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6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你的收入,只能增加到你最願意做到的程度!

如果你想改變果實,你首先必須改變它的根;如果你想改變看得見的東西,你必須先改變你所看不見的東西。

古老諺語:「你聽到了,會忘掉;你看到了,會記得;你去做了,會了解。」

想法產生感覺,

感覺產生行動,

行動產生結果。

第一個改變步驟:修改語言程式

一、察覺:寫下你小時候聽過的所有描述金錢、財富和有錢人的話語。

二、理解:寫下你認為這些說法如何影響你的財務生活。

三、畫清界線:你有沒有看出來,那些關於金錢的想法只代表了你所學的东西,不是你自己的想法,也不是現在的你?你能不能看出來,你現在的所有選擇都可以改變?

四、提出宣言:把手放在你的心上,說出以下這句話:

「我所聽到的關於金錢的看法,不見得都是真實的。我要選擇新的思考方式,讓它幫助我得到快樂和成功。」

第二個改變的步驟:你在模仿誰

察覺:想一想父母處理金錢的方式和習慣是如何,你跟他們有哪些地方是完全一樣的?哪些是完全不一樣的地方?把這些寫下來。

理解:這個模仿步驟如何改變你財務生活?把它寫下來。

劃清界線::你明白這個方式只是你後天學習的,並不是你自己本有的嗎?你明白現在你有權力選擇改變嗎?

提出宣言:把你的手放在心上,大聲說:

「我所模仿的金錢觀念是他們的。我現在要選擇自己的方式。」

然後,摸著頭說:

「這是有錢人的腦袋!」

第三個改變的步驟:特殊事件的影響

坐下來,回想你們關於金錢的記憶。

接著,討論你想要一起得到什麼?

察覺:你小时候曾經遇到哪些與錢有關的事,在情緒上或情感上造成了重大反應?

理解:道個事件如何影響了你目前的財務生活?把它寫下來。

劃清界線:你知不知道,這種生活方式只是你後天學習來的,並不是原本的你?你知道你現在可以選擇改它嗎?

提出宣言:把你的手放在心上說:

「我要放開我以前那些沒有正面意義的金錢經驗,我要創造新的富裕的未來。」

接著,摸著你的頭說:

「這是有錢人的腦袋!」

保持自覺,就是可以時時觀看自己的想法和行動 ,好讓你能夠做出自己眞心想要的抉擇,而不是被過去設定所操控。

選擇那些會鼓勵你獲得幸福和成就的思考方式,而捨棄那些不能支持你獲得幸福的思考方式。

財富檔案1

有錢人相信:「我創造我的人生。」

窮人相信:「人生發生在我身上。」

不責怪,不找理由,不抱怨。

在每一天臨睡前寫下一件你今天進行得很順利的事以及一件不順利的事。然後回答這個問題:「我是如何創造出這兩種情況的?」如果事情牽涉到別人,就問自己:「造成這兩種情況的原因中,我扮演了什麼角色?」這個練習可以讓你為自己負責,並且讓你發現哪些策略對你有益,哪一些卻沒有。

財富檔案2

有錢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贏。

窮人玩金錢遊戲是為了不要輸。

我現在月入五千萬。

看菜單的左邊是快樂和自信。

財富檔案3

有錢人努力讓自己有錢。

窮人一直想著要變有錢。

寫下一段話,說明你為什麼認為創造財富對你是一件重要的事。請寫出具體的細節。

與一個支持你的朋友或家人見面,告訴他,你要喚起心中那股愿意做出承諾的力量,讓這股力量幫助你創造成功。把手放在你的心上,看著對方眼睛,說出以下宣言:

「我___(名字),在此宣示,我要成為大富翁,預計於(日期)以前達成。」

然後,要你的夥伴對你說:「我相信你。」

然後你說:「謝謝你。」

對照你在許下承諾之前和做出承諾之後的心情。如果你覺得自由,那麼你就上路了。如果你覺得有一點恐懼,那麼你也上路了。如果你連做這個也懶,那麼你還處在「不願意付出所需付出的一切」的狀態,或是「我不需要做這種怪事」的狀態裡;不管你是哪一種狀態,我都要提醒你:就是你那種方式把你自己帶到今天這個處境。

