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1

專注意念的驚人力量

THE AMAZING POWER OF DELIBERATE INTENT

伊絲特・希克斯&傑瑞・希克斯 Esther and Hicks

一本非常類似於《吸引力法則》、《秘密》、《賽斯書》的書,重點都在於心想事成。如同《賽斯書》一樣,名為「亞伯拉罕」的意識,透過附身依絲特來與人類溝通。

「實相」不過就是長存於心的信念,「信念」則是縈繞於心的思維。思考的力量非常強大,生而為人就應該思考。

心中所思,便為所得;意念所在,即為實相。我們已經知道一切實體的組成都是基本粒子,如果再深入探究,依據物理學家的推測,「能量」可能是最終解,也就是說一切實體都是由能量組成,而組成的動力就來自振動。由此發想,宇宙的一切也是能量的振動,也許天人合一隱含了這個意思。那麼既然都是能量,就有相互聯繫和作用的可能,從某個角度說,一個完全負面情緒的人,怎麼可能會快樂?而正面情緒的人,也沒有不快樂的理由,不論正面負面,都是在吸引相應的能量。負面情緒吸引不好的能量,正面情緒吸引好的能量,能量可以累積,也可以轉換,但是不能一蹴而就,所以當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通常是一點一點的轉換心情,讓負能量一點一點的轉換為正能量,其速度、強度都取決於你的意識。

你是思維的發端,體驗的創造者,生活的領航者。有句廣告詞說:「我的地盤我做主!」是呀!自己的事當然是自己做主,這才是生而為人的道理。在現實世界裡,除了父母,沒有人會無條件的希望你快樂幸福,因此想要什麼都應該靠自己去努力。

你的所做所願,皆是因為你相信達成了這些事,會讓你覺得更好。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夢想,然後在現實世界裡不斷想著完成夢想的快樂,意識就會吸引夢想所需要的構件,有些構件需要你去行動,去完成,可不要說:「我想要五千萬,可是我不想動Ծ‸Ծ」,這種矛盾思想會讓意識無法吸引到能量,因為「想要」和「不想要」同時在你的意識裡。

如果能創造出令你快樂的事,為什麼要接受不快樂呢?我們一生追求的根本,應該都是快樂,只有富有會快樂嗎?健康、幸福則是快樂的多面體。

當你愈是把注意力放在某個主題上,思維振動就愈活躍,也會吸引愈來愈多振動頻率相符的東西。最後你就會在生活體驗中看到有形的證據,符合你對這個主題所感受到的振幅。這就是專注意念的驚人力量!

20220917

讓人對你說YES!


讓人對你說YES!: 40種瞬間攻心術,教你贏得人氣、改變人心!

Get Anyone to Do Anything and Never Feel Powerless Again

大衛・李柏曼 David J. Lieberman

讓人喜歡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傾聽,而且要樂於傾聽,我的做法是多聽多問不妄語。如果再加上適時的讚美就更好了。書中提到另一種不錯的觀念:「讓對方幫你。」意思是給對方幫你的機會。

張錦貴經常提到成為成功人士的態度:面笑,嘴甜,腰軟,手腳快。作者也指出微笑是製造良好第一印象的首要策略。而保持冷靜自信的人,微笑仍然是首先必要的。練習深長勻速的呼吸,可以使內心平靜。運動能釋放情緒壓力,同樣可以使內心平靜。

虛張聲勢的人通常會有矯枉過正的行為,如過度自信,而真誠的人則會表現出心有不甘。

行為一致性:人通常有一種傾向,答應了一個小請求之後,對後來提出的大請求也會依從。

在你一開始要求別人幫忙時,盡量使用五階段步驟:①讓他親口說出來;②約定明確的時間;③引發責任感;④喚起道義良知;⑤要他正視承諾。

在交談結束的時候,用一個簡單的句子取得對方明確的口頭同意:「那我們下星期六見,對吧?」

在履行諾言的日子逼近時,讓對方知道,你很欣賞他是一個堅持到底、實現承諾的人。或是告訴他,你很高興他明白友誼/責任/忠誠(選擇最適合當時情況的特質)的真正價值。

如何回答棘手的問題?

不要反駁,把問題丟回去就好,讓對方為自己說的話辯護。

20220913

稻盛和夫的實踐阿米巴經營:全員獨立核算收支盈虧

 

企業管理的關鍵

企業管理的關鍵就是最上層的社長要擁有傑出的思考方式和高尚遠大的理念,並且全體員工也能共有這種思考方式和理念。想要實踐阿米巴經營,首先就必須著手處理這件事。

擁有傑出的思考方式和高尚遠大的理念,是人生旅途中必要的事。我用以下的公式來說明:

人生、工作的成果=思考方式*熱忱*能力

關於經營理念,經營者當然最重視,難就難在讓員工也重視。稻盛和夫把這種勞資關係稱為「大家庭主義」,這樣想還是很難。以我個人的經驗,以前我是抓大頭,也就是搞定幹部。員工則在日常工作中給予適當的關心,認真處理員工的意見。這樣就已經能讓公司獲利了。當然這樣做遠不如稻盛和夫的手法,除了身體力行之外,博覽群書也是很重要的行為。我成功是因為讀很多書,後來失敗也是因為讀書少了。

書中有一句話,我覺得很需要反復咀嚼,但是我要改變成適用於自己的:如果不能藉此機會讓顧客覺得「想要再來買晶之緣天然水晶」,顧客人數就不可能增加,業績也就不會成長。

另外,為了改善勞資關係,是不是取消員工手冊,改用公司哲學?讓員工與經營者同樣擁有共同的價值觀,而不是冷冰冰的規章律例。

阿米巴的獨立核算盈虧小組,類似於利潤中心制度,但是組織更細化(但不是無限制),更彈性(例如產品線、批次、客戶別等等),訊息更即時且單純。

阿米巴經營的三項目標

以「營業額最大化,費用最小化」的原則來運作,要達成的目標有:

  • 實踐全員參與經營。
  • 培養擁有經營者思考模式的人才。
  • 明確建立反應市場脈動的各部門獨立核算制度。

雖然阿米巴是獨立的經營體,但是還需要「經營管理部門」統籌管理所有的阿米巴,例如建立讓阿米巴確實發揮功效的基本體制,迅速而正確的提供經營管理相關資訊,健全管理公司的資產。公司的資產包含應收賬款、庫存、固定資產等等。此外,當然還需要財務、資材等單位,在採購流程中,這些單位需要在下單、交貨、付款等階段互相牽制,以防範疏失和弊端,例如資材購買,經營管理負責驗收,再由財務支付。

制定目標時所謂的由下而上,仍需要先由上而下,讓每一層員工理解並接納經營者的想法,基層幹部完全接受後,再請他們制定其目標。

最後,當阿米巴經營的效果顯現後,經營者必須對可持續性保持戒慎恐懼,對成果保持謙遜,如同稻盛先生說到:「常保謙遜之心不驕傲,而且還要更加努力,現在是過去努力的成果,未來則是之後努力成果的累積。」

20220912

轉動内心的聚光燈,照亮人生更多可能

 

本來並不打算寫心得的,這是我老婆要我借的。但是翻著翻著,想到了一點東西,想想還是記下來好了。

一開始提到「轉念」,就讓我聯想到「錨定」,其實「轉念」就像把現在「錨定」的不喜歡的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喜歡的對象;例如大叔半夜討厭的鬼叫,轉移到可愛貓咪的呼喚。

一輛邁巴赫經過身邊,以前我會心唸:「有錢了不起啊!」「這是哪個暴發戶!」現在我還會心唸,不過「念」已經轉了,「這人真有本事!」「我也要擁有這輛車!」從2018年開始,我努力改變自己的自以為是、快言快語、易爆易怒,要求自己不再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凡事三思而行,如今也算有點進步。

