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2

長線獲利之道:散戶投資正典2015

 


長線獲利之道

散戶投資正典

Stock for the long run 5

Jeremy J. Siegel

長期資本和雷曼兄弟為什麼倒閉?貝爾斯登為什麼賤賣給摩根大通?哪些人獲利?是不是像聯準合主席班 ·貝南克(Ben Bernanke)2002年11月8日在經濟學家米爾·傅利曼(Milton Friedman)九十大壽慶生會上的談話:「關於大蕭條,您說對了,是我們一手搞出來的。我們很抱歉。而,感謝您,我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是嗎?

華盛頓大學聖路易分校的經濟學教授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提出一套「金融不穩定性假說」(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他相信長期經濟穩定資産價格上漲,不僅吸引投機客和「動能型」(momentum)投資人,也會招致騙子從事類似老鼠會的龐氏騙局(Ponzi scheme),讓想要搭市場漲勢順風車的一般投資人落入陷阱。

美國股票投資報酬率與黃金大致上成反比

風險與報酬是構成財務與投資組合管理的基本元素。

決定股票價值的基本因素,是投資人的未來預期現金流。這些現金流稱為股利,來自盈餘。如果企業利用保留盈餘賺取的報酬率等於用其他企業資本賺取的報酬率,那麼,一家公司的股利政策即便會影響未來每股盈餘股利的成長率,却不會影響目前的股價水準。

當股票收益接近債券收益時,市場重挫將一觸即發。

流動性是一種資產特性,衡量賣方一旦被迫在短期内出售該資產時,要面臨多大幅度的折價。流動性高的資產其折價幅度低,流動性低者其折價幅度高。有一個便利的指標可用來衡量股票的流動性,即該個股平均日成交量與所有在外流通股數之比,通常稱為該個股的周轉率(turnover)。周轉率高的股票,其流動性會高於周轉率低的股票。

長期下來,高股利殖利率、低本益比與低流動性的股票投資組合將會超起大盤,幅度勝過效率市場假說所預期。

然而,,投資人應瞭解,任何策略都不可能永遠超越大盤。


我當然樂於正確預測出股市行情並預見衰退,但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只要能像巴菲特一樣,找出能獲利的企業就滿意了。

——彼得・林區(Peter Lynch),1989年

股市會在經濟衰退前走跌,在復甦之前起漲。但是,股市也常常發出假警報。

股票的價值以企業獲利為本,景氣循環是決定獲利的主要因素。目前沒有人能預測景氣循環

貨幣政策是引發市場大喜或大憂的最大單一因素。這包含銀行紓困和量化寬松。但是大約有70%的大漲或大跌是找不出原因的

失業率下降,基本工資提高,利率調漲,都有可能引起通貨膨脹而導致股市的下跌

債券價格和利率呈現反向走勢。

經濟增長對股市是利多,但是隨之而來的利率提高,就會使股票的投資報酬率降低。反之,疲弱的經濟數據會拉低企業預期獲利,然而利率如果也跟著走低,股市很可能上漲。

如果投資人把這筆錢用來買股票投資組合,同時賣出一年後到期並保證股價的期貨契約,投資人將可賺得股票的股利,再加上期貨價格與目前價格價差的保證報酬。

這本書本人已經閱讀過三個版本了,後面的章節也很重要,但是本人無意再記,有興趣的,可以去圖書舘借來看,或者查閱本人先前的心得報告。

20220207

大停滯


The Great Stagnation

Tyler Cowen

How America Ate All the Low-Hanging Fruit of Modern History, Got Sick, and Will (Eventually) Feel Better

美國是怎麼吃掉現代史上所有那些容易取得的成果,然後覺得不舒服,但卻認為(最終)會沒事的?翻譯得不對味!

生產力逐年提高,是否有很多被認為生產力低下的人被忽略了?或者說,這些人被生產力犧牲了。

如果說新金融商品對GDP越來越重要,那麼今年多出來的GDP會比實質GDP虛漲至少十倍。

想要讓選民們相信,未來還會有大幅的實質所得成長,你只能靠謊言與誇大。台灣也是這樣,難道所有的民主政治都這樣

投資者只是牛羚,那個刺激牛羚躁動的,才是金融危機的關鍵,而糟糕的是,牛羚中居然有政府和一些金融機構

美國的未來,先衰退,然後無止境的緩成長。

萬萬沒想到和人類誤判心理學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在他的演講「人類誤判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Misjudgment )中,提到了24或25種常見的人性傾向,這些傾向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蒙格認為,了解這些人類固有的心理偏誤,能幫助我們在投資和生活...