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4

非常潛力股



閒聊法

通常用在詢問競爭者或客戶對該公司的看法,詢問內容可以參考以下要點。

該買什麼,15項要點,助您找優質股

第一點:公司是否擁有潛力充分的產品或服務,至少在未來幾年大幅增加公司銷售額?

投機者往往尋找低價股,熱衷於一次性獲利。不過我也是尋找低價股,也會關注其獲利能力、成長性等條件。

提早買進產業轉型的公司即可享有豐厚的利益。這個就有點玄了,如何判斷新的產業發展性?多久開始?競爭力如何?

即便是表現傑出的公司也不一定每年都成長。而且過去不等於未來。

第二點:當公司目前具吸引力的產品線,其增長潛能已發揮殆盡時,管理層是否有決心開發具潛力的產品或製程,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總銷售額?

  1. 評鑑目前擁有的產品是否有潛力繼續擴大市場。
  2. 管理層是否意識到市場潛力已到極限。

想知道以上兩點,對我來說是天方夜譚。不過國際局勢、產業趨勢、國家政策、人事異動、市場預期等等,都能對公司產生影響,這些是比較容易取得的資訊。

第三點:以公司規模來說,企業研發工作的成效如何?

產業平均研發費用跟公司的差距?

工程費用不應當成研發支出。

如果能知道公司的研發效率就好了。

第四點:公司是否擁有高於平均水準的銷售團隊?

銷售,生產,研發,企業成功的三大基石。

第五點:公司有沒有高利潤率?

最好是能長期維持高利潤率,最起碼也要高於產業平均。

有時利潤率縮減或零利潤的真正原因,是當下投注金錢做更多研發。

第六點:公司以什麼行動維持或改善利潤率?

第七點:公司的勞資與人事關係是否理想?

這一點可以從人員流動率、工會的表現看出來。

第八點:公司高階主管的關係是否良好?

第九點:公司管理層是否有足夠的板凳深度?

管理層是否有足夠的權力?是否注重人才的培養?員工的意見是否得到重視?

第十點:公司的成本分析與會計控制是否理想?

第十一點:就所屬產業特性而言,這家公司是否具有哪一些層面,能讓投資人看到他在眾多競爭者之中的突出之處?

但是,誰能保證這家公司產出的是像iPhone一樣的產品,還是像日本氫能源車一樣的產品?都很突出啊!專利權都很多啊!

第十二點:公司有沒有短期或長期的獲利前景?

第十三點:在可預見的未來,公司是否會因為成長而必須進行股權融資,以致發行股數增加而損害了原有持股人從公司預期成長所得的利益?

不應便宜才買入股票,而是該股票可望得到豐厚收益才決定買入。

在公司成長後需要的資金將持續成長,屆時進行股權融資就是必須的了。

第十四點:管理層是否只在公司運作一切順利時才會開誠布公與投資者交流,但諸事不順時卻三緘其口?

這類公司就別投資了。不過,如果數據造假就很難發現了,恆大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第十五點:公司管理層是否具備絕對的正直態度?

看看就好,我父親經常告誡我:人心隔肚皮。

何時買進

崩盤。

績優股偶然出現問題,導致股價大跌。

有新產品開發計劃。

基本面已改善多年。

盈餘已大幅改善,但股價還沒有反應。

政策已點名,但股價還沒有反應。

何時賣出

當初買進時犯下錯誤,而且錯誤越來越明朗。認賠停損,但還是會有意外,例如2024年四月的A股603900萊紳通靈,所以我通常不會做停損的動作,當然這並不是個好對策。

公司的實際狀況,偏離了15項要點。

何時不該賣出

某些預測,例如空頭、衰退、估值過高。

作者認為,如果買進普通股的時候做足功課,那麽賣出時機幾乎不可能到來。

股息

有盈餘不發,股價也不漲,營業額和盈餘也沒有成長,我個人覺得這公司有問題。反過來,股息發很多,公司並沒有成長,那也要注意。重點是股息政策必須保持一貫性,而投資者也不應過於重視股息。