財富檔案4

有錢人想得很大。

窮人想得很小。

你的收入,與市場認為的你所產出的價值成正比。

關鍵字是「價值」。市場是以四個因素定你的價值:供給、需求、品質、數量。

現代最偉大的發明家和哲學家之一,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曾說:「生活的目的,是為我們這個世代及後代增添價值。」

你相信自己具備哪些「天賦」?把它們寫下來。我指的是你很自然就做得很好的事。然後,也寫下你認為你可以如何運用這些天賦、用在哪些方面,尤其是如何在你的工作上運用它們。

你可以如何幫助比你現有工作或事業上所影響到的人再多出十倍的人數?如何幫他們解決問題?把它寫下來,或者找一組人腦力激盪,至少想出三個不同的策略。想想「槓桿原理」。

財富檔案5

有錢人專注於機會。

窮人專注於障礙。

預備,開槍,瞄準。

看到機會,馬上行動,而且要保持樂觀。

寫下你在生命中覺得感激的人和事,每天唸,唸出聲來。

財富檔案6

有錢人欣賞其他的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窮人討厭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罵人,尤其是罵電視、報紙、網絡上的那些人,對他的幸福和財富沒有任何影響,卻會讓自己的心情受影響,也不會帶來任何幸福和財富。

練習夏威夷胡那人的哲學:「祝福你所想要的事物。」

寫信給某位成功人士,崇拜他,尊敬他的成就。

財富檔案7

有錢人與積極成功人士交往。

窮人與消極的人或不成功人交往。

事情會生都是有原因的,那個原因就是了要幫我。

你懂得哪些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認識了哪些人。

若想與老鷹一起飛翔,就別和鴨子一起游水!

財富檔案8

有錢人樂意宣傳自己和自己的價值觀。

窮人把推銷和宣傳看成不好的事。

財富檔案9

有錢人大於他們的問題。

窮人小於他們的問題。

成功的秘訣,就是不要逃避問題,不要在問題面前退縮;成功秘訣就在於你要成長,讓自己大於一切的問題。

財富檔案10

有錢人是很棒的接受者。

窮人是差勁的接受者。

宇宙啊,如果有人即將得到什麼好東西,但是他們不願意拿的話,請把它送給我,我完全開放而且樂意接受你贈與的所有祝福。謝謝你。

「我是很棒的接受者。我很開放,而且樂意接受很多很多錢進入我生命中。」

財富檔案11

有錢人選擇根據結果拿酬勞。

窮人選擇根據時間拿酬勞。

自己當老闆。

財富檔案12

有錢人想著:「如何兩個都要?」

窮人想著:「如何二選一?」

我要如何兩者通吃?

財富檔案13

有錢人專注於自己的淨值。

窮人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收入。

凈值,是你所擁有的全部東西的財務價值。想知道你淨值有多少,要先把你所擁有現金數目,以及你擁有的股票、債券、不動產的現值,以及(如果你自己有事業)你的事業的價值,以及你自有房屋的現值都加起來,然後扣除掉你的債務,所剩的數字就是你的凈值。净值是財富的終極測量標準,因為如果必要的話,你的資産最後可以轉化為現金。

專注於四項構成淨值的因素:增加收入(主動、被動),增加儲蓄,增加投資獲利,並且藉由簡化(簡樸)生活方式來減低生活開銷。

製作自己的資產負債表。

財富檔案14

有錢人很會管理他們的錢。

窮人很會搞丟他們的錢。

宇宙和你之間有一個規則:「除非你能管理你現有的一切,否則你不會再得到更多!」

你管理金錢的習慣,比你擁有的錢財數目更重要。

財務自由帳戶

首先,到银行開一個帳戶,當作你的「財務自由帳戶」(FFA,Financial Freedom Account)。你每一次收到一筆錢(扣稅後),就把它的10%放進這個帳戶。這筆錢,你只能用来投資和創造被动動收入。這個帳戶的任務,是為你生出一隻金雞母,讓它生下一種叫做被動收入的金雞蛋。這筆錢永遠不能花,你只能投資。等你退休,才可以動用這筆基金為你賺來的錢(雞蛋),但是你絕對不花本金。

