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8

師父:那些我在課堂外學會的本事


傾聽,人人皆可為我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營業額的預估和追求,我實際上能做到什麼程度?接下來預估成本和毛利。其實就是簡易版的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也是事業計劃書。

除非能增加營業額和毛利,否則降低利潤搞促銷沒有意義,尤其是創業初期,現金流不足時。

賺到現金,才是王道。

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經營事業,不論何時,皆當如此。

保護好現金,避免情緒化決策。世間處處有商機,保證成功卻無一。

堅持,紀律,專注。

買公司要先瞭解具體的,可計算的人事時地物:有哪些大客戶(復購率、金額、占比…);員工(薪資、佣金…);經銷商

一家公司的價值乃是從現金流得知,或者用EBITDA減去資本支出。稅前息前折舊前攤銷前利潤(英文: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即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盈利。

談判,先搞定次要議題,這樣比較容易在主要議題上得到更多好處。想辦法讓對方先說,傾聽對方的需求。不需要也不太可能滿足所有條件,雙方都是。稍微做點讓步,以換取想要的結果。

客戶需要被傾聽、被瞭解、被迴應,即使自己心裏覺得很蠢,甚至與自己的專業相反或被鄙視,也不要反對客戶,這需要很大的克制修養。

主業不可接受低於成本的折扣,即使相關設備和料工費處於閑置狀態。

不管公司多大,職位多高,都應該安排行程去傾聽客戶。走上第一線,瞭解客戶的需求。

打算擴展事業前要注意,事業是達到目的的手段,你希望你的人生如何規劃?

可以把員工當夥伴,但是一個團隊的領導只能有一個,這個人必須顧及公司整體利益。所以在照顧員工和維護公司利益上,要拿捏住分寸,要做到知人善任。

業務員薪資待遇定為固定薪水,並根據個人及公司整體表現各占一半的因素來加薪,以團隊的方式來工作,全公司使用同一套薪酬制度。當然,一開始還是可以按照行業習慣給佣金。

跨部門教育訓練,有助於部門成員的相互理解和企業文化的養成。

事業上的問題需要建議時,不要問會計師和律師,應該諮詢已創業者、企業家和經理人。

凡事豫則立,不預則廢。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事先做好準備,瞭解客戶基本資料、外觀、習慣…尤其是需求。

切不可倉促做重大決策,尤其是有人催你時。

20250521

中國最敢講真話的股市人:中國第一分析師打磨十七年的股市眼光,最誠實又直白的洞悉市場真相


回看至少三年的營業額、利潤、現金流是否在成長,然後再看股價合理性(估值)。

以創業的眼光投資股票。你願意買下這家企業嗎?應該在意的是成長性和獲利能力,而不是股價波動。

warrants,認股權證、認沽權證,台灣叫權證,香港叫窩輪。

主業沒前景就應該拋棄,尋找另一個成長點。

要小心高收入、低獲利的陷阱。也就是營業額高,但利潤很低。

別只看獲利成長率,還要檢視資金報酬率(ROIC)。

注意你買進的企業,是否過度注重資本運作。可觀察現金流是否充足。

20250509

跟誰行銷都成交


原書名:Building a StoryBrand: Clarify Your Message So Customers Will Listen. 打造故事品牌:清楚傳達訊息,讓顧客願意傾聽。

20250507

滾動內容複利


滾動內容複利:掌握長銷經營者的關鍵行動選擇,持續變現,穩定創收。與英文書名:Perennial Seller: The Art of Making and Marketing Work that Lasts差很多,直接翻譯:創作和行銷持久作品的藝術。創造經典的藝術?創造與行銷長銷品的藝術?

多數產品會用大於創造的時間來行銷,但是無法創造出經典。

創造經典的事前工作:概念、動機、產品與市場匹配度、執行等無形因素極為重要,不能跳過,無法事後補強。

偉大作品並非橫空出世、一蹴而就,因為從來沒有人關注他成功之前的準備和遭遇。大多數的作品都不會成功,持久就更為稀少。

創意從何而來?它是一點一滴創造出來的。只要創作者投入足夠時間,不論多渺小、多傻氣的想法,都可以變成壯觀、重要、引人讚歎的作品。

創造要根據利基,一開始就要,利基在於:「為誰而作?」要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而不是滿足自我。通常,一個產品無法讓所有人都接受,正所謂「有的放矢」。接下來,要確認這個產品沒人做,至少跟別人不一樣(有人要的不一樣)。

創新需要注意細節,不走捷徑,戒慎恐懼。

在最艱難的時刻,每個人都不知道,也沒興趣瞭解我的願景,表面上看來,我就是個廢物,而且連我自己,有時也會懷疑這個願景實現的可能性。但是,現在,放棄了,這輩子就真的完了!誰能幫我?很明顯,就是我自己。只能唾面自乾,迎難而上。成功之前的過程,對自己很重要,但是在沒有成功之前,沒有人會有興趣知道你的過程。即便連想法也不能讓人知道,這通常會招來鄙視、厭惡、勸退、忽視…我們應該體會到,如果此時有人跳出來指點(包含指責)有多麼珍貴了。我們要對他充滿感激,而不是氣憤。

Neil Gaiman 說:「記住,別人說你有問題、說他們不能接受時,他們幾乎總是對的。當他們具體告訴你問題何在、要怎麼改時,他們幾乎總是錯的。」可以理解為:接納批評,但保持獨立判斷。

作品吸引力三要素:定位、包裝和話術。定位就是要找到這個市場的第一,找不到就細分市場,直到找到,這也是行銷。文章的包裝包含SEO和關鍵字。

身為領導者,你有很多事情可以少做,但是最不能少做的就是行銷。

找出自己所擁有的行銷資源,儘可能全部用上。

想要容易、便宜的在媒體曝光,自己的產品要夠優秀,產品也需要讓對方(例如記者)感到有趣,最好還有利於對方。

「傍大款」也是在媒體曝光的方法,這「大款」可以是名人、社會議題、政治話題、新科技…

至於付費廣告,得要慎重考慮。最好等到產品有實質收入和交易,能支應廣告費的時候,廣告才開始有意義。廣告可以助燃,但很難自燃。

口碑很重要!!持續創造口碑更重要。

得到對方的電子郵件很重要嗎?如果這是建立平台,收集粉絲的最重要工具,比社群媒體更重要,我為什麼不用?不過確實,社群媒體不能持久。

儘可能培養將來能幫助自己的人,誰?任何人。如何培養?幫他。人脈要靠爭取和維繫。除了與人為善,還要積極找到對的人,和他發展關係。

不斷的推陳出新,是行銷自己最好的方式。即便是把舊東西重新包裝也行,例如二十週年紀念版、修訂版、重製版…,但是心態上要小心謹慎,如履薄冰。

運氣其實很重要,但前提是:

  • 有足夠優秀的作品
  • 知道誰會看(用、吃…)
  • 照顧好他們
  • 再創新品

有這些準備,就有資格等待運氣了。

萬萬沒想到和人類誤判心理學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他的演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中,提到了24或25種常見的人性傾向,這些傾向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蒙格認為,了解這些人類固有的心理偏誤,能幫助我們在投資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