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成本就是取捨抉擇——為了做某件事,現在或後來捨棄的東西。當我們做出選擇,犧牲的就是這些機會。
尤里西斯約定(Ulysses Contract):指的是我們為了抗拒未來誘惑而樹立的阻礙,我們不給自己任何選擇,消除自由意志。常見的財務性尤里西斯約定包括:預先對信用卡設定限制,或是只使用預付的簽帳金融卡,或是取消這些金融卡,只用現金。還有就是強制或是自動儲蓄,這種儲蓄是指理財,而不是存銀行。羅伯特清崎說,富人的投資項目是:
- 良好的財商教育
- 創立自己的企業
- 大量的房地產投資
- 私人普通股權基金
- 套利基金
- 個人短期資本經營者
- 私人會所
- 有限合夥
現階段的我,只能選擇羅伯特清崎不喜歡的股票。
消費者心理通常很容易被錨定、從眾和自我因循。
我們很容易敝帚自珍(endowment effect),也容易傾向損失趨避(loss aversion ),尤其在有沉沒成本(sunk costs)的時候。
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計較公平性,例如開鎖,愚鈍的新手浪費冗長的時間,還把鎖弄壞了,我們可能付出較高的費用和新鎖的價格;一個熟練的老手幾秒鐘就開鎖了,鎖還是好的,當他管你要跟新手一樣的價錢,我們可能就不樂意了。所以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可能需要假裝很費力的樣子,讓顧客看到這不是件簡單、容易的過程,這樣顧客會比較滿意我們的服務。
語言、文字和儀式,都有神奇的力量。《論語》: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幾千年前就已經知道語言的厲害了。一段複雜的文字通常可以賣出更高的價格,不管顧客看不看得懂。給顧客有儀式感,產品會比較好賣。
我們對錢常犯的心理錯誤還有:
心理賬戶:在某些場景花錢毫不在乎,在另外的場景又摳得要死。但是你的一千塊還是一千塊,並不會變得值錢或不值錢,錢就只是錢。
免費:免費通常會要你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
付錢的痛苦:為了緩解痛苦,銀行發行信用卡,商家使用數字錢包,就是希望我們看不到真金白銀被花掉了。
關於旅遊的安排,通常預付全款,會比當下按需要付費,心理上會愉快很多。
相對性:買車時,相對於昂貴的車價,再加購幾萬塊錢的導航,就覺得小兒科。而事實上,我們直接買一個導航儀通常只要幾千塊。
折扣是真的折扣,還是先調高價錢的折扣?但是對賣方而言,取消原有的折扣,即便原有的折扣是假的,即便新的價格比有折扣還低,顧客都可能會拒絕購買,因為人類不喜歡損失。這裏還有個問題,人類通常不會認真思考,因為大腦喜歡懶惰。
點餐時,問顧客要加幾個蛋,效果通常比問顧客要不要加蛋好。所以不要提供無限選擇,而要提供有限選擇。
期望:也就是預期心理,買車前的試駕,或者只是讓你坐進駕駛座,都是希望給你一個想擁有的預想。
品牌和聲譽會影響顧客的期望,所以做生意要誠信,小心維護自己的品牌和聲譽,讓顧客對我們的品牌產生自我因循。
自制力:懂得延遲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 )是自制力的一種表現。
凡事三思而後行,重視價值而非價格,多思考少用捷思,逆向思考,都能減少思維發生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