一旦你向宇宙展現出你可以把你的財務管理妥當,就會發生金錢的奇蹟。

財務自由罐

作者把這種儲蓄罐當做玩樂賬戶,讓你的心情可以放縱一下。

除了玩樂帳戶和財務自由帳戶之外,我建議你再開四個帳戶:

一〇%,存入為消費使用的「長期儲蓄帳戶」;
二〇%,存入「教育帳戶」;
五〇%,存入「需求帳戶」;
一〇%,存入「付出帳戶」。

財富檔案15

有錢人讓錢幫他們辛苦工作。

窮人辛苦工作賺錢。

有錢人把每一塊錢都視為「種子」,把它種下之後可以多賺一百塊錢,再把這些賺到的錢種下,又多回收一千塊錢。

創造被動收入:股票,債券,匯市,共同基金(我覺得指數基金比較好),事業,有收入的不動產等等。

不斷的學習。

不要等著買房地產,要把房地產買下來等。

財富檔案16

有錢人就算恐懼也會採取行動。

窮人卻會讓恐懼擋住了他們行動。

財富實現程序:想法産生感覺,感覺產生行動,行動產生結果。

行動是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間的「橋樑」。

如果你只願意做輕鬆的事,人生就會困難重重。但如果你願意做困難事,那麼人生就會變得輕鬆。

目標確定後,就算不方便、不舒服、沒心情,也要行動。

就追求成功和快樂來說,你最應該學習的技巧,就是訓練並管理你自己的心。

提出宣言:你把手放在你的心上,說:

「我就算恐懼也要採取行動!」

「我就算懷疑也要採取行動!」

「我就算不方便也要採取行動!」

「我就算不舒服也要採取行動!」

「我就算沒有心情也要採取行動!」

現在,摸著你的頭說:

「這是有錢人的腦袋!」

財富檔案17

有錢人持續學習成長。

窮人認為他們已經知道一切。


20211125

創新者的六項修練



第一章 敏銳的創新者:發現矛盾,跨界思考

第一類創新者稱為太陽鳥,他們把一個領域的可行做法搬到另一個領域,並加以轉換調整。第二類創新者稱為建築師,他們如同把所有的家具補進房間,先是看見問題,然後設計新的產品與服務,設法滿足需求。第三類創新者稱為整合家,他們結合數個截然不同的現有概念,獲得整合性成果。

太陽鳥:跨界挪用。

類比有两個層面:「表面類比」代表產品的設計與外觀等有相似之處,,「結構類比」代表產品的內涵具備相似概念。

太陽鳥創新者的特質:善用類比,懂得把現有的做法加以改造創新,把不同地方或產業的概念乾坤大挪移,把過時想法改造得足以順應現代需求。

建築師:從頭打造。

建築師創新者的特質:擅長發現問題,辨認瓶頸與障礙,然後提出新點子。

整合家:多方融會。

整合家創新者的特質:擅長兼容式思考,融合現有點子,結合互異的概念,開闢嶄新道路。

創新者最常自問:什麼事情讓我訝異?我有忽略哪個環節?我該怎麼排除阻礙?我看見什麼矛盾?