投資人五大禁忌

別買進正處於促銷期間的新創公司

通常指投入商業營運不到兩、三年且獲得營業利潤未滿一年的公司。所謂促銷期間,就是指上市後還在畫大餅的時期,並沒有實質的產品,一切都在研發階段,這些公司確實有很高的風險。

別因為股票在「櫃檯市場」交易就不予考慮

現在更是無差別了。

別因為年度報告的格調吸引你,就決定買進股票。

別以為股價相對於盈餘偏高,就表示未來的盈餘成本已大致反映在股價上。

注意公司的盈餘只是曇花一現,還是不斷地讓盈餘創新高。

不要錙銖必較

不要未達目標價而不買進。我也是依據這個原則,不過通常買了之後還繼續跌。

投資人另五大禁忌

不要過度強調分散投資

如果你很瞭解這家公司,表現也一直很好,專注一點也好。

一個散戶最多只能持有八支股票,太多會照顧不來。

別害怕在戰亂的陰影下買進股票

保留現金沒大用。

別忘了你的吉爾伯特與沙利文

意思是不要管過去的股價。按我的經驗,這句話尤其對那些曾經買過的股票特別有意義。不過更嚴謹的說法是要關注歷史的方方面面,例如15項要點,不能只看股價。

别忘了時機也很重要——買進真正的成長股時,該考慮的不只是價格因素。

買進真正優秀的成長股時,除了考慮價格,不要忘了時機因素。好的股票,不一定是挑固定的價錢買進,也可以考慮在特定的日子買進。

別跟隨羊群

如同股價一樣,當你聽到消息時已經晚了,但沒什麽好可惜的,因為大多數人跟你是一樣的。

屈原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投資者不論在狂熱的或是悲觀的股市裏都應該保持理智。

如何尋找成長型股票

先專注兩點:

  • 有沒有能賺錢的產品?當然目前還沒開始賺。
  • 競爭者是否很難模仿?

然後按作者的想法,就是聊天了。

保守型投資的四個面向

第一個面向:傑出的生產、行銷、研究及財務能力

  • 低生產成本
    • 比競爭者的損益平衡點更低
    • 高於平均水準之利潤率
  • 強大的行銷組織
  • 傑出的研究及技術能力
    • 能爭取到定價權
  • 財務能力
    • 精確的成本分析(例如產品單位成本、研發成本、銷售成本等)有利於謀取收益、偵測威脅、降低成本。

第二個面向:人的因素

  • 有一個人,他擁有意志堅定的創業家性格,帶著衝勁、創意與技能,把公司打造成真正值得的投資工具。
  • 或,有一位執行長,他致力於企業長期成長,擁有一個非常能幹的團隊,並且適當授予他們職權,以掌握公司的各個部門和職能。
  • 從外部招聘高層,是非常惡劣的徵兆。
  • 讓所有人都感覺到這家公司是個理想的工作場所。

第三個面向:某些企業的投資特性

  • 持續的獲利能力,包含投資回報率、利潤率。
  • 經濟規模,但是我覺得這優勢並不是必然的,就算是,也不保證長久,記住熵增。
  • 創新能力。有什麽事情是這家公司有能力做,但其他公司卻無法做的這麽好的?
  • 產品可靠性。

第四個面向:保守型投資工具的價格

公司股價、本益比是否合理,來自於市場給她的評價,沒有絕對。


『雖然本益比偏低的股票可能很有吸引力,但低本益比本身並不是投資價值的保證,反而可能是個反應公司弱點的警訊;決定某支股票是否便宜或估價過高,並不是當前股價相對於當前盈餘,而是當前股價相對於未來幾年的盈餘』

有句話說:世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但是還有一句:萬變不離其宗。股票,我的經驗是一點點的檢查,加上很大的運氣。我只是散戶,想瞭解公司的實際情況難如登天,公開資料是真真假假,市場預期和專家言論幾乎不可信。但是,行業前景、政策,這些還是必須要瞭解,財報仍然需要閱讀。這就是「變」與「不變」的意義。

沒有留言:

萬萬沒想到和人類誤判心理學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他的演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中,提到了24或25種常見的人性傾向,這些傾向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蒙格認為,了解這些人類固有的心理偏誤,能幫助我們在投資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