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2

人但有追求,世界亦會指路:愛默生散文精選集

 

羨慕代表無知,模仿形同自殺。被羨慕的對象也會有你所不知道的煩惱和傷痛,羨慕別人是因為你不瞭解他,所以是無知的表現。模仿別人,那麼你的舉手投足就是別人而不是自我,沒有了自我不就是變相自殺。因此活在當下,做真實的自己,種下善因,時候到了,終會成果,此果會成為下一件事的因,如此循環不息,不斷變化。佛偈: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覺悟就在你心,你所有的成就都要從這個地方獲得。在《六祖壇經》裡,有一首偈頌說得好:「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所以,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天命。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就是空話一場。

在一個時時想把你改造成另一個人的世界裡,做你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就。

做自己真的很難,就像拋下妻兒皈依佛門一樣,我真的能放下塵世的煩惱,做自己想做的事?退一步講,我能不理會俗世的言語,追求自己的夢想嗎?

在我們私人的歷史中,沒有什麼事實或事件不會有朝一日褪去其粘稠而疲軟的狀態,令我們驚艷地從我們的體內升起,進入到九重天際。不再惦記過去,不再煩惱未來,努力於現在。過去成為經驗,成為未來設定目標的參考,現在就為目標衝刺,不要讓自己後悔。

沒有任何障礙不出於己身。

恐懼永遠來自於無知。

時代永遠屬於那些可以帶著寧靜之心與鴻鵠之志去努力研究的人。

如果一個人可以昂然不屈地謹守自己的直覺,並一路堅持走下去,那這廣大的世界就會為他們回頭。


沒有留言:

萬萬沒想到和人類誤判心理學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他的演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中,提到了24或25種常見的人性傾向,這些傾向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蒙格認為,了解這些人類固有的心理偏誤,能幫助我們在投資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