創新者最重要的利器:好奇心。

第二章 偏執的創新者:迎向天光、永不回頭的賽車手

我有更長遠的目標,不想為其他事情分心。

臉書創辦人

你若要自行創業,就要學著把目光放在一個終極目標,要是看不到就別做了。

喬巴尼創辦人 烏魯卡亞

in-Q-Tel創辦人路易

企業家總是望向天光,而且會不斷修正商業模式,就像賽車手不斷調整方向。我把這稱為駛向成功。

Jawbone創辦人 拉曼

昨天打出全壘打,今天也不會因此贏得比赛,重點在於接下來這一球。

如果我們不競食掉自己的市場,就會由別人競食掉。

蘋果創辦人 迦博斯

Under Armour創辦人 普蘭克

頂尖的全球性企業不是在預測未來趨勢,而是在引領未來趨勢。

Dropbox創辦人 休斯頓

如果你開始覺得自己做得很好,你往往不會再設法做得更好,別人也就乘機迎頭趕上。

Dropbox創辦人 休斯頓

我們想解決基本問題,幫助大眾擺脫掉伴随科技而來的一大堆煩惱。我們想處理新問題。

除非想往後走,否則不要回頭。

-美國名作家梭羅

如果當下覺得自己一帆風順,有可能是在慢慢的落後於競爭者。

創新者把長程目標擺在心頭 度過一時的波折阻礙。他們不以一時勝負界定自己,不以業界規則局限自己,只依循特定的行動方針:關注願景,留意邊緣,並避免回顧。

創新者放眼未來,不是關注現在,而這涉及掌握趨勢與正確投資以換取成功。

創新者樂於拋開過去的做法,盡管當年他們就是憑此成功。他們避免回顧,不管當初多風光榮耀,也不能因此絆住前進的腳步。

永遠沒有正確的時機,總得有人出手。

第三章 果斷的創新者:善用OODA,四十秒內洞悉敵人

如果我只有一個好產品的點子,我絕不會創立公司。你也要有好的宣傳點子。

PayPal首任營運長 薩克斯

若想保持競爭優勢,唯一的方法也許是永遠比競争對手學得更快。

-當代管理學大師 艾瑞.德.格斯

韓戰飛行員約翰.博伊德設計出一套在多變環境迅速決策的架構,稱為「OODA循環」,包括觀察(observe)、定位(orient)、決策(decide)與行動(act)。創新者觀察消費者的舉動,定位手上資訊的意涵,決定採取的行動,然後實際行動,例如改變網站功能,如此才能在多變環境裡創造競爭優勢。

創新者懂得解讀世局,採取關鍵行動,迅速調整修正,所以有辦法取得勝利。

創新者的一大要訣就是握有遠勝對手十倍以上的技術,然後切入某個很小的市場。

第四章 誠實的創新者:對自己的失敗誠實

創新者能誠實面對自己的成功與失敗,並決心從失敗中記取教訓。

成年人不會質疑規則,孩童則不受規則束縛。創新者保有赤子之心。

創新者預先設定失敗比例,他們並不追求完美,而是確保自己冒過夠多的風險。他們預期碰到多次失敗,所以敢於測試,進而找出前進的方向。

創新者有著喜劇演員的臨場反應,他們接受現實,讓故事繼續進行。

創新者會自問:你正在實現你最棒點子嗎?如果你的工作突然告終,別人會懷念你的貢獻嗎?

第五章合作的創新者:天才不孤僻

創新者一開始是孤獨的,必須先讓夢想變成樣品,然後就會有一群人對樣品指指點點,準備好團隊,開始成長。

創造交流空間:創新者明白未來工作模式是集結跨領域的人才,善用各種科技平台,供大家交流想法。

建立快閃團隊:由於科技進步,快閃團隊能迅速集結,著手開工,随後解散。

舉辦獎金競賽:獎勵往往能激勵他人面對難題,靠著網路讓數百萬人知道問題,邀請大家一起想方設法。挑戰能驅動創新。

善用遊戲:遊戲過程有助建立互信,了解別人的強項與弱點,找出往後的合作模式。

培養自己成為T型人才:T型人才有其專業,亦對諸多領域廣泛涉獵。相較於I型人才只專精一門領域,T型人才以開放態度融會各種觀念。

第六章慷慨的創新者:願當好人物,不當大人物

誠心幫助別人,也就同時幫到自己,這是人生最美麗的報酬。

――愛默生

創新者認為成功不只是推出新產品,更是關心顧客、同仁與夥伴。他們把關心別人當作競爭優勢,藉由滿足別人需求締結善緣。

創新者明白創新突破有賴群策群力,會設法與他人通力合作、互利互惠。

創新者依循特定原則以求有效行善,藉此決定幫助對象、所花時間與所花精力,並跟他人互助合作。

創新者相信幫忙合作夥伴,絕對是個好決定,好事一定會發生,即使現在還不知道是什麼。

20211113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高感性(High Concept)指的是觀察趨勢和機會,以創造優美或感動人心的作品,編織引人入勝的故事,以及結合看似不相干的概念,轉化為新事物的能力。

