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

藍海策略



工作流程改造要:合併,重組,簡化,刪除;藍海策略的尋找要:消除,減少,提升,創造。一個內修,一個外求。

重建市場邊界的途徑

  • 跨足另類產業:你的產業有哪些另類選擇(功能和形式不同,可是目的相同的產品或服務)?顧客對這些選擇進行取舍的原因何在?競爭對手都在幹什麽?或者不願意幹什麽?
  • 探討策略群組:你的產業有哪些策略群組(在產產業中採行相同策略的公司)?顧客決定他要「講究」還是「將就」的因素是什麽?顧客想要什麽或者不要什麽?
  • 破解顧客鏈:你那一行的顧客鏈是什麽樣子?這個產業通常鎖定哪一個顧客群組?如果轉變產業的顧客群可以用什麽方式開啟新的價值?
  • 互補產品與服務:你的產品或服務的整個使用流程如何?在使用之前,使用過程,使用過後有哪些情況?你能否指出痛點所在?如何經由互補產品或服務消除這些麻煩?
  • 理性訴求VS感性訴求:你的產業競爭是依據功能訴求還是感性訴求?如果是根據感性訴求,你可以消除哪些因素使它走向功能定位?如果你是根據功能一較高下,你還能增加哪些因素將它推向感性定位?
  • 看見未來趨勢:有哪些趨勢很可能對你的行業造成衝擊?無法扭轉,而且正已明確軌跡演進。這些趨勢會如何衝擊你的行業?面對這種情勢,你可以用什麽方式為顧客開啟前所未有的用途?

還沒有成為顧客的人群,與現有的顧客相比有什麼共通性?

在追求產品差異化與低成本的同時,也能讓他們的價值、利潤與人員主張一致化。

價值、利潤與人員三種主張,是成功進入藍海的關鍵,只要達成策略的一致性,降低持久性風險,就能獲得高績效而持久的策略。也就是至少必須達成顧客、企業和員工三贏,甚至包含供應商,使模仿變得困難。

沒有一個企業(或國家)能夠永遠守住一個藍海而停止價值創新,競爭對手很快就會從你無法察覺(,或者就算察覺也不放在心上)的方向上突破,創造出新的藍海,並且讓原來的海乾涸,不管紅或藍。最近全球各個汽車王國被中國超越就是很明顯的例子。但是如果也想守住,中國又能擁有這片藍海多長時間?要有危機意識,不可能永遠稱霸。但是人性如此,又能如何避免衰敗?

這本書沒有很認真看,先瞭解一下,以後有機會再複習。

沒有留言:

萬萬沒想到和人類誤判心理學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他的演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中,提到了24或25種常見的人性傾向,這些傾向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蒙格認為,了解這些人類固有的心理偏誤,能幫助我們在投資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