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本質的思考力,作者艾菲,本名叫李愛琳。
知識隨處可見,觸手可及,我們需要依據目標將其增修刪減、整合,這種行為就是思考。如何思考需要不斷的學習,藉此發展自己的邏輯框架並持續維修。思考要有方法。
本質思考法
這是透過複雜的現象,看清事物的根本屬性,看透問題的根源,看懂現象背後的底層邏輯的思考能力。
你是否了解事物的根本屬性?只要能夠做出以下三件事之一即可。
- 給出清晰的定義
- 做出準確簡單的類比
- 打出精妙的比方
劉潤對零售的定義:把最終付錢的「人」和「貨」連接在一起的「場」。這就是零售這件事物的根本屬性,也就是其本質。如何改善「零售」,就得從人、貨、場著手。
如何看透本質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溯因推理法
求同求異
先歸納後抽象
關於書中所謂的「抽象」
抽象是指從眾多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質性特徵的思考過程。
抽象就是「從雜亂細節中抓出共同核心」的思考方法。 還要避免過度概括和樣本偏差。
例如:
汽車、火車、飛機 → 抽象出「交通工具」
關鍵三步:
2. 找出根本共同點(能吃、能載人等)
3. 用更高層的概念概括
本質是「化繁為簡」的過濾器,幫我們聚焦真正重要的東西。
思考問題根源
四種思考方法
- 穆勒五法:求同、求異、求同求異、共變、剩餘。
- 共變法說的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一個現象發生變化(氣溫上升),另一個現象隨之變化(水銀膨脹),那麼前一個現象就是導致後一個現象產生的原因或部分原因。
- 5Why
- 結構性分析
- 規則一,任何一層的內容都是下一層內容的總結。例如白菜、菠菜的上一層可以是蔬菜,但不能是水果。
- 規則二,同一層的內容必須具有相同的特徵。白菜、菠菜都是蔬菜,所以不能有蘋果。
- 規則三,同一層的內容必須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排列。可以按價格、筆畫…排列。
- 系統性分析
- 系統特徵:因子之間存在著關係,共同實現同一個目標。例如學校是系統,老師和學生有關係,同為培養知識而聚集。
- 系統關鍵:存量和流量、迴路、延遲。
思考現象背後的底層邏輯
先歸納後抽象
小心求證
經過大膽的假設,若得不到證明,就應該重新假設,再次求證。
三種求證的方法
- 問自己
- 由試驗驗證
- 舉出反例
思考力需要培養,透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認知,保持好奇心,勇於提問。
遷移思考
類似同理可證,例如用「水」來比喻人的德行。
升維思考
層級思考法
普通人看行為,卓越者看願景。再加上使命、價值觀或理念。用馬雲的話說:要想不迷茫,必須要有使命感;要想有方向感,就要有願景;要想凝聚同舟共濟的人,就要有價值觀。
時間軸思考法
如果你有一個夢想,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年,你想試試嗎?
賈伯斯每天早上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後一天,我還願意做我今天本來應該做的事情嗎?
請站在生命的終點思考人生,希望歷史能記住我的存在,至少讓自己的後人記住。
除了站在終點思考,還可以站在遠處(例如五年後),站在極遠處(例如千年之後),站在時間軸外(旁觀者或上帝視角),拉長時間段(拉長下決定的時間)。
視角思考法
《莊子.秋水》篇: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
第三選擇思考法
前有狼,後有虎,你改怎麼辦?我可以往旁邊啊!
無邊界思考法
把格局放大,拉高,不要攀比,不爭輸贏,時時自省,自己有沒有比昨天進步?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圖書舘的書,我還有多少沒讀?我知道自己的無知嗎?我戒了貪嗔痴了嗎?
塑造者思考法
發生衝突時,改變自己比改變對方省力。把自己想象成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最起碼想想,爭贏了,對我有什麼好處?時時思考自己的使命願景價值觀。
逆向思考
做產品,需研究人性。
對成功不可過於樂觀,需準備好面對失敗的方法。
世間萬物永遠在變,只有大道不變。循序大道,應對變化。
捨得。「捨」不一定是「不要」,而是專注做好最重要且最緊急的事,其它的按序接著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