高體會(High Touch)是體察他人情,熟悉人與人微妙互動,懂得為自己與他人尋找喜樂,以及在繁璜俗務間發掘意義與目的的能力。

在高感性時代,我們必須在左向推理之外,補強六種關鍵右向能力。這六項高感性和高體會能力可以協助我們開發新時代不可或缺的全腦新思維。

一、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光提供堪用的產品、服務、體驗或生活型態,已經不夠了。如今論為賺錢或為成就感,都必須創作出好看、獨特,或令人感動的東西。

「好的設計是一種文藝復興概念,結合了科技、認知科學、人類需求,和美感,創造出世人原本不知道自己缺乏的作品。」

—安東奈里(Paola Antoeli),

—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

—建築設計館長

二、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現代人面對過量資訊,一昧據理力爭是不夠的。總有人會找到相反例證來反駁你的說法。想要說服別人、灌輸資訊,甚至說服自己,都必須具備編織故事的能力。

並非「英雄之路」是所有故事的框架,而是「英雄之路」符合所有故事的框架。

三、不只談專業,還須整合。工業時代和資訊時代需要專業和專才,但隨著白領工作或被外包出去,或被軟體取代,與專業相反的才能也開始受到重視:也就是化零為整的整合能力。今日社會最需要的不是分析而是綜合——綜觀大趨勢、跨越藩離、結合獨立元素成為新好產品的能力。

本書所謂「整合」(Symphony),是指化零為整的能力。這是一種綜合而非解析的能力,也是一種從看似無關的領域之間找出關係的能力;它代表體察宏觀趨勢而非特定事實,也包含了將不搭調的東西配對創造出新事物的能力。

「許多工程難題根本不是由工程師解開的,」麻省理工學院的尼葛洛寵帝(Nicholas Negroponte)說:「因為視野比智商更重要。能夠在思考上大躍進,是突破性觀念創始者的共同特徵。通常擁有這種能力的人都是背景多樣、擁有多領域專長、並且資歷廣泛。」

著名語言學家喬治.拉卡夫(George Lakoff)「自認識的過程,其實有一大半就是在尋找足以解釋個人生命的隱喻。」隱喻應該可以理解為暗示,例如喬治.狄麥斯卓(George de Mestral)注意到芒刺總是黏在狗毛上,於是運用隱喻想像,發明了魔鬼沾。

看出事物彼此關係,匯整關係融入全局。

四、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邏輯思考是人類專屬能力之一,不過在一個資訊爆炸、分析工具日新月異的世界裡,光靠邏輯是不行的。想在未來繼續生存,必須了解他人的喜好需求、建立關係,並展現同理心。

五、不只能正經,還會玩樂。太多證據顯示多笑、保持愉悅心情、玩遊戲和幽默感,對健康與工作都有極大好處。當然該嚴肅的時候要嚴肅,不過太過正經對事業不見得有益,對健康更有害。在感性時代,無論工作還是居家,都需要玩樂。

六、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極為充裕的世界。無數人因此掙脫了營生桎梏,得以追求更深層的渴望:生命目的、出世意義,以及性靈滿足。

謙虛、感恩、佈施,藉正向思考找到生命的意義。

20211111

定位

 


定位的基本方法就是要能掌握消費者的內心世界,並試圖將其內心世界好我們的世界相結合。

在今天,假若想成功的話,一定不要忘了競爭對手的存在。當然,也不能忘了自己的定位。千万記住瓊•狄提恩(Joan Didion)的不朽名言:「順勢而為。」("Play it as it lays")

公司的魅力是來自於產品的魅力,而產品的魅力則根植於其在消費者心中所占的地位。

若想發現市場空缺,就一定要有反面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要違背常理。假如大家都往東走,那你就應設法想想看能否往西行,這就是當初哥倫布的策略。

公司名稱別想搭便車,沾別人名氣的光。但是在「定位」上,倒是可以考慮傍大款,如果確實如此的話。


品牌名稱怎麼取?

  • 不應和產品性質過於接近。
  • 有獨特性。
  • 能表現產品特色。
  • 簡潔、易記、朗朗上口。
  • 避免過時。
  • 好聽比好看重要。

使用全名做宣傳,成名之後,消費者或輿論會替你取暱稱或縮寫。

你是誰?給自己定位。有多少人認同?

