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分老股票
拆分部門的概念:
- 拆分交易通常優於股市大盤表現。
- 挑選自己偏好的拆分交易,對於報酬績效更有幫助。
- 具備某些特殊性質的拆分交易,機會特别好:
- 機構投資人不喜歡拆分獨立企業(但不是基於投資考量)。
- 内線人士喜歡拆分獨立企業。
- 拆分交易揭露了過去所隱藏的投資機會(例如:便宜股票、好機會、某信用擴張的風險/報酬狀況)。
- 藉由新聞報導與證管會申報資料,投資人可以尋找與分析新的拆分交易機會。
- 留意「母公司」的情况,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穫。
- 部分拆分交易,以及透過現金增資方式進行的拆分交易,往往代表特殊的投資機會。
- 務必特别留意内線人士的動向。
有些股票拆分後,一開始會跌。
拆分前後注意高管和大股東動向。
確認其價值(每股盈餘、本益比),和股價比較合理性。有些看不到本益比就用同業平均。
找到足夠的安全邊際。
財務杠桿越大,股價越有上漲潛能。
個人別搞風險套利
但是搞合併證券可以,包含普通股、可交換次級無擔保公司債、有價值權證(CVR, Contingent value rights)、認股權證。(台灣有這些嗎?)這通常發生在企業購倂期間。
查閱證管會(台灣可查「公開資訊觀測站」)申報資料,詳細瞭解營運狀況。有時股東說明書或委託書也有被忽視的機會。
破產與重整
不要買剛申請破產保護的公司的普通股,即使該公司體質還不錯。若要買重整後發行的新股,最好該公司是:具有顯著的利基市場、品牌、經營特權或產業地位者。
其它
長期選擇權(LEAPS, long-term equity anticipation securities)台灣有嗎?在市場預期差的時候可以考慮。認股權證(warrants)有時候會優於LEAPS。
選擇權交易的機會通常發生在拆分、重整、合併時。
自由現金流量(FC, free cashflow)=凈收益(NI, net income)+折舊+攤銷-資本支出。如果FC長期高於NI(通常指每股盈餘),就應該根據FC來衡量企業價值,如果FC長期低於NI,就應該採用比較保守的FC。
做多數人不想做的事,才有機會,例如讀書、閱讀財報、累積經驗、逆向思考、保持耐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