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4

造局者



創新,可能讓過去無可改變的限制,開始具備可變性。要選擇改變哪些限制的時候,根據可變性原則,應該要挑出各種我們能夠影響的要素。如果希望反事實(另一條路)能發揮作用,讓夢想成真,該調整的並不是那些我們本來就該遵守的限制(例如經理手頭的預算,或是主廚能運用的烹調時間),而是調整那些能透過行為或選擇而改變的限制。這樣一來,夢想成為現實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可變性原則並不完美。對於哪些事情可變、哪些又不可變,我們可能會出現誤判。然而這套原則有一個很大的優勢:能讓我們把推理的焦點放在那些我們有能力影響、更改、或塑造的事物上,幫助我們看到選項 採取行動。

別的領域或行業,有什麼做法或理念可以借鑑?

我的社會敏感度是不是很低呀?

一個羊群裏,只會有一隻領頭羊,所有的羊都聽牠的;到了人,為什麼就變成多數決?群眾真的有智慧嗎?

我們的思考本來就能超越表面及熟悉的事物。我們能夠做著有目標的夢,讓夢想朝著特定方向發揮,而不會受到已知或平凡的限制。這就像是一種心智的鍊金術,能夠化舊為新,化過去為未來,化普通為珍貴。

我覺得,如果不想聽故事,那麼這本書看最後一章就夠了。下面是最後一章完整內容。

思考框架使用手冊

駕馭心智模型

我們隨時都在建立思考框架,

但如果能刻意為之,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 找出並檢視自己心智模型裡的各項假設。
  • 去問各種「為何」與「如何」:你為什麼會得到這項結論?如果你預期會發生這種結果,世界將會如何運作?
  • 想像某個聰明的朋友、史上的英雄、或競爭的對手,會如何構思對某項挑戰的思考框架。
  • 問問自己,如果想對某個情境提出不同的思考框架,必須做出什麼改變?
  • 在你的想法與他人不同,試著找出對方的觀點有什麼基本假設。

盡情做夢,但要有適當的限制條件

應用某項思考框架的時候,

重點在於迅速、有效找出合適的選項。

我最差的就是不曉得怎麼做夢,不過這裏的內容也不像在告訴我。

  • 把重點放在最容易改變的要素。
  • 調整限制條件的時候,先從最小的調整開始,再慢慢思考是否需要進行較大的調整。
  • 調整時需要思考是否會抵觸其他既有的假設或信念,以維持一致性。
  • 如果不容易同時在心裡記得所有的限制條件,就試著以實體模型的方式來呈現。

另啟思考框架時,要更聰敏

切換到不同的思考框架,

就能讓你對世界有不同的觀點,但這也有風險。

  • 先看看自己的框架庫,瞭解是否有其他適用的框架。
  • 檢查其他領域的框架庫,瞭解是否能借用並調整。
  • 確定前兩種方式無效,才用上最困難、也是最後的殺手鐧:發明新的思考框架。
  • 要記得權衡各種限制條件的收放:緊貼情境的框架(相似度高、或較熟悉的,像緊身衣),應用起來快速、但功效可能有限;較為寬鬆的框架,應用起來較為全面,但就比較耗時間。
  • 太常另啟思考框架容易令人迷失方向,所以不要一直去另啟思考框架。

情境條件很重要

我們可以透過認知多元性,

來改進造局能力。

  • 培養對陌生事物的好奇心,持續挑戰自己的世界觀。
  • 接受不同思考框架碰撞而造成的緊張壓力:與其說那是別人想錯了,不如說現實本來就是那麼複雜。
  • 務必說實話,就算有時候會讓個人或團體感到不舒服,也在所不惜。那些真正重要的人,會尊重你這樣的勇氣。
  • 尋求異議,而不是追求他人認同。
  • 團體要下決定的時候,先請每位成員各自建構好思考框架,之後再集合大家分享意見,做出決定。

思考時要超越本位

社會必須確保擁有多元思考框架(因為每個人的立場、認知、心智模型不同)

才能在時局動盪的時候,提出最佳回應。

  • 要努力讓自己看到所有色彩,別當色盲。發表意見和聆聽意見時,要開誠布公,要尊重差異。
  • 把社會上的摩擦,看成是這個社會的優勢、而非缺點。
  • 透過教育,讓大家尊重彼此的思考框架。
  • 促進文化融合,並以此在社會中培養想像力、創新與活力。
  • 如果有任何人、任何團體說,唯有自己的思考框架放諸四海皆準、能夠涵蓋一切現實,千萬不要相信。

想建立新的框架,大概需要頓悟。

六塵中,除了「法」,AI基本上都能算出來,以後人類的工作,大概只剩下想象力了。

大體上,人類還是會趨向同質性,在群體中,個體通常缺乏自我。

書中提到關於近代中國的落後,是因為政體過於單一,不如歐洲的分散,可以產生更多的創新。我倒覺得跟政體關係不大,國運才是重點。這種不可言喻的事物,比較像股票的指數。

最後,閱讀古代經典和近代重要事件,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庫,有利於框架的應用。


沒有留言:

萬萬沒想到和人類誤判心理學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他的演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中,提到了24或25種常見的人性傾向,這些傾向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蒙格認為,了解這些人類固有的心理偏誤,能幫助我們在投資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