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君子的基本條件是助人、做正當的事、回饋社會。為何?因為君子成人之美、見義勇為、天下為公。
想創業就要先給這個事業創造一個意義,從這個意義中創造一句格言做為團隊的方向,然後開始製MVP,接下來想怎麼賺錢,最後才是建立目標和行動計劃。
意義就是願景,格言就是理念,理念(為什麼)、價值觀(如何做)、使命(做什麼)、願景(希望成為什麼),順序大致如此,並非絕對。意義是對未來理想狀態的描繪和期望。而格言回答了我們為什麼要做。但是作者舉了個例子,星巴克的格言是:時時刻刻給自己一點鼓勵。經營理念則是:使星巴克成為世界頂級咖啡的主要供應商,並且在企業成長的同時保有我們所堅守的原則。我覺得格言還是理念,而作者說的經營理念比較接近價值觀。格言要短而具體,像咒語或偈。
接下來就要想辦法賺錢了。要先確定市場在哪裏,初期市場最好精細化。市場指的是目標消費者、用戶之類。
最後是建立目標和針對目標展開行動計劃。
產品定位代表的是組織的精神所在,能呈現出創業者、顧客、創業夥伴支持該組織的理由。好的定位應該是:不用說也明白;讓目標顧客一看就知道這是為他設計的;屬於組織的核心能力;這個核心能力與顧客需求一致;能用很久;能跟別人不一樣,最好是唯一的。給產品或公司命名亦當如此。
提案首先要讓對方知道你是幹什麼的。然後想象如何回答對方說:那又怎樣?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計劃書像雞肋,遠沒有提案重要。給創投看的,要明確具體的資金用途,預期獲利(或損益平衡點)及時間,可能的顧客名單,當然,這些都是假設的。
開店選址一定要親自去觀察,注意客流量。隨時注意現金流。
利用知名品牌的意識,例如做彩寶生意:品質和周大福或Cartier一樣好,但價錢便宜百分之五十。然後找到你產品的獨特賣點,例如價格、易用、便利、設計、可靠性、速度、效率、選擇性、服務、地點…最好還是大品牌瞧不上的。
用省錢的方式處理小事,例如辦公軟件用免費的,電腦用二手的,辦公室租金選最便宜的…大事就要捨得花,尤其是能與投資有關的,投資就是能帶來收益的項目。
好夥伴會引來好夥伴,吸引好夥伴的是願景。
品牌需要有感染力,讓人信仰並為之傳播,而這需要有好產品的支持。好產品必須容易操作,功能單一,這是彼得杜拉克說的。手機比較特別,它是集多種功能在一起,但每一項功能都操作簡單。
品牌和產品,必須從人性出發。而且將年輕人做為目標顧客最好。
創業歪打正著的例子很多,本來鎖定的市場乏人問津,卻被拿去做其它用途。如果發生了,那就跟著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