很少人是靠一己之力而達到名利雙收的境地,真正能確保成功的方法,就是替自己找一匹馬來騎。

1.有發展的公司

2.有能力的上司

3.商界朋友

4.新觀念

5.信心

6.自己

為你的業務定位

一、你擁有什麼樣的定位?

定位就是反其道而行的思考。也就是不從自己著手,而是要從消費者的心理著手。

你所必須做的就是找出早已存在於消費者心中的產品、服務或概念,並將自己的產品、服務或概念和其連上關係。

二、你想擁有什麼樣的定位?

避開宗教、種族、政治等。

今日的就業市場屬於能將自己定位在某一特定領域的專業人才。

三、你的火力必須勝過誰?

在行銷時所遭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與競爭對手相抗衡。

避開行業龍頭。

四、你有足夠的資金嗎?

五、你能堅持到底嗎?

六、你和你的定位相稱嗎?

20211110

證券分析

 

上冊

第六版前言:葛拉罕與陶德的永恆智慧

Baupost Group總裁

塞思·卡拉曼(Seth A. Klarman)

某些個案的(股票)價格(在某些時候)甚至低於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中淨現金量(扣除)。

如今大多數投資者都改用自由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來分析。所謂「自由現金流量」,就是企業扣除所有資本支出,並考慮改善營運資本後,,每年從業務運作所產生的現金。

我們仍須細閱資產負債表。對於企業資產負債表觀察敏銳的投資者,往往能從存貨和應收賬款累積、債務增加以及現金蒸發等狀況,率先發現企業面臨生意萎縮、不堪一擊的窘境。

價值陷阱:價格便宜,但由於資產未能充分利用,因此實際上是不便宜的公司股票。

葛拉罕和德建議投資者購買股價不超過「淨營運資本」(營運資本扣除所有其它負債)的三分之二的股票。

既然估值是一門藝術,且不可能知道關於公司的一切,那麽再仔細的分析,其價值大概只有鞏固持有的信心,和大概的買入、賣出時機。

第一章:證券分析的範園和局限:內含價值的觀念

內含(內在)價值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衡量的是經濟潛力,即擁有者可能從資產中獲得的價值。葛拉漢從來沒有給予明確定義,更不可能有公式。內含價值絕不如市場價格般清晰明確。

雖然賬面價值不是內含價值,但還是一個不錯的指標。若市值遠低於賬面價值,該股還是有一定的買入價值。若市值遠低於流動資產,該股也可以考慮買入。

損益表提供利潤訊息,現金流量表提供資金流轉訊息。當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開始出現分歧,就是該公司盈利存疑的信號。

資產負債表的應收賬款要注意其變化,越來越高可不好。

第六章:選擇固定價值投資的首要原則

選擇固定價值類證券的四項原則

Ⅰ.證券的安全性並不是以特定留置權或其他契約權利來衡量,而是取決於證券發行人履行所有責任的能力。

Ⅱ.應在市場不景氣時衡量這種能力,而不是經濟繁榮時期。

Ⅲ.極高的票面利率並不能彌補安全性的不足。

Ⅳ.挑選任何債券作為投資,都應遵循排除的原則,並須經過符合管制儲蓄銀行投資法規所規定的具體量化標準測試。

第九章

「盈餘比率」、「利息保障倍數」及「盈餘保障(倍數)」這三個詞彙都是同樣的意思。
「利息保障倍數為1.75倍」的說法比相同意思的「安全係數75%」的說法更容易理解,因此我們建議一致使用「利息保障倍數」。一些權威刊物〔例如穆迪在1930年以前出版的《投資手冊》(Manual of Investments)〕使用「安全邊際」來表達息後餘額對可供支付利息之盈餘的比率。例如,若利息保障倍數為1.75倍,那麼安全邊際就是0.75-1.75=42.86%。

下冊

第二十九章:普通股分析的股利因素

1.配息率及其紀錄。

2.損益表因素(盈餘能力)。

3.資產負債表因素(資產價值)。

配息率是指公司每年支付每股股票的股利總額,以每股票面價值100美元的股票當中的金額或百分比形式來呈現。(如果票面價值低100美元,一般不主張以百分比的形式表達配息率,因為這樣可能會引起混淆)。

