常見的人性傾向,這些傾向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蒙格認為,了解這些人類固有的心理偏誤,能幫助我們在投資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