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事要做的事,就是必須質疑你的構想,從零開始重新思考。
有什麼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但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這個反主流問題很難直接回答。換個角度思考會容易一些:什麼是大家都同意的事?德國哲學家尼采寫道:「瘋狂少見於個人,但在團體、政黨、國家和時代來說卻是常態。」如果能找出一個讓大眾產生妄想的看法,也就能找到隱藏在背後「反主流的事實」。
創新沒有絕對正確或必然的方法,有時候離經叛道也會成功。以下的方法可以參考但不一定要照做:循序漸進,保持精簡有彈性,面對競爭求取進步,專注在產品而非專注銷售,大膽冒險比無聊瑣碎好,壞計劃比沒計劃好,競爭市場賺不到錢,銷售與產品一樣重要。
最成功的企業會先占一個特定市場,然後擴展到相近的市場。成功的企業都有個類似的創業故事,他們都是由核心事業逐步向外擴展。
西洋棋棋王何塞.勞爾.卡柏布蘭卡(Jose Raul Capablanca)說:「要成功,首要工作就是必須先研究殘局。」
冪次法則(power law):個體的規模和其名次之間存在著冪次方的反比關係,R(x)=ax-b。其中,x為規模(如:人口、成績、營業額…),R(x)為其名次(第1名的規模最大),a為係數,b為冪次。冪次法則類似於80/20法則平均值意義並不大,重點是你有沒有抓到那個接近無限大的公司。
四大社會潮流已經剷除對秘密的信仰。一、漸進主義(循序漸進,不要偏離正軌,偏離是不好的。);二、避險(害怕出錯,所以不應該去挖掘秘密。);三、安於現狀;四、扁平化(別人比我更聰明,輪不到我尋找秘密。)這是創新之所以困難的地方,因為我們已經失去好奇心。
秘密可能就藏在最平凡的角落,每天都要做的事,每天都要走的路,都可能還有能創新的地方,閑置的私家車,酒店沒有租出去的房間,懶得出門買餐食…。
看完之後,我確定自己完全不符合創業家的特質。但是我已經沒有退路,只能繼續摸索著找到創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