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Including A Life-cycle Guide To Personal Investing
Burton Gordon Malkiel
何謂漫步?
凡是未來的發展和方向不能依據過去行為加以推測者,就是所謂的「漫步」(Random Walk)。用在股票市場上,指的則是短期的股價動向無法預測。
決定股價的四個因素:
證券的真實(磐石)價值及本益比,在公司成長率愈長、股利支付愈多,以及風險愈低、市場利率愈低時,價值就會愈高。
股票投資人不應歡喜的迎接股票分割或股票股利除非伴隨較高的現金股利,或是盈餘增加。
相較於市場,某家公司股價(或包括股利在内的每年總收益)擺盪的幅度愈大,風險就愈大。
記住,過去不能拿來預測未來,而未來無法預測。
穩健投資三原則
規則一:只買未來盈餘成長高於平均數五年或五年以上的公司。
規則二:絕不付出高過真實價值的股價。
規則三:尋找有題材讓投資人建造空中樓閣的成長股。
規則三就是你要自問,你的股票是否有故事題材可以滿足大眾的想像。它是否能產生有感染力的夢想?是否能讓投資人建立空中樓閣。空中樓閣是否建立在磐石上?
效率市場理論(Efficient-market hypothesis)想了解這個定義,要先符合「效率市場」假說:
1.市場價格將立即反應所有新的資訊,所以價格變化是取決於新資訊的發生,因為一切舊資訊都已經被反應在股價上了。
2.股價呈隨機走勢,是不可被預測的。
3.新資訊的出現呈隨機性,也就是說好消息和壞消息是相伴而來。
4.投資人對於股票分析是隨機的。
一月效應:可能原因之一是所得税的影響。一些投資人可能為了節稅,在年底賣掉股票以造成短期的資本損失現象,如果這種賣壓使得股價在年底跌,那麼年初的反彈帶來異常報酬看來便很合理。
週末效應:「華爾街的週一憂鬱」(Blue Monday on Wall Street)你應該在週一下午收盤時買進股票,而不是在週五下午或週一早晨,因為這些時間股價較高。
小公司效應:小公司投資報酬率比較高,可能是倖存者現象。
低本益比有時不能衡量出真正的價值。
股價和帳面比率低的股票,是有價值的股票,,未來的報酬有較高的傾向。但有時也有倖存者現象的風險。
巴特勒(Samuel Butler)《我覺得事有蹊蹺》(I smell a rat)取勝股市的方法不是具有超人的透視力,,而是承擔較大的風險。風險是唯一決定報酬與市場平均值乖離程度的因素,也因此決定了個股相對於市場的價值。
財務風險往往被定義為報酬的變異數(variance)或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如果某支有價證券的報酬不太可能和其平均(或期望)報酬率乖離太多,我們就說它爲低風險或無風險。反之,若證券的报酬年年變很大(甚至某些年有大虧損)則我們稱它為風險高。
通貨膨脹率的改變,同樣對普通股報酬有系統性的影響。原因至少有二。第一,通貨膨脹率在上升往往帶動利率上升,造成股價下跌。第二,通貨膨脹率上升可能使某些公司的利潤縮水——例如公用事業:它們常有費率比成本晚一步上漲的情形。但另一方面,通貨膨脹卻可能嘉惠天然資源產業股。因此我們再次得證,股票報酬和經濟變數間重要的系統性關係,並無法以單純的貝他指數充分表達。
價平買進選擇權(at-the-money)
「價平」的意思是,如果股價目前為四十,契約執行價亦為四十元,恰等於目前市價。如果投資者所買的選擇權的執行价格是四十五,此選择权將為「價外」(out-of-the-money),因為契約價高於目前市價。反過來说,如果選擇權的執行價為三十五元,而目前股為四十,即是「價内」(in-the-money)五元。
個人投資者的遊戲規則
身為個人投資者的你要如何由衍生性金融商品(期貨、選擇權,不包含後來的MBS、CDS等變種)中獲利呢?
一、用買進選擇權輔助指數共同基金
建議你以九五%的資金投資(低成本)指數基金,剩下的五%從事投機(股票)。
二、用出售選擇權輔助投資組合
三、使用指數選擇權和期貨避險
第十二章十項個人理財的演練
練習一:採取保護措施
買可展期的定期保險,持有足夠應急的,可隨時變現的,無損失之虞的資產。
練習二:釐清投資目標
練習三:儘可能節稅
練習四:保持競爭力,使手上的現金收益跟得上通貨膨脹
四種短期投資工具可以幫助你克服通貨膨脹。它們是:㈠貨幣市場共同基金;㈡貨幣市場存款帳戶;㈢銀行存單;㈣免稅貨幣市場基金。
按目前的情況,這些短期投資只能減少損失。
練習六:投資由自宅開始,租賃使投資肌肉鬆軟
練習七:一九九〇年代初期房地產不景氣後,商業不動產中有投資良機
普通人最好別碰,不論是實體,還是REIT。
練習八:投資黃金與收藏品宜謹慎
總投資的5%~10%我黃金或白銀是合理的。收藏品就別摻和了。
練習九:佣金不是隨機訂定的,某些經紀商收費較低
練習十:分散投資的步驟
選擇分散投資或者集中少數公司的股票,自己要有主見。但是必須建立投資組合。
普通股的價值等於其現在或未來所有股利現金流量的折現值「折現」(discounting)觀念反映出:明日才收到的一塊錢,價值不及今日在手的一元。
選股規則:
規則一:只購買至少能維持五年「盈餘成長超過平均」的股票。
規則二:不要購買股價高於合理真實價值的股票。
規則三:購買有題材讓投資人建築空中閣樓的股票。
規則四:儘可能減少進出。
主要要求是低本益比及高成長率的股票。
基金有複雜的費用,基本上可以用賣價減買價計算出費用。
看這本書真的很吃力,但是得到的知識很豐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