思考事物的多種可能性,對即將產生的情緒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不好的情緒,這就是《論語》所謂的三思而後行,思考雖有其必要,但也要看事情的緊迫性,所以孔子說:「想兩次就行了。」平常多練習思考,確實是好的。臨睡前,找個舒適的姿勢,最好是坐著,躺下很容易就睡著了。靜靜的對今天發生的,覺得對自己蠻重要的事情思考,這件事情處理得如何?重來一次會改變嗎?是否換一個角度處理會不一樣?為這件事找出更多的處理方式,如果以後用得著,就拿筆記下來。

緊急情況下身體做出的行動是本能反應,大腦並沒有思考,所以不一定是最優解,也許經過思考也找不到,至少經過思考後,知道當時的決定已經是最好的了。至少行為是自己的心智在做主,而不是被大腦操控的傀儡。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分辨事實與評論是很重要的意識,如果人云亦云,那就跟不辨是非差不多了。

主觀的感受經常是沒有對錯的,所以不需要爭執,客觀的事實往往對錯很明顯,所以也不需要跟人家爭執。所以,人世間真的沒什麼好爭的,要爭的只有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有影響的。

美國神學家卡爾.保羅.雷茵霍爾德.尼布爾(Karl Paul Reinhold Niebuhr)的寧靜禱文:「親愛的上帝,請賜給我雅量從容的接受不可改變的事,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應該改變的事,並賜給我智慧去分辨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當你把目光集中在這個人的缺點上,就會越來越討厭這個人看到就讓你不爽,但是實際上他有傷害你嗎?調整自己的目光,改變自己的心態,不要有預設立場,情況就會不一樣。注意!大腦的天性會刻意去找負面訊息以避險之。所以,面對正在發生的情況,先要求大腦去思考,不要急著下結論。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問自己:「這個感覺對此刻的我來說是有幫助的嗎?如果他是有幫助的,那麽這個感覺想告訴我什麽?」重點不是對錯,而是能夠得到什麼。

許多表面看起來是不得不這樣做,但其實還是自己的選擇,既然如此,不如在心理上先確立自己在選擇,而不是無奈。因為自己能選擇,才會看見機會

20220902

人但有追求,世界亦會指路:愛默生散文精選集

 

羨慕代表無知,模仿形同自殺。被羨慕的對象也會有你所不知道的煩惱和傷痛,羨慕別人是因為你不瞭解他,所以是無知的表現。模仿別人,那麼你的舉手投足就是別人而不是自我,沒有了自我不就是變相自殺。因此活在當下,做真實的自己,種下善因,時候到了,終會成果,此果會成為下一件事的因,如此循環不息,不斷變化。佛偈: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覺悟就在你心,你所有的成就都要從這個地方獲得。在《六祖壇經》裡,有一首偈頌說得好:「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所以,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天命。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否則就是空話一場。

在一個時時想把你改造成另一個人的世界裡,做你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就。

做自己真的很難,就像拋下妻兒皈依佛門一樣,我真的能放下塵世的煩惱,做自己想做的事?退一步講,我能不理會俗世的言語,追求自己的夢想嗎?

在我們私人的歷史中,沒有什麼事實或事件不會有朝一日褪去其粘稠而疲軟的狀態,令我們驚艷地從我們的體內升起,進入到九重天際。不再惦記過去,不再煩惱未來,努力於現在。過去成為經驗,成為未來設定目標的參考,現在就為目標衝刺,不要讓自己後悔。

沒有任何障礙不出於己身。

恐懼永遠來自於無知。

時代永遠屬於那些可以帶著寧靜之心與鴻鵠之志去努力研究的人。

如果一個人可以昂然不屈地謹守自己的直覺,並一路堅持走下去,那這廣大的世界就會為他們回頭。


萬萬沒想到和人類誤判心理學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他的演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中,提到了24或25種常見的人性傾向,這些傾向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蒙格認為,了解這些人類固有的心理偏誤,能幫助我們在投資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