盈餘率(earnings rate)是指每股股票的每年盈餘金額,以每股票面價值為100美元的股票當中的金額以百分比形式來呈現。

股息比率(dividend ratio)、股息報酬率(dividend return)或股息殖利率(dividend yield),指的是股利支付與市場價格的比率(例如,一支售價為120美元的股票,每年支付6美元的股利,股息比率即為5%)。

盈餘比率、盈餘報酬率或盈余殖利率(earings yield),指的是每年盈餘與市場價格的比率(例如,一支售價為50美元股票,盈餘為6美元,盈餘比率即為12%)。

第四十二章 資產負債表分析:帳面價值的重要

帳面價值做「資產價值」,有時還被稱為「有形資產價值」,以表明無形資產不包括在內。對普通股來說,還經常被稱為「股東權益」。

第四十五章 資產負債表分析(總結)

如果能買到低於清算價值(約等於流動資產減流動負債)的股票,就會得到「滿意的回報」,但是在經濟繁榮期間很難找到。

流動比率CR(營運資金比率,營運資本比率WCR)=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安全線是必須高於200%,150%也能接受。

計算財務實力,另有所謂的「酸性測驗」(acid test),這個測試要求扣除存貨之後的流動資產至少等於流動負債。投資者一般也會預期公司能同時符合2比1測試和酸性測驗。

比較一段時期内的資產負債表,這部分的證券分析涉及以下三個方面:

1.核對報表的每股盈餘。

2.判斷虧損(或獲利)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

3.追蹤公司資源和盈餘能力之間的長期關係。

第五十二章 市場分析與證券分析

為獲利而投資的方法:

a.根據長期、客觀的標準,當市場股價水準明顯偏低時,買進具有代表性的普通股。這個策略需要耐性及勇氣,而且可能會嚴重估計錯誤。經過長時間之後,我們相信會帶來理想的結果。

b.當可以合理的價格獲得這些證券時,買進擁有特別成長潛力的個別證券。

當人們普遍預期會成長時,價格很少會合理。如果大眾購買證券是因為對未來成長充滿信心,此一運作可能合理及帶獲利;但也可能不合理,而且代價高昂。

c.買進安全的優先順位證券。具有充分的保障,而且結合轉換權或類似權利,雖然非常罕見,但並非沒有類似的商品。在這個領域中,只要投資者有耐性及堅持,謹慎的選擇策略應該會帶來理想的收益。

d.買進價格低於内含價值的證券。内含價值不但包含過往盈餘及流動資產價值,而且還包含保守估計的未來盈餘能力。換言之,內含價值涉及質性及量化因素。我們認為,由於目前多數證券都不受歡迎,因此必定有許多情況是市場明顯完全偏離正軌,這為敏銳的投資者創造真正的機會。這些機會可以在債券、優先股及普通股中發現。


以客觀的低點買進股票,在高點賣出,我們稱之為「投資」;而只是「預期」市場價格上升才買入證券,「預期」市場下跌才賣出,這種普遍的做法稱為「投機」。是「投資」與「投機」的基本分別。

這本書如果要完全學以致用的話,可能要再多讀幾遍。我讀了一遍,可以鞏固我已有的知識,不是我自誇,書中的知識多是老生常談,大部分人都懂得,但也視而不見。

葛拉漢投資哲學中的三大基石

1. 正確的投資態度-以投資的角度並經過徹底的分析來建立投資組合。

2. 內在價值-以合理或低估的價格買入低於其內在價值的股票。

3. 安全邊際-從資產評估、獲利能力評估與分散風險來建立安全邊際。

 

★價值投資之賣出時機:

1. 價格過高遠超過其內在價值時。

2. 公司經營狀況變差,其內在價值降低時。


證券分析無法為股票的「適當價位」歸納出通則……股票價格不是經由縝密思考所計算出來的,而是人們各種起伏反應的結果。

班哲明・葛萊姆(Benjamin Graham)和大衛·杜德(David Dodd)

萬萬沒想到和人類誤判心理學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他的演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中,提到了24或25種常見的人性傾向,這些傾向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蒙格認為,了解這些人類固有的心理偏誤,能幫助